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围的空气仿佛冻结在这一瞬,陷入了沉寂。
但在这个安静的空间中,却酝酿着压迫人的气氛。
忽然,一阵巨响如雷鸣般从将闾身后爆发出声。
随之而来的并非野兽,而是机器魔兽般的身影,用复杂机关构建而成。
足有十几米高、二十多米长,令人瞩目。
将闾缓慢转过头去,面色无异。
眼神中仍旧 淡淡。
的确,那是一种淡漠。
巨型机械兽腾空而起,向他逼近。
每一步踩实,都将悬崖边缘引发恐怖震动,连远处士兵所在的军队区域都回荡着震动。
他的眉头轻蹙。\"你们试图在我这里牵制,另一边却偷袭我方三万大军。\"将闾隐约捕捉到了他们的策略。
墨家,曾是坚持兼爱而非攻的理念,如今竟然站到了秦国的对立面上,这对他而言有些始料未及。
但现在这样的光明正大的挑衅他也没有想到。
当前情势让他分身乏术,无法对墨家或者其他学派痛下 。
一切还不到彻底清算的时机。
一统六国之后,才会针对百家学说及其残存势力进行清理。\"你以为仅仅凭机关兽,就足以对抗整个秦军吗?”将闾低声自语,冰凉的眼神审视四周。
这些人可能不清楚这些大军的真实指挥官。
那是将来战国闻名的名将,或者秦国第一猛将——蒙恬。
这些人的图谋太多,企图在幕后算计他、拖住他。
但是实情是,此刻的诸子百家还与秦国内部保持平行,彼此间并未公开结盟。
“公子闾!”这时,又一道呼唤划破空气,带来几分寒意。
将闾转身,以平常之心看着走出来的那个人影,手中提着锐利的佩剑,一股冷彻心扉的感觉由剑尖扩散开来。
\"好剑!\"他赞叹。
这确是一把精品,但他清楚,自己并不是用剑的高手。
“放下她。\"高渐离语调森冷,透出无法忽视的愤怒。\"你可明白,虚弱者的挑衅对强者来说多么可笑?\"将闾低声回应道。
“再说一遍,放下她!”高渐离的话语带着强烈的杀机,经过数年磨砺,他的目的只为报当年之仇。
将闾静止无动于衷,目光平静,视对手如小丑般。
几年前的那个孩童给他所带来的耻辱和侮辱,至今刻骨铭心。
而高渐离这些年苦苦修炼,正是为此复仇准备的实力。
二十
实际上,将闾确实有着一丝迟钝,仿佛是从哪冒出的愚痴。
甫一登台,他就开始卖弄表演了。
他竭尽脑汁,也想不明白对方到底是谁!
感觉不曾有过交集,然而又似乎在哪里有过一面之缘。
\"时过境迁,你还是那副盛气凌人的模样,但是傲慢总会得到应有的代价——那就是生命。\"高渐离微笑了下,语调冷静坚定。
他对自己的信心满满,多年来的苦心修习,加上墨家前任巨子“黑指”老侠的悉心指导,他的水寒剑术进步神速。
如今的高渐离,实力非比寻常。
为此,他对黑指老侠怀有深厚感激,尤其是在听说老侠身遭“流沙”之害之后,他还一直在寻找那些人踪影,希望能为老侠 雪恨。
当然,更深层的是,他对那位名叫荆轲的男子怀有的复杂情绪——这位大哥他无比崇敬,然而却因将闾的一刀而陨落。
他们之间的仇恨已不止一层。
“你是何人?”
疑惑之余,将闾的视线与语气依旧保持着那种不容小觑的距离和优越感。
也许他曾见过这个人,但记忆模糊。
的确,将闾忘记了。
“我不认识我自己吗?”高渐离难以置信,对方狂妄到了何等程度?
唰!
“风声萧萧易水寒,寒光乍现!”
愤怒之下,高渐离出手便是致命一击,背后的机关机械兽同时朝将闾侧面袭去。
然而将闾只以一手稳稳抓住“焱妃”,脸上毫无表情地面对这一切。
说实话,他对为什么得与这个人纠缠实在没有半点兴趣——这完全没有必要,或者说无需与亡者计较。
他避开了易水寒,然后……
嘭!
地面发出震耳欲聋的震动,那是将闾酝酿许久后突然腾跃而出的力量。
恐怖的力量让空气为之扭曲,机关兽虽高,但与将闾的速度与弹跳力量相较,不过是小儿科。
冲向空中的一刹那,膝盖重重撞击了机械兽头部。
这一瞬间仿佛时空错乱,机械头颅如同被星辰崩解般四散开来。
一切都在瞬间发生了,快速到几乎让人反应不及。
咚!
落地,将闾淡然站立,仿佛什么事也没发生。
“呵……”
高渐离轻吸一口气,震惊于事态的发展。
“高少,情况不妙,快撤退。\"这时,传来了一声焦急的声音。
高少闻言皱眉,瞥了眼将闾掌中紧紧握住的“焱妃”,咬牙决绝地转身离开。
可就在那个身影离去的一瞬间,传递声音者眼中的悲伤闪现了瞬间,然后迅速消失。
“好一场游戏……”
战场上方,远处传来低沉的评说。
\"看样子,你的丈夫选择了放弃你啊。\"
将闾缓慢开口,声音沉静如初,没有任何讽刺的意味,似乎只是在淡淡述说,丝毫没有情绪波动。
不错,虽然未曾出面,以将闾的实力,如何会察觉不到远处的情况呢?丹太子虽距甚远,甚至还直接向高渐离传达讯息,然而他的动向,始终被牢牢握在手中。
如果有必要,也许他能够彻底清除眼前的隐患,但他们并不需要这样。
而且,于当前而言,对荆轲而言,三万大军最为关键。
哪怕对自身有着十足的自信,但这三万兵马无疑是他的第一批核心力量。
说不定,将来将闾会将他们打磨成秦国最为强悍的狼狼之师。
妃瑶的眼神中满是纠结,但她闭上了眼,不言语。
事情已至此,妃瑶无法再开口,败阵之兵而已。
但她觉得,似乎自己被利用了。
并非被太子丹,反而是阴阳家。
得到了将闾的点拨,妃瑶并不算傻。
在秦国防守森严,又受到阴阳家高度重视之地,要想逃离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
而偏偏荆轲已经成功了。
仔细梳理事情的脉络,荆轲刺秦失败后,燕王喜急于取悦秦国,便采纳谋士意见,打算第一时间献出太子丹的首级来赎罪。
早已有所准备的太子丹,果断地选择了逃亡之路。
当然,他们借助墨家的强大庇护,一家人都来到了这里。
然而六指黑侠为了不与秦国撕破脸,结果不慎被妃瑶暗中设计,表面上由流沙之人所害。
随后是她被捕落阴阳家手中。
直至最后,因为一系列似乎巧合的原因,得以脱困。
是啊,阴阳家的行动仿佛有意放过了自己。
难道这其中有什么玄机?
妃瑶注视着公子闾。
作为昔日阴阳家的一员,她太清楚门派的思维逻辑和目的。
换言之,她是极其了解阴阳家的人。
对阴阳家而言,秦国有一个强悍的大帝已是足够,不会再容忍第二个如此强势的人物出现。
公子闾,在阴阳家看来,似乎变成了障碍。
细想下来,妃瑶惊觉这件事 不离十有阴阳家在背后布局。
这力量隐藏得如此巧妙,即使曝光又能怎样?莫非叛逃者的逃亡行为与他们阴阳家有瓜葛?
而真正令妃瑶心惊的是,为何将闾能察觉如此迅速?
或者说,他似乎洞悉一切。
似乎所有事情都掌控在他的手掌之间。
若阴阳家才是幕后推手,那在妃瑶眼里,将闾就像潜伏的黑暗巨鳄。
实在令人恐惧。
再看向这位秦国少年公子闾,他眼神如古井无波,那份超然与冷静,仿佛世上的一切都在他掌控中。
实在骇人。
这个人真的是十六岁吗?如果说是百六十年龄她都信!
“噌!”
妃瑶的思绪纷飞,恍然间发现自己身处的场景已变。
因为太快,还没来得及察觉有何异样,身边已被秦军包围。
黑黝黝的甲胄覆盖着每一位士兵,人人沉默无声,目光却透出凌冽的煞气。
杀气腾腾的气氛笼罩四周。
大军的中心倒着数台机关兽,几乎被摧残殆尽。
“启禀将军,已诛杀操作机关兽的六名凡夫俗子,其余未见踪迹难以抓获,末将有过,请将军处罚。\"蒙恬单膝跪下,请求宽恕。
“伤亡人数?”将闾的声音平和依旧询问道。
“共一百二十人。\"蒙恬回答道。
将军深深看了蒙恬一眼,一百二十人,毁掉了三只机关兽,这不仅仅是赚到了,而是大赚特赚啊。
造一只机关兽需消耗庞大的时间和资金,而在今日,墨家竟一次性损失了四只。
相比之下,秦军仅仅伤损了一百二十人。
秦军统帅,太子丹,他究竟在想什么?
即使极尽聪明,如将闾这般,此刻也被太子丹的决策迷惑不解。
是 性地暴露?还是试图迟滞秦军的步伐?
“确实,是为了延缓攻势。\"将闾顿住了脚步,原以为太子丹不过是想毁灭这支三万人的军队,但他从没想过这样的疯狂念头会真的存在——对于凡人而言,那是近乎无法理解的。
在军队前,个体的力量脆弱得如同玻璃。
即使剑圣盖聂面对几百敌兵,也可能重创;机关兽在恐怖的军队攻击下同样毫无抵抗力。
然而这次,将闾低估了太子丹的决心,也小看了秦国的兵力。
当太子丹首次看到十数米高的机关兽时,便想象其一脚踩下的后果将是几百条人命。
实际上,他的推测偏差颇大。\"全军加速向中山挺进。\"丢下焱妃在地上,“找个囚车载走她。\"
通过让她目睹家园的覆灭,将闾想让焱妃明白燕国的命运。
而他对太子丹拦阻自己的意图充满疑惑——难道军情出现了变故?
此时的将闾过于低估了太子丹的能力。
另一边,输掉一切的丹王躲藏在群山中,倚靠在树干上气息凌乱。
他的拳头紧握,满是对亲眼看着心爱的妻子被捕 的屈辱,以及仇恨如滚雪球般越积越多。
确实,在丹王的眼里,眼前的将闾的仇恨已超过所有人,包括那个他本欲 的敌人。
原本阻止自己刺杀的人正是将闾,而后攻打燕国他亦站在前方。
如今,连妻子也在眼前被俘,令他在愤怒与无力之间挣扎。
尽管怒火冲脑,丹王 自己保持清醒
不仅如此,他还实实在在地将墨家从中立立场迅速推向秦王国的对立阵营,使它们深陷于帝国争霸的旋涡中。
此次出兵,是太子丹坚持的决定。
所有的举措都看似出自太子丹,但高渐离已经下意识地忽略这一切。
另一边……
西安(秦)皇宫内廷......
作为秦朝的都城,西安绝对是全球最为繁荣繁华的都市之一。
通往皇宫正门的道路宽阔宏大,就有八条行车道之多。
此时一匹矫健的良驹在大道上蹄声隆隆奔腾疾驰。
\"加急特使,千里的急务传递!\"
\"目前秦国经历了两次 他国的战事,国库空虚,在秋收后虽有好转,但仍无法满足大军征伐后的粮草供应需求。\"
战事临近前,整个皇宫都弥漫着紧绷的氛围。
此时一切行动都在服务于消灭燕国的军事布局。
在前方引导的大臣李斯,在先前的战争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因此嬴政对他的信任和倚重甚重。
李斯已成为皇上跟前炙手可热的人物,距离丞相高位仅一步之遥,成为朝廷百官中的一号人物。
若论能力与贡献,李斯早应晋升为相国,但这事因为十年前韩非子提出的先伐赵而后攻韩的战略受到排斥并在狱中去世,导致李斯数年的贬抑。
这让李斯渐渐受到了皇帝的疑心。
皇帝的目光凝集着严肃,这同样是为何当初李斯反对出兵的因素。
连续的战事已经几乎耗尽积累已久的资源,如今确需要恢复元气,同时巩固胜利成果。
待攻占韩、赵之后,秦国将实现空前强盛,这就是李斯所谓以战养战的计策。
但世事多变,原本计划在平复几年间,却被燕国鲁莽行为打断,刺杀秦王的惊天大案使得形势突转。
那简直是作茧自缚的行为!燕国非要固执己见,自行引发攻击的风暴。
秦王摩挲着下巴沉吟:“在中山集结军队后,燕国已是惊弓之鸟,恐怕其他各国也会借此窥伺时机,阻碍我们的壮大。\"
嬴政的确有着雄才大略,思路清晰:利用其他国家的内乱进行趁火 。
在其他国家还没完全反应前消灭威胁者,避免联盟后带来的巨 烦。
\"报!加急特使抵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