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9章 少年人的决定
“四少爷要试试吗?”谢小宁微微一笑,“你既然知道我让叶家提供了什么原材料,自然也算得出我的纸张成本多低,至于质量绝不输给你们祁家和方家的纸!”
祁竹川摇摇头“拿价格说事行不通,我们没法降低成本,却能让你提高成本,在生意场上,祁家能做的事太多太多了,谢姑娘你未必能赢。”
“可若是我让白鹿书院用我的纸呢?”
“白鹿书院?”
“天下学子,莫不向往白鹿书院,一旦白鹿书院用了,那么你觉得我的纸还不被接受吗?”
祁竹川自然是知道白鹿书院在大梁学子心目中的地位。
他想过很多种可能,唯独没有想到谢小宁竟然将主意打到白鹿书院上。
而且她说得一点都没错,有了白鹿书院,造纸坊的声音根本就不愁。
“谢姑娘,要不我们合作?”祁竹川脑子转得飞快。
他并没有想过和方家联手,而且也愿意给谢小宁让路。
只是,他想了解谢小宁更多。
生意人都会将利益最大化,他亦是如此。
“你要怎么合作?”
“把你的纸交给我们祁家来卖,谢姑娘,你只有一个百宝阁,而且还是在永昌镇这种小地方,但祁家不一样,祁家世代造纸,你没有比祁家更好的门路。”
“好!”
谢小宁痛快地答应下来。
本来她就打着这个主意,所以早早就跟祁竹川提过,让他有个心理准备。
说实话,虽然她有信心杀出一条血路,可那太累人了。
有现成的门路,自然是优先考虑,不行再做别的打算。
祁竹川有些意外,没想到谢小宁这么快就点头了。
但他心中也隐隐有些雀跃。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这个总共才见过两次的姑娘就在他心里扎根了。
每一次听到关于她的事,心情总是莫名的不同。
一想到要去见她,更是会忍不住激动。
他今年已经十七岁,遭遇一夜之间亲人尽数离去的巨变,他痛苦的同时,也希望重新拥有一个家。
他背负着整个祁家,没人知道他要承受多少,他再也不是当年那个只会风花雪月的祁家四少爷,他是祁家的家主。
除了面对祁家留下那一大摊生意之外,还要时刻提防着想要争夺祁家家产的族人,以后的妻子,决不能是心软柔弱的女子。
谢小宁的出现刚刚好,她聪明能干,雷厉风行,行事不拖泥带水,在某些事情上的决定够狠绝。
她像一束光照进了他的心,萌生了不知名的情愫。
他想娶她!
这一刻,祁竹川无比确定自己的心意。
他心悦谢小宁。
“四少爷怎么了?”谢小宁见祁竹川怔怔出神,不由得伸手在他面前挥了挥。
祁竹川猛然回过神。
“啊?”他有些窘迫地红了脸,“谢姑娘你说什么?”
“没什么。”谢小宁瞧见他脸上的红晕,连忙转移话题,“那我们商量一下关于纸张的事?”
“嗯,好。”祁竹川点点头。
两人聊了一个多时辰,敲定了所有合作的细节。
谁能想到,这一个多时辰,改变了大梁呢?
纸张便宜了,念得起书的人更多,朝廷选拔人才也有了更多选择。
这牵一发动身的变化,是出自两个少年人的决定。
祁竹川离开的时候,眼底的微笑藏都藏不住。
“少爷可是有什么喜事?”管事好奇,“谢姑娘又给了少爷什么配方吗?”
“为何这么问?”心情极好的祁竹川侧首。
“上回少爷回去的时候也是这么笑的,说起来这个谢姑娘可真神了,她怎么那么聪明琢磨出如此多的配方?咱们作坊里的皂团我试过了,比谢姑娘之前做的还好用。”
“那是,你也不看看是谁给的?”
心上人被夸赞,祁竹川与有荣焉。
“少爷,您也该娶妻了,我看这谢姑娘就挺好的,要不找个媒人上门议亲试试?”
“胡闹,人家的父亲是大将军,怎么可能将她嫁到祁家来?”
管事的话说到祁竹川的心坎上,可祁竹川并没有昏了头,要让谢青森认可他,并不是件容易的事,他不想这么急躁。
娶妻是要负责一辈子的,他至少要让谢青森看到,他有护谢小宁一辈子周的本事。
否则,拿什么来让谢青森答应?
将军府的门第,不缺高门大户想要联姻。
便是嫁皇子也是可以的。
管事不敢出声了。
他也是一时忘形,才说出这样的话。
越是位高权重的人家,便越是注重门当户对,而商户又从来都是不受那些高门大户所喜欢。
在那些人看来,把女儿嫁到商户,是图钱卖女儿,他们丢不起这个脸。
“这样的话你以后莫要再提,否则让人听去,还以为我们对谢家有什么企图。谢姑娘还小,坏了她名声可不好。”祁竹川郑重叮嘱。
他想娶的人,他自己会努力。
“知道了少爷。”管事连忙应下来。
这小小的插曲并不影响祁竹川的心情。
反之,却因为管事的话,有些期待将来和谢小宁议亲了。
……
“什么?造纸?”管事们听了谢小宁的话,终于知道重建后的作坊要做什么了,都惊得站了起来,“东家,这纸张是祁家和方家的生意啊!”
多少人想分纸张的生意,可最终都被这两家打压得要不是卖给他们,就是赔得血本无归。
而那些人背后可都是有官家的背景,家产不薄,依旧不是两家的对手,谢小宁一个小姑娘怎么撼动两棵大树?
他们无不忧心忡忡,想劝谢小宁放弃。
不然好不容易重建起来的作坊又要没了!
“大梁又没明文规定旁的人不能造纸,我们不能因为有了祁家和方家,就不能自己造纸吧?大梁读书人不多,首要原因就在于纸张过于昂贵。
一般人家交了束修,却负担不起纸张的消耗,所以很多人大字不识一个,从源头上扼断了人才的发展。
如今村里也有了书院,需要用到纸张的学子太多了,纸张降下来,大家都负担得起,那识文断字的人不是更多?”
“可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