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时候按规矩交束修就行了,学堂不挑学子。”谢小宁平静开口。
“那是,跟村里的人一样?”卢氏大喜。
“照镇上学堂的规矩!”谢小宁慢悠悠地补了一刀,“要不要送进学堂,看婶子自己怎么想。”
说完,谢小宁越过她,径自入内。
卢氏着急地想追上。
砰!
门在她面前关闭。
“小宁,小宁,婶子知道错了,大家都姓谢,这回你别跟我计较成不?”卢氏在门外喊。
谢小宁置之不理。
谢老太太听到,便问谢小宁外头怎么了。
李云莲冷哼:“小宁想要给村里办学堂,里正划了块地出来,那里头有几垄地是谢新亮家的,他婆娘想趁机敲竹杠,要二十两银子才让地出来。”
“她是不是疯了?这办学堂是好事,她怎么就只想着钱了?”谢老太太生气,“我们家小宁的银子又不是大风刮来,真是过分。”
“可不是,最后小宁要了咱村和新桥村分界那块地。这不,新桥村那边同意了,都已经去了县衙过户,她后悔了。”
“这种人,宁宁你不用管,又不欠她的!”
谢小宁在老太太身边坐下,帮着择菜,她笑道:“谁也别想从我身上拔一根毛。”
“你什么时候成了铁公鸡?”李云莲打趣。
谢老太太乐不可支。
谢小宁跟两人说起学堂也收姑娘的事,谢老太太迟疑片刻:“会有人家花四百文送姑娘识字吗?”
“有没有不知道,但至少学堂是有女学的,姑娘识字总是好事,也免得以后被人骗。”谢小宁说。
作为曾经生活在全民教育普及时代的人,谢小宁觉得女孩子大字不识是件让她难以忍受的事。
虽然让这个时代的人接受姑娘家读书一事还需要漫长的过程,可是没人去做,就永远不会有曙光。
别人不敢,她敢。
不管影响力如何,她还有钟离暮,还有三个小伙伴,总有一天,他们会让大梁百姓接受这种思想的!
“念过书的姑娘是不一样的,就好像小宁!”李云莲现在已经完全被谢小宁影响了,谢小宁说什么,她都觉得是对的,“可惜我年纪大了,不然我都想去学。”
“四婶,现在也不晚的!”谢小宁说,“有句话叫活到老学到老,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你二十六岁不学,等你三十六岁你就后悔为什么二十六不学?所以只要有心,任何时候都不算晚!要是想学,等我开始给大宝启蒙,你可以一起。”
李云莲愣住:“我这样也能?”
“为什么不能?等丫头大一点,你就要跟四叔做生意了,不识字被人骗了怎么办?”
谢小宁已经见卤肉的配方全教给李云莲,县城这边就不考虑让他们开铺子,等到了京城,这也不失为谋生手段。
毕竟她就算能养他们一辈子,可是他们的儿子孙子呢?总不可能永远都靠她的。
“宁宁说得对,你和老四既然决定等丫头大一点自己做生意,总要识字才好办事。”老太太也赞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