简雍心满意足的走了。
带上了一部分士颂承诺的粮食,带上了自己和士颂议定的初步盟约。
这次出使荆南,可以算是大功告成。为刘备军带回了大量的物资不说,更带去补充兵员的期望。
士颂和刘巴打了声招呼,把自己和简雍议定的结果说了。
至于如何安排给刘备那边送支援,自然是会由刘巴这个大管家来安排。
对于士颂而言,更在意的,是一个早已经确定的谋划。
那就是从曹操的地盘上,把百姓诱导回自己的统治区内。
这是士颂返回荆南时,就定下的策略。
远的就不说了,荆北地区的百姓,士颂势在必得。
这些在自己的新法政策下生活过多年的人,他还是很有信心,能把这些人给拉回来的。
为了这事,士颂这边已经筹谋了小半年了。
而且这条策略,也得到了麾下文武们的支持的,有很多可行方案。
这段时间内,以马良为首,士颂专门组织了一批人来完成这事。
其中由石韬为这次行动准备后勤,以及和马良完成政策上的商议。
在执行方面,上庸蛮出身的武将黑塌,南蛮武将代表杨百逸,汉中板楯蛮出身的王平、马忠,则都是这个方案的执行者。
这些人都是马良特地找士颂要来的。
如今的荆北三郡,南阳郡,南郡都掌握在曹仁的手中。而江夏郡如今在曹仁和刘备的拉扯之中,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地盘,被曹仁占据着。
荆北三郡的百姓,很大一部分,都跟着士颂南下了,但也有不少,留在了荆北。
士颂想要把这些人偷回荆南,直接走水路过大江,是不现实的。
他们只有向西走山路,进入汉中郡,而后进入益州,才能继续生活在楚国的新法体系内。
而带着百姓走山路,则必须要有一批熟悉山路的向导。
尤其是开始执行这些“偷人口”的计划后,一定会遭遇来自曹军的反击。
如何应对曹军的干扰,能持续性,一批又一批地把百姓带入山区,绕路进入益州,是需要好好谋划的。
其实真的算起来,马良自己,也是在曹家的地盘上,兜兜转转了一年多,从中原绕路进入西凉,又从西凉偷偷进入益州,走牂牁道返回的荆南。
马良对如何在曹军统治范围内逃离,也算是有一定的心得的。
而这个冬天,临近春节的时间节点。正是马良开始执行这次行动的时间节点。
为了能顺利开展“偷”人口的计划,士颂甚至给了马谡参与暗组情报事宜的许可,以便让原本就是荆北大族的马家,把他们的影响力,发挥到极致。
于是,不论是从江夏郡偷偷潜入的,还是从西面汉中摸入上庸地区,这些探子都进入了南郡,开始了他们的工作。
这种行动,并不是一个长期持续的工作,而是间断性的尝试,但是这一次,将会是一个开始。
所以马良一心要做出成绩。
暗组的情报人员到了荆北之后,并没有和从前那样,到处散播流言,去直接鼓动百姓逃离荆北,进入西面的群山之中。
他们小心翼翼地收集情报,尤其是南阳郡和南郡生活的百姓情况。
在失去了新法的庇护之后,荆北之地,再次由当地世家大族,开始了他们的统治。普通百姓的生活状况,简直一落千丈。
我本可以忍受黑暗,若是我从未见过光明。
一个在贫苦山村生活了一辈子的乡下人,本来最大的理想,就是盖房子娶媳妇。
但是他去了沿海发达地区,增长了见识,见过了世界的多姿多彩。
这时候,你再让他回到穷困的故乡,完成自己盖房子娶媳妇的梦想。不要说别人了,就连这个人自己,都会觉得对不起自己。
在士颂大败南逃的时候,荆北的百姓,绝大多数,都是想要一起南下的。
但是荆北最大的家族蒯家,连同从中原回来的邓家,以及本就犹豫不决的习家,见到士颂大败之后,都选择倒戈曹操。
他们在荆北的影响力,虽然在士颂新法的推行下有所下降,但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何况士颂的新法就是为了对抗他们,他们的家族底蕴,能控制和影响的百姓,远超士颂的估计。
还好,若非庞统把事情做得绝了,就连庞家,也想要投靠曹操。
至于家族中已无男丁,又在士颂手上犯过错的黄家,黄承彦这次倒是不知道听了谁的劝,居然也带着黄家仆从家丁,携带大批的物资南渡。
另外便是马家和蔡家。
当时马良生死未卜,马家只剩下一个马谡,自然是全力以赴,跟着士颂南下。
倒是当时蔡瑁被家族内部逼迫,要求倒戈的时候,蔡瑁杀出家宅,率领水军接应最后一批军民渡江,的的确确,让包括士颂在内的所有人有些意外。
但蔡家不只一个蔡瑁,也不只一个蔡峰。
蔡家由此分裂,一部分人南下归了士颂,另外一部分人,则在曹操手下聚集。
于是,有着荆北诸多家族辅助的曹仁,再加上本来就在士颂手下待过一段时间,但一心投靠曹操的华歆。
荆北整体的局面,很快就被他们给安定了下来。
当百姓发现,他们又回到了过去那种,生活没有期望,命运无法改变的悲凉日子,自然想要反抗。
但曹仁和这些大家族早有防备,他们的抵触和反抗,带给他们的,只能是更大的伤害。
两年过去了,对于这些被留在荆北地区的百姓而言。从前士颂的统治时期,仿佛一场美梦,如今,却是梦醒时分。
所以,暗组的人偷偷来到荆北后,不论是在南阳郡的宛城,还是南郡的襄阳。他们的第一步工作,便是去收集整理信息。
这些生活状态发生了巨大改变的百姓之中,有哪些人,是可以成为鼓动的目标。
又有哪些人,是那种明知道有机会可以离开荆北,却依旧犹犹豫豫,无法抉择的人。
这个步骤,花费了约莫三、四个月。
也就是在士颂处理台湾土着转移交州九真郡的时候,暗组的人,把他们收集到的情报交给了马良。
同时,在西面的连接汉中地区的山上,黑塌发动了诸多上庸蛮族部落,在原来的山路基础上,进行了改造。
别的不说,即便是转运货物比较艰难,但若是两手空空的百姓,那还是没有问题的。
而在进入山区之后,在益州境内的山道上。则由益州的黄权,组织筹备粮食和生活物资,全部都交给了板楯蛮出身的王平、马忠等人。
他们会在百姓转移进入川中的山道上,沿路设置补给点,如同后世的马拉松比赛一样,沿路都会有人为参赛选手提供照顾。
甚至考虑到,很有可能百姓是拖家带口转移进入益州,马良甚至从武陵书院里,组织了一批医学生,在比较大的补给点,设立临时医疗站,保障这些百姓的健康。
说起板楯蛮出身的王平,对于士颂而言,倒是一个意外之喜。
这个王平不是别人,正是历史上作为马谡的副将,和马谡一起去守街亭的那位。
可惜马谡不听他的劝说,非要跑去山上安营,导致最有希望的第一次北伐功败垂成。
而这个王平,便是板楯蛮少数民族出身,是板楯蛮中“识时务者为俊杰”的王突的长子。
王突以及他的家族,在板楯蛮中,本来只是一支中等偏下的存在,在士颂的有心扶持之下,如今,也已经成为了米仓山中,板楯蛮各部最强的存在。
当马良把王平的名字报给士颂的时候,士颂一开始还以为是重名。
到后面联系历史一想,才把这个王平给对上号。
历史上的王平,在蜀汉时代,绝对是可以独当一面的大将。
他没有想到,竟然会以这样的方式,落到自己的手中。
至于马忠,也是蜀汉后期,诸葛亮手下的重要将领。
现在嘛,两个刚刚出道的年轻人,在马良麾下,参与到了这次转移百姓的各项准备工作之中。
他们的职责可不仅仅是做好后勤的准备,在山路之中,引导百姓转移。
他们,也需要做好战斗的准备。
一旦楚国这边动手转移百姓。曹军那边反应过来,不过是时间问题。
曹军必然会有追兵,而如何挡住追兵,和追兵在山路之上纠缠,甚至消灭这些追兵,马良是把希望寄托在了他们的身上的。
至于从陆逊麾下的南蛮军中,调过来的杨百逸部队,马良把他们放在山路的进出口处,作为抵挡曹军的第一波防御部队。
这群南蛮,好勇斗狠,身体素质极强,但在听从指挥,排列阵型方面,还是比不上板楯蛮和上庸蛮的。
毕竟这两个地方的蛮族,汉化程度更高,受到中原文化影响的时间更长。
他们在士颂新法下,完成了军队改革后,是知道军队中存在一个词,叫做“纪律”的。
而这一年的秋收结束后,对于暗组的行动,是一次绝佳的机会。
原来士颂统治荆北的时候,新法里面都是推行的单一税。拥有田地的农民们,他们的粮食,会被荆州牧官方,或者后来的楚国政府官方,来统一收购一批。
剩下的一部分,他们可以自己留着食用,也可以拿到市场上出售。
农户们和所有其他人一样,只需要缴纳本家应该缴纳的人头税即可。
不但如此,若是自家田地的粮食产出优秀,除了文散官的最大奖励外,本地州县,多少也会有嘉奖。
百姓们的生活,是有希望和奔头的。
但是现在,一切又回到了过去。
土地的所有权,被所谓的“大汉朝廷”夺走,他们又再一次变成了各大家族的仆从和附庸。
按照从前士颂的教育,他们又变成了这些大家族的奴隶,成为了被他们压迫的对象。
即便是曹操知道士颂统治区内的百姓,很可能会不满他的统治方式。但即便是曹操有心在荆北地区,做出让步,只是他麾下的其他地区的世家大族,都不会同意。
一旦荆州这边开了口子,他们以后,如何在自家的土地上,借助大汉朝廷的威严,去压迫那些蝼蚁一般的下贱百姓呢。
更何况,蒯越蒯良兄弟的出力,为曹操顺利击败士颂,拿下荆北二郡,是有大功的。
若是曹操不把荆北地区的特权,交给蒯家,不论是他南下攻荆南和益州,还是北上河北四州,当地的世家们如何看他曹操。
曹操不是士颂,没有和世家们撕破脸的打算。
所以,不论是蒯家,还是返回荆州的邓家,以及投降归顺自己的习家,和一部分蔡家。
曹操都需要给他们利益和好处。
于是,按照大汉朝廷的官方治理之法,治理荆州,势在必行。
这种已经跟不上荆州百姓思想的治理方式,自然引发了民间的抵触。
第一年士颂大败之余,百姓们心中恐惧,只要曹军没有屠杀他们,他们也就满意了。
但两年过去了,生活安定之后的百姓,在发现自己没有生命危险后,发现自己再一次变成了世家和官府欺压的对象后,心境发生了变化。
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家越来越怀念从前,士颂统治时期的那种美好生活。
尤其是在这一次的秋收缴粮的时候,按照曹操统治下的政策,他们有六成的收成,需要上缴给朝廷,也就是交给曹操作为军粮之用。
两成交给他们的“主人”,拥有土地的大世家,剩下两成,才是他们自己的。
此外,他们还需要服劳役,需要缴纳其他的税费等等。
那些钱财,都是需要他们把这不多的粮食卖掉一部分之后,换到的钱去缴纳。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会有反抗。
不论是哪个时代,不论哪个环境。当人们意识到自己被压迫了,就会不满,心中就会有怒。
也就是这个时候,暗组的人,联系上了农户之中,颇有影响力的人。
当表明自己来自楚国,来自荆南,表示自己有办法带着他们离开荆北,返回楚国生活的时候。这些人无一例外地,全部表示会好好配合。
对于他们而言,留在荆北,只能过着永无出头之日的奴隶生活,而回到楚国,他们才有真正的生活。
由于了解这些穷苦百姓的本性,暗组的成员一再强调。
“只要人过去即可,这次转移需要的是速度。那些瓶瓶罐罐的东西,一律不许带,带上了,我们也会在半路给丢掉的。”
而他们也都答应的好好的,只是到了执行的时候,却还是有人,会带上了许多“多余”的东西,拖慢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