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老的紫禁城中,咸丰帝坐在龙椅之上,面色凝重。他的目光扫过朝堂之下的群臣,最终落在了谭延襄身上。
“谭延襄,此后的谈判,只可答应减少海关赋税,其余要求一概不许应允。”咸丰帝的声音在空旷的大殿中回响,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谭延襄跪地领旨,心中却满是忧虑。他深知此次使命之艰巨,然而皇命难违,只能硬着头皮应下。
谭延襄带着咸丰帝的旨意,再次踏上了与四国联军谈判的艰难之路。那是一个阴霾密布的日子,谈判的营帐外,风声呼啸,仿佛预示着即将到来的风暴。
谭延襄走进营帐,四国使节早已等候多时。他们的目光中充满了贪婪与傲慢,仿佛胜券在握。
英国使节率先开口:“谭大人,此次谈判,我方的要求想必您已清楚,若不满足,后果自负。”
谭延襄挺直了脊梁,不卑不亢地说道:“我国皇上有旨,只可减少海关赋税,其余要求,绝无可能答应。”
法国使节冷哼一声:“谭大人,您这是在拿国家的命运开玩笑。我们的条件,您必须全盘接受。”
谭延襄神色坚定:“各位使节,我国已做出最大让步,减少海关赋税已是极限。”
美国使节皱起眉头:“谭大人,如此强硬,恐怕对双方都没有好处。”
谭延襄目光炯炯:“我国坚守底线,绝无妥协之可能。”
俄国使节猛地一拍桌子:“那便无需再谈!”
谭延襄心中一沉,但仍面不改色:“既然如此,谈判破裂,责任在贵方。”
谈判就这样不欢而散。四国联军见谭延襄坚决不肯答应他们的诸多无理要求,愤怒之下,决定采取武力手段。
天津大沽炮台上,士兵们严阵以待。海风呼啸着,吹得军旗猎猎作响。将领们目光坚毅,紧握着手中的武器,心中充满了对国家的忠诚与保卫家园的决心。
远处,四国联军的战舰如同一群黑色的巨兽,缓缓逼近。炮声轰鸣,硝烟弥漫,一场激烈的战斗就此打响。
当谈判最终破裂,谭延襄满心沉重地走出营帐。那阴霾的天空仿佛也在为这糟糕的局面而悲叹,风声呼啸着,似是在我耳边发出阵阵哀鸣。
谭延襄望着四国使节那愤怒而又决绝的背影,心中知晓一场巨大的风暴即将来临。回到住处,谭延襄久久不能平静,脑海中不断回想着谈判桌上那些激烈的交锋和他们贪婪无度的嘴脸。
谭延襄深知此次谈判破裂意味着什么,国家即将面临更加严峻的考验。他握紧了拳头,满心的不甘与忧虑交织。然而,身为臣子,我唯有执行圣上的旨意,哪怕前方是万丈深渊。
没过几日,便传来了四国联军进攻天津大沽炮台的消息。谭延襄急匆匆地赶赴前线,一路上,心情愈发沉重。
当谭延襄终于抵达大沽炮台附近,那炮声轰鸣,震耳欲聋,硝烟弥漫,遮天蔽日。远远望去,炮台上的士兵们在奋勇抵抗,他们的身影在火光中若隐若现。
谭延襄心急如焚地奔向炮台,脚下的土地仿佛也在颤抖。登上炮台,眼前的景象让我痛心疾首。士兵们满脸血污,却依然拼死作战,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坚定和无畏。
“大人,敌军来势汹汹啊!”一名满脸硝烟的士兵冲着谭延襄喊道。
谭延襄大声回应:“众将士们,今日哪怕战至最后一人,也决不能让敌军轻易得逞!”
炮弹在身边不断落下,掀起一片片尘土和碎石。谭延襄大声呼喊着,指挥着士兵们抵抗敌军的进攻。
“瞄准敌军战舰,开炮!”谭延襄声嘶力竭地吼着。
士兵们迅速装填炮弹,调整炮口,随着一声巨响,炮弹呼啸而出。然而,敌军的火力实在太过凶猛,清军的炮弹并未对其造成太大的损伤。
“继续开炮!不要停歇!”谭延襄挥舞着手中的佩剑。
一名年轻的士兵在装填炮弹时,不幸被弹片击中,倒在血泊中。谭延襄冲过去,想要扶起他,他却用微弱的声音说道:“大人,别管我,杀敌……”
看着他那年轻而坚毅的面庞,谭延襄的泪水夺眶而出。但他迅速抹掉泪水,继续投入战斗。
“大人,这边的火炮被炸毁了!”又有士兵喊道。
“迅速抢修!其他人不要乱了阵脚!”谭延襄心急如焚。
炮台上的器械被炸毁,防御工事也在敌军的猛攻下逐渐崩塌。但士兵们没有放弃,他们用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防线。
“兄弟们,为了国家,为了百姓,死战到底!”谭延襄的声音已经沙哑。
士兵们齐声高呼:“死战到底!”
然而,最终寡不敌众,大沽炮台沦陷了。那一刻,谭延襄望着硝烟弥漫的战场,泪水模糊了双眼。他感到无比的自责和愧疚,是自己没能完成圣上交付的使命,是自己没能守住这重要的防线。
带着满心的伤痛和疲惫,谭延襄踏上了回京的路途。一路上,思绪万千,不知该如何向圣上交代,不知国家的未来又将走向何方。
消息传到京城,咸丰帝大怒。朝堂之上,群臣议论纷纷,有人主张求和,有人主张再战。
而谭延襄,在这场历史的风暴中,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他知道,未来的路更加艰难,国家的命运如风中残烛,摇摇欲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