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山洞。
林逍的欣喜劲头还没过,一抬头就发现迷路了。
偌大的森林充满瘴气,周围不时响起吸血蝙蝠和不知名动物的叫声。
每走一步都要担心脚下会窜出一窝蛇。
林逍问花豹:“这是哪里?”
只见花豹站在密林中,显得有些懵懂,嗷呜了半天都不知该如何表达。
人和动物对于位置和方向的敏感程度完全不一样,花豹可以随意穿梭在森林,不用考虑哪里能去哪里不能去,根本不知道准确地名。
意识到对话方式不适合一只久居深山的动物,林逍换了个思路:“我想离开这里,你带我去有人类居住的地方。”
这次花豹一下就明白了,乖巧的趴下身体,自觉充当坐骑。
有了先前的经验,林逍坐上去就紧紧贴在它身上,减少速度带来的阻力。
花豹奔跑了一段路,逐渐放慢脚步。
瘴气逐渐消失,阳光从头顶落下,林逍知道已经出了密林。
越往前树木越少,地面逐渐有了人类生活的痕迹。
“快到居住区了,你得小心点,别被人发现了……”
林逍刚想让花豹停下,前方就传来接二连三的闷响。
这好像是爆炸声!
来不及多想,林逍迅速从花豹身上跳下来,让它躲进树林,“快,不能让人看见你!”
话音刚落,一枚手榴弹就落到脚跟前。
幸好林逍反应够快,迅速躲开。
“砰!”
一声巨响过后,对面树林传来喊话声:“前面的人立刻蹲下,不许动!”
林逍抬头看见前方有一辆稍显破旧的装甲车,上面的士兵举着望远镜,冲自己的方向喊话。
这片树林里除了林逍没别人了,毫无疑问是冲他来的。
对方有热武器,除了老老实实蹲下别无办法。
片刻后,装甲车上的士兵就过来了。
他们身上的军装破破烂烂,不过背的都是真枪实弹。
两名士兵举起枪围绕林逍检查了一圈,发现他身上没有带武器,穿着打扮也不像武装分子,大声询问:“你是什么人?在这里干什么?”
林逍回答:“我是克朗邦矿区的工人,出来买东西迷路了。”
“克朗邦的人?克朗邦矿区离我们这里足足有200多公里,你一个人能跑这么远?”
士兵不相信他的话。
面对质疑,林逍解释道:“我开车出来买菜,半路车坏了想找人帮忙修车,结果越走越远,中途还迷路了,不知道怎么到了这里……”
听见他的话,士兵们商量了一下,决定先把人留下,“行吧!看你身体还算强壮,在矿区做工人应该能吃苦,跟我们一起回去!”
林逍问:“跟你们回去做什么?”
“放心,反正比你在矿区做的事情轻松。”
士兵二话不说,直接一左一右把他架上了装甲车。
坐上装甲车,林逍感觉自己像一个俘虏。
关键他都不知道这是哪里?更不知道这些人的具体身份。
为此,林逍一路留心观察,很快在装甲车上找到了答案。
根据屏幕显示,今天是11月28日。
林逍心中一愣,自己出来的时候不是10月27日吗?怎么一下就变成11月28日了,中间足足隔了一个月!
他猛然惊醒,难怪当时巨蚺被折磨得死去活来,一天相当于过了一个月那么久,怪不得无法忍受……
还有魏俊峰他们,看着活生生的一个人被巨蟒拖走一个月都没有任何消息,肯定不会抱有希望了。
另外,林逍还从这群士兵的交谈中得知身处的地方叫掸邦。
克朗邦与掸邦东北部接壤,不过根据新闻报道,掸邦常年战火纷飞,各方面要比克朗邦落后。
这么一来,士兵们破旧的装备和服装就能说得通了。
二十分钟后,装甲车来到一处类似于国内城中村的地方。
入口处和克朗邦一样有士兵把守,一块牌子上面写着:掸邦
他们一进城,门口的士兵们就开始欢呼,庆祝获得了胜利。
林逍听说他们是在树林里跟别的武装部队火拼,掸邦以人多取胜。
车一路开进去,环境比矿区还要差。
路上的行人一个个面黄肌瘦,灰头土脸,丝毫没有精气神。
掸邦常年战乱,民众生活朝不保夕,能活下来就很好了。
装甲车很快停下,林逍连同另外几个人一起被带下车。
其他人身上都有不同程度的伤,而且身上还穿着迷彩服,多半是抓来的俘虏。
“我不是俘虏!”林逍连忙说道:“我只是一个普通的缅北工人,你们要把我带去哪里?”
士兵看了他一眼,“知道了,统一关押,等待上面安排。”
说完,一行人走进一座类似军事基地的地方。
这里跟国内的小学布局差不多,门口有哨岗,进门就是操场,后面一排排房子,应该是供士兵吃饭居住。
士兵走到一处最矮小的平房前,拿钥匙开锁,把人一股脑往里赶,“进去进去!”
刚一进房间,部分俘虏就支撑不住往地上躺。
一个个怨声载道:“完了!成了俘虏,我们还能回去吗?”
“别想了,掸邦有命来没命回!”
“谁知道这些家伙这么能打,一个个都不要命,拿着最差的武器把我们打赢了……”
听见他们的讨论,林逍跟着过去,不着痕迹的加入,“掸邦的人把我们抓到这里,不知道想干什么?”
一旁的人失望摇头:“这边靠种植烟壳和农作物为生,俘虏肯定要送去搞种植,累死累活,还不如上战场一了百了!”
这些俘虏都对掸邦的生活十分绝望。
正所谓你自己不了解自己,但敌人一定全面了解你。
由此可见,一定是差到了极点,才让连俘虏宁死不想留。
林逍有些后悔,早知道就跟着花豹一起跑了,起码有条命。
待在这里,谁知道接下来会有什么危险!
一天时间很快过去。
直到太阳快要落山,才有士兵提着两个桶过来。
其中一个桶里装的是各类菜混合像潲水一样的食物,另外一个桶里则装着发黄的米饭。
数十个铁碗直接往地上一扔,士兵喊道:“吃晚饭了!吃多少打多少,别让后面的人没得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