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以为货币改革,会触动了许多人的利益。
但是出乎意料是,新的货币政策,反而得到了各个阶层的拥戴和支持。
即便是那些会损失不小财富的商贾之家,还有本就失去权力,全靠土地和财富支撑家族门面的世家大族。
都对士颂的新的货币政策,保持友好的态度,甚至越是有钱的家庭,越是期望士颂的货币政策可以落实。
士颂在海南岛生产出来的第一批楚五铢铜币,很快就被这些大家族抢着兑换完了,而楚银币和楚金币更是供不应求。
本来是一枚楚银币兑换一千枚楚五铢的兑换比例,却在市场上被炒到了一千两百枚铜币换取一枚银币。
而一枚楚金币的官方兑换比例是可以换取十枚银币的,最高也变成了兑换十一枚银币。
这种火爆的情况,反而是让士颂有些摸不清头脑了。
他立刻派出暗组查访的同时,也和马良等四人进行多次商议。
“主公,此货币新法如此受欢迎,在下想来,无怪乎此策确实对百姓有利。”蒋琬率先开口分析。
“对于百姓而言,不论士农工商,最重要的是自己手上的财富价值的保证。从前那种铜币在他们这些人手上,就是一个五铢钱的价值。董卓那样的贼子,转身一重铸,就变成了价值一千个五铢钱的价值。”
“然后董卓,还拿这铜币,从这些人手上来拿走价值一千个五铢钱价值的货物,怎么看,都是在抢夺他们手上的财富。”
“但现在,主公推出的这种金银铜三个等级的货币制度,却可以完美的避开这种问题。一来,本身银子和金子的价值就远在铜制品之上。”
“新的货币政策执行以后,铜币的价值,就是铜币的价值,银币的价值就是银币的价值。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会出现用同样一个重量的铜币,在百姓手上是一枚铜币的价值,在朝廷手上,却是一千个铜币的价值。”
蒋琬的话没有说完,士颂却已经明白了过来。
笑着说道:“我知道了,在我的金银铜三等级货币推出之后,看似他们手上原来的那种大钱当万,小钱当千什么的铜币,损失了不小的财富价值。但是对于他们而言,放眼未来,把铜币换成银币,金币后,他们手上的财富价值,才得以长久的保值。”
费祎接着说道:“当然还有另外一个原因。那就是天下财富,都聚集于荆南,这是这几十年来天下形成的共识,楚国重商贾,楚国有钱,此乃人所共知。故而我楚侯府拿出来的货币,大家都信。”
费祎的意思其实也很简单,那就是货币的背后,有可靠的官方政府支持和背书,自然也更容易获得市场的认可。
顾雍也笑着说道:“更何况我们所产的所有楚侯货币是统一规格,交易起来更加方便。我们的银币和金币,都是足金足量,和那些粗制滥造的货币比较起来,更加的令人心安。”
“别的不说,就是我们产出的银币,在扬州境内也是备受推崇,诸多江东的商贾,也愿意出大量的铜币来兑换银币。”
说到这里,出身江东顾家的顾雍特地喝了口茶,而后说道:“即便是楚侯币在江东,甚至是在北方地区,没有我们的楚侯府的兑换站点,但我敢说,一样会被百姓和世家所认可。”
“毕竟,这可是真金白银。这些银币即便是不当货币使用,那也是银制品,其价值之可靠,源自其银子本身,何况我们还加了一道制币工艺。”
“还真没想到,居然会是这样的情况。”士颂苦笑一声,对马良说道:“季常,朱崖洲那边的货币生产,可否加大产量?”
马良自从上次策划了从荆北诱拐百姓回归之后,一直在处理百姓的安顿事宜,最近才被士颂拉来参与货币改革事,而且是把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交给了他,那就是货币的生产。
在士颂心中,这种绝对的核心资源,一定要交给自己绝对放心的人手上。
马良的白眉,微微一抖,略微盘算后说道:“短期内,怕是有难度,不过若是增加人手和器械,加以培训,可在下月开始加大产量。”
“如此,那便这样执行吧,先把铜币和银币的产量提升起来。然后加大楚侯币的推行力度,不仅仅是荆南和交州益州。南疆都护府那边,还有南洋出海后发现的那些南洋海岛邦国,也都一并加大推广楚侯币。”
“主公,在下有一策。”
费祎先是一拱手,而后说道:“主公开辟海上丝路,可从南海郡出航,但另外一条陆地路线,其实也可以大势宣传一二。那便是从南中出发,走原来的盘越国故道,也就是如今的汉越郡驰道,进入身毒国北境,而后便可进入贵霜国,以贵霜国为起点,再次链接西域诸国,开启和贸易。”
士颂微微一笑,说道:“可行。”
其实这条南丝绸之路,不是士颂从前不大力宣传,其实益南,也就是南中地区的诸多商人,已经在走这条贸易路线了。
益州出身的费祎,自然知道这条路线背后所蕴含的巨大财富价值,所以才会正式地给士颂提出来。
其实这条路,士颂已经派出暗组来来回回走了数次了,带回来了诸多的西域货物和产品。
但是这些东西,都交给了沈修,让他扮演从关中回归中原的马贩,到邺城去,用阳谋去坑郭嘉。
若是那时候,曹操知道士颂这边也有一条可以联通西域的道路,只怕就会对所有联通西域的商贾,多加提防。沈修想要用阳谋来害死郭嘉,就没有那么的容易了。
不过现在,已经不存在这个问题了。
郭嘉已死,对于士颂而言,心中的一个大石头落地了。
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人,没有所谓的圣人。
是人就会有人性,有人性就会有弱点。这也是士颂从贾诩身上学到的东西。
针对人性出谋略,对方明知道有问题,可就是会上当。
这种手段,千古亦然。也是让士颂唏嘘不已。
之后,在费祎的主持下,包括新成立不久的汉越郡在内的南中五郡,开始了南丝绸之路的各种宣传和支持工作。
南中蛮军,甚至会派出军队,随同护卫大型商队进入身毒国北方。
被陆逊好好教训了一遍的身毒国,到目前来说,依旧没有从上次的打击中恢复,他们对于楚国军队和商队的入境,是不敢有半分的阻拦的。
至于贵霜帝国,早已认识到了楚国在东南半岛的主导地位,认可楚国是一个和自己对等的强大国度。
虽然楚国军队不便直接入境,但大队的商贾到来,确实可以促进他们国家的市场繁荣,他们也乐于和楚国商队贸易。
而有个意外之喜便是,楚侯币中的银币和金币,在身毒国和贵霜帝国,一样被认可。
后面甚至从贵霜帝国流入西域诸邦,又从西域诸邦国流入西凉,转了个圈,进入了北方曹魏的统治地盘内。
而为了进一步鼓励民间商队走上这一条南丝绸之路。在费祎的提议下,士颂组织了一支楚候府官方的贸易商队,由楚候府出面采购了大批的货物,而后由楚候府派出军队护卫,前往贵霜帝国。
然后从贵霜帝国一路北上,进入和中原隔绝了数十年的西域诸国。
这次率领商队前行的人,不是别人,正是荆南出身的猛将唐瞬。
这位历史上默默无名,却因为士颂的新法改革而改变了命运的少年。如今在楚国军中,也是一颗冉冉升起的将星。
谁都知道他那左手快刀,迅如闪电。箭法出众,百步穿杨。
在军中,他也是刀箭双绝,甚至是有了“小黄忠”的称号。
当然了,全军上下对他礼敬三分的一个重要原因,便是黄忠对他的照拂。
说起来他和黄忠还有杀父之仇,其父早先,便是士颂麾下荆南军的一员,北征刘表时被黄忠射杀。但后来黄忠归顺,这种战场搏杀之事,大家自然不会再提起,只是这仇,哪有那么轻易揭过去的。
唐瞬的心思,别人不知道,但好歹这唐瞬也是顾全大局之人,征伐益州,黄忠遇险,他也是奋不顾身的营救过黄忠。
也正是如此,他更加得到了全军上下的敬重。
此次开辟南丝绸之路的重任,得派出得力战将督军护卫,但诸将之中,士颂多有任用,只有他唐瞬是计划外的一员大将,刚好可以派来开辟这条道路。
同时,也何尝不是对唐瞬的一种锻炼。
如今唐瞬年纪尚轻,待将来自己若真是击败了曹操,占据了中原,开辟了新的历史时空。那么西域之地的开拓,是否能如历史上的大唐那般璀璨,自己也是有想法的。
而那个时候,这位如今年轻,那时却更加老成的将军,定然会是自己西出玉门关,挂帅西征的第一人选。
“诸葛先生,你的货物都已经清点好了吗?”唐瞬虽然在军中地位不低,但对其他人该有的礼貌,他还是有的。
尤其是面前这位诸葛均,那可是士颂从前的夫人诸葛诗语的三弟,卧龙诸葛亮的弟弟。
这次,作为随军文书官一起前往西域,自己哪里敢有半分傲慢。
“唐将军,有礼了。”诸葛家的家风,在诸葛均身上也是一样的,待人谦和有礼,做事认真规范。
“已经清点完毕,清远香五百坛,丝绸一千匹,瓷器六车,其他杂货四车。”说到最后,诸葛均压低声音。
“楚侯金币银币各一车,这个将军可要小心看护啊,这一车金币还有银币,只怕都够这护卫队数年的军饷了。”
“先生放心,这次去西域的人手,都是我精挑细选之人,对楚侯和荆南绝对忠诚,不会因财富绵薄而更改心志。”
唐瞬明白诸葛均的担心,不是担心有外贼来抢夺财货,而是担心护卫的将士们自己,动了歪心思,卷款西逃了。
“嗯,如此,我们便可出发了。”诸葛均的官职是随军文书官,他还是把自己的位置放的很正的,那就是自己只是唐瞬的副手,为唐瞬出谋划策可以,但最终的决定权,还是由唐瞬来定即可。
这支队伍一共有五百人护卫,都是唐瞬这个长林军左军校尉麾下的精锐部队。
护送这支楚侯府官方的商队,出了荆南,走牂牁道进入南中。
在南中汇合糜竺为他们准备的南中特产,以及特地安排的向导——孟获的妻弟带来洞主。
他将率领两百名南中蛮军加入商队,继续向西,穿越身毒国北方,而后,进入贵霜帝国。
这一路上,不断的有民间商队加入队伍,他们都跟在唐瞬的商队身后,让商队的规模不断的变大。
在走出楚国国境,也就是从汉越郡离开的时候,整个商队的人数,几乎达到了五千余人的大规模。
虽然这些民间商贾也会雇佣一些护卫,但是在唐瞬率领的楚军精锐面前,这些护卫其实都是可有可无的。
只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唐瞬的精锐部队护卫数百人规模的商队,自然没有问题,但是当商队的规模达到了上千人之后,这几百人是否还能护住这些商队,那可就有不小的问题了。
好在士颂刚刚建立南疆都护府不久,好在身毒国被教训了一顿后,老实不少。
好在贵霜帝国的商人们,也带回去了楚国强盛的情报。
这支数千人规模的商队,虽然不成规矩,但好歹是一路顺畅,安全到达了贵霜帝国,完成了开辟南丝绸之路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