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州城内,主将周同甫望着墙上的地图,眉头紧锁。
他的目光在地图上的各个据点不断游走,想要找到唐军进攻的目标。
直沽城登陆的唐军,按理说此刻早就该兵临幽州城下了。
毕竟,这支唐军,正处于孤军深入的境地,此刻,最合理的策略便是迅速拿下幽州城,将其作为稳固的据点,抵御晋军即将到来的围攻。
然而,时间过去了这么久,唐军却还在距离幽州城六十多里的地方徘徊,这太不正常了!
周同甫心中暗自思忖,唐军究竟在谋划什么?难道他们暗藏着什么不可告人的阴谋诡计?
就在这时,王庆之慌慌张张地冲了进来,连门都没来得及敲,声音里带着无法掩饰的焦急:“大人,大事不好了,榆关被唐军攻占了!”
周同甫猛地转身,一脸震惊,仿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厉声问道:“什么?你刚刚说什么?”
王庆之喘着粗气,又将消息重复了一遍。
周同甫听后,转头看向墙上的地图,嘴中喃喃自语:“原来如此,原来如此!”
这一刻,他终于恍然大悟。
原来,在幽州城东面的这支唐军不过是一支偏师,其目的仅仅是为了迷惑他们这些幽州晋军。
而唐军真正的主力早已北上,目标是切断辽东与幽州联系的关键节点——榆关。
周同甫心中涌起一股不祥的预感,他猜测,西北方向的居庸关恐怕也凶多吉少。
他当即对王庆之下令道:“庆之,传令下去,全军做好守城准备!同时,马上派斥候前往居庸关查探,务必弄清楚那里是否还在我军手中。”
王庆之听后,一脸惊讶地问道:“大人,您的意思是,唐军不仅攻打了榆关,还跑到西北去攻打居庸关?”
周同甫看着地图,神色凝重,悠悠说道:“但愿不是吧!庆之,别愣着了,下去办事吧!”
王庆之应了一声 “是”,便匆匆告退离去。
走在路上,王庆之依旧满心狐疑,实在难以相信唐军还会去攻打居庸关。
然而,仅仅一天之后,斥候便带回了令人震惊的消息:居庸关已被唐军占领,而且唐军主力正向着幽州城进发。
王庆之不敢有丝毫耽搁,急忙将这个消息告诉了周同甫。
周同甫听后,当即下令全城戒备,准备迎接唐军的猛烈进攻。
同时,他命人快马加鞭,将消息传回洺州和太原,请求支援。
玄月初二,中午时分。
刘玉芝率领着浩浩荡荡的唐军抵达了幽州城下。
一时间,城外尘土飞扬,唐军的旗帜在风中猎猎作响。
到了下午酉时两刻,刘易杰率领的第一协也顺利抵达。
唐军休整一日后,便对幽州城发起了零星的攻击。
然而,幽州城作为边疆重镇,城防坚固,晋军防守严密,唐军的每一次进攻都被晋军抵挡了回去,未能探查出城防的薄弱之处。
玄月初七,唐军正式发起了大规模的进攻。
一时间,喊杀声震天,箭雨纷飞,攻城器械不断撞击着城门和城墙。
但幽州城的晋军也毫不示弱,他们凭借着坚固的城墙和充足的防御物资,一次次击退了唐军的进攻。
战斗陷入了胶着状态,唐军的进攻严重受阻。
与此同时,在潞州方向,韩大海率领的左翼军经过一番苦战,终于攻克了高平县,进抵潞州城。
而在洺州方向,为了进一步打开河北战局,徐大牛派赵十二率领第十军南下汴梁,之后东进济州,从这里对棣州发起进攻。
玄月初八,第十军在内河舰队的配合下,快速渡过大河,进入棣州地界。
面对突如其来的唐军,河岸防守的晋军猝不及防,很快便被第十军击败。
赵十二乘胜出击,马不停蹄地向着棣州城进发。
两日后,第十军顺利攻克棣州城。
稍作休整一日后,赵十二又率兵向着西南方向的洺州而去,准备袭扰晋军的后方。
...........
河北各地发生的这一系列战事,很快便传到了洺州城。
帅府内,史敬思看着桌上堆积如山的情报,脸色变得愈发凝重。
唐军在河北投入的兵力远远超出了他的意料,也让晋国朝廷始料未及。
如今从各方面汇总的数据来看,大唐在河北的兵力已经超过了十八万,这还仅仅是作战的正兵,尚未算上那些负责后勤保障的民夫。
史敬思望着墙上的地图,陷入了沉思,思考破局的办法。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他将目光投向了潞州城。
潞州作为战略要地,一旦失守,河北与太原联系只能通过北面的井口关和固平关。
这两条路,需要穿过茫茫的太行山,不仅费时,还费力。
于是,他决定派出援兵,解潞州之围。
玄月十五日,史敬思任命桂中行为将,率领两万晋军支援潞州。
然而,桂中行刚离开不久,就有斥候传来了最新消息:潞州城已经失陷,守将刘腾战死,燕宏岳与陈参不知所踪。
史敬思看完这份情报后,整个人如遭雷击,无力地瘫坐在帅椅上。
他感觉唐军就像一只遮天大手,正在精心编织一张巨大的网,从四面八方将他麾下的洺州晋军团团包围。
亲卫见他这副模样,急忙上前关切地问道:“大帅,您没事吧!”
史敬思摆了摆手,有气无力地说道:“本帅没事。派人去给桂中行传令,让他回来吧!”
亲卫见史敬思确实无大碍,便转身去传达命令。
史敬思拖着沉重的步伐,来到地图旁,双眼紧紧盯着地图上的各个标记,开始苦苦思索如何破局。
就在他绞尽脑汁之际,一份皇帝的旨意送到了洺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