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看到朱由检煤山自缢和留下罪己诏的时候,历朝历代之人或多或少都露出来唏嘘的表情!
甚至有人的言语中,还在敬佩朱由检的举动。
…………
秦国
“宁愿以身殉国,也不愿意当那亡国之君南迁逃命吗?”
“这朱由检虽然也是一个亡国之君,但他要比同为亡国之君的杨广好,他也比朱祁镇和朱允炆好!”
“他没有丢朱元璋和朱棣二人的脸面,倒也算得上是悲烈二字了!”
“就是不知道等朕的大秦灭亡的时候,那胡亥又会做出什么样的举动来。”
在秦王赢政看来,这天幕上朱由检要比同为亡国之君的杨广好上太多了。
甚至那虽然不是亡国之君的朱祁镇和朱允炆二人,也比不过身为亡国之君的朱由检,更不要说昏君赵构了!
无论放在哪个朝代,世人都会选择殉国之人另眼相看!
在说出这番话的时候,赢政的脑海中还在想秦朝的亡国之君。
他想知道胡亥在王朝灭亡之际,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
是跟这朱由检一样自缢,还是怎么的?
…………
秦朝
“这朱由检明明有机会可以逃跑的,为什么不选择逃跑?”
“他的这个举动也太愚蠢了!!!”
“要是换成朕,早就南迁逃走了,何必为了一个皇都送死!”
“朕还没有享福享受够,怎么可能会死在这种地方!
秦二世胡亥在看到朱由检的举动时。
整个人不但没有感觉到敬佩,反而是满满的疑惑和不理解!
因为在胡亥的理解中,这朱由检明明是有机会可以逃命的,为什么要选择死在这区区煤山之上?
只不过是皇都被攻破而已,完全可以带着士卒和官员逃命去!
他可是至高无上的皇帝啊,他们性命怎么能浪费在这种地方?
在这一方面,胡亥他还是比较认可宋高宗赵构的!
皇都既然被攻破了,那自己就选择南迁好了,大不了把这些地方让给敌人!
…………
南宋
“以身殉国,历朝历代之中又有几个皇帝能够做到?”
“如果在大宋国破的那一日,先帝也能效仿这朱由检之举多好!”
“若真能如此,吾辈必以身追随先帝,去搏一个留名青史的美名!”
“君王死社稷,这朱由检用自己的行动成功证明了这一点!”
大殿中的岳飞,韩世忠,张浚等人在看到天幕内容的时候,眼中闪过的是敬佩和向往!
他们在看到朱由检自缢的内容时。
内心想着如果当初的钦徽二帝也能效仿的话,那又会是怎么一个结局?
虽然大宋有可能会提前灭亡,但这样好歹保留了宋朝的尊严,也保留了他们二帝的尊严!
不至于落得一个二帝被俘,让后世之人耻笑的结果。
但幻想终究是幻想,眼前的这几个大宋皇帝都没有这个胆子!
在这一方面,他们要远远不如那崇祯皇帝朱由检!
“愚蠢,这朱由检就是一个愚蠢至极的皇帝!”
“他明明有机会可以南迁的,他为什么在这煤山上自缢,故作出这种殉国的姿态!”
“朱由检图不会他以为自己死的很光荣吧?他不会以为这样一死,后世之人就不会怪他这个亡国之君了吧!”
“为什么不逃!留的性命在,不怕没柴烧啊!”
“逞强行为,不可取!不可………”
面对文武官员看向自己的目光,还有那朱由检选择自缢殉国的举动。
赵构他站起来,一脸慌慌张张的为自己进行辩解。
他想要用话语证明这朱由检自缢之举是十分愚蠢的,自己南迁移才是正确的!
可是话刚说到一半,赵构他就哑口无言了,整个人微微蜷缩起来,脸上的表情则带着害怕!
在历朝历代的皇帝中,赵构估计是最希望朱由检南迁逃跑的人了!
因为赵构他想用朱由检南迁的举动,来证明自己的选择并没有错。
自己之所以选择南迁,是为了保留宋室正统!
可能那朱由检的举动,就如一道严厉的边一样边打在赵构的内心和谎言之中!
在经历了那么多的天幕内容,还有自己的昏君评价后。
赵构他难道还不知道自己南迁的决定,到底是为了大宋还是为了自己贪生怕死吗?
他一直都在想尽办法的伪装,用各种办法来为自己解释。
可那朱由检的殉国行为,彻底揭开了赵构懦弱和贪生怕死的一面。
曾几何时,赵构他也有一个死战的机会,只可惜被他自己给放弃了!
因为赵构他在选择南迁的那一刻,整个人就已经害怕了,没有敢死战的勇气了。
…………
清朝
“朱由检的这个死法也算得上是体面二字!”
“若是像那赵构一样,为了活下来,各种贪生怕死,这才是真正要遭受世人嘲笑和不齿的事情!”
“朱由检他无能归无能,那一些官员也个个该死,都是一些贪生怕死,卖国求荣之辈罢了!”
虽然乾隆对于朱由检其他的所作所为不认可,甚至是鄙视。
但在对方以身殉国这一点上,乾隆他还是表示敬重的。
毕竟有赵构这个贪生怕死的前车之鉴存在,就显的这朱由检的举动是那么的难得!
如果清朝有朝一日也要灭亡的话。
那乾隆他更加希望对方能够跟朱由检一样,用殉国的方式来保留王朝的最后一丝尊严和体面。
另外在天幕上的内容时,乾隆并没有掩饰他对于那些官员的不屑和鄙视!
那明朝的灭亡是跟朱由检这个皇帝有关系、可也跟那些东林党人脱不了干系!
那些文人才是王朝真正的蛀虫,用各种办法进行着贪污!
如果这些东林党人能够团结起来,一心为国的话,这明朝怎么可能会如此之快的灭亡,甚至未来结局都会被改写!
而且在明朝灭亡之后。
这些文人纷纷想尽办法地投靠李自成,又或者投靠他大清,所谓的文人风骨是一点也没有!
说的难听一点,他们这些所谓的文人文官,还不如那陪着崇祯皇帝自缢的宦官王承恩!
大清在这些降臣投降之后选择重用是一码事,可这不影响乾隆内心对这些人的瞧不起。
一臣不侍二主,这些人要真有骨气,早就选择殉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