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证券交易所(NYSE)周五宣布计划将其全电子交易时长延长至每天22小时。
近年来,美国市场对全天交易的兴趣迅速增长。
在2023年5月宣布了“24\/5交易”模式,
即每周日晚上8点(美东时间)至周五晚上8点开放交易。
而全球加密货币市场则已实现全天候交易,
每周7天24小时开放。
根据新的计划,NYSE Arca电子交易所将在工作日凌晨1:30开盘,
晚上11:30收盘,仍需获得监管部门批准。
纽约证券交易所的母公司洲际交易所表示,
目前NYSE的股票延长交易时段为美东时间凌晨4点到晚上8点,
正常交易时间为上午9:30至下午4点。
洲际交易所表示,在该全电子交易所的22小时交易期间,
所有在美上市的股票、EtF和封闭式基金都将开放交易。
纽约证券交易所市场负责人Kevin tyrrell在声明中表示:
“NYSE将美国股票交易延长至每天22小时、每周5天,
这突显了美国资本市场的实力以及全球投资者对美股日益增长的需求。
作为美国资本市场的管理者,
NYSE很高兴能引领为全球不同时区的投资者提供交易服务,
助力我们在美上市的公司和基金。”
......
美国股市每天交易22小时,A股也会很快跟进。
交易时间延长至5.5小时,
即9点至11点半和13点至16点,并渐进式推出夜盘。
随着美股22小时交易机制的推出,
如果不延长交易时间则不利于国际化定价和国际竞争,
股指期货t+0,A股也必须配套改革为t+0。
打着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名义来伤害中小投资者。
平准基金也会尽快成立入市。
不然到时候整个A股会被美国股市牵着鼻子走。
......
牛市这一个月,沪指涨了20%,
深成指涨31%,创业板大涨45%,科创50暴涨52%,
北交所翻了一倍还多!5000多个股上涨中位数是上涨28%。
半导体、机器人、人工智能、信息技术等科技领域的并购重组,成为市场热点。
在一系列政策的扶持下,科技行业并购重组正成为资本市场的重头戏。
以tmt为主(包含电子、计算机、通信、软件、半导体、传媒、互联网等行业)
的科技领域并购重组案数量创2021年以来新高,
占全部并购案的比例达到17.03%,创2020年以来新高。
科技领域的并购案例中,
跨界并购及并购半导体公司数量显着增加。
双成药业、智光科技富乐德、文一科技并购标的均属于半导体公司。
国有企业并购完成率较高。
按公司属性划分,中央国有企业并购完成率较高,超过70%,
地方国有企业并购完成率超过52%。
国有企业通常拥有较强的资金实力和资源优势,
这使其在并购过程中能够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和资源整合能力。
部分上市公司实控人曾公开承诺解决同业竞争问题或推进重组事项,
例如中青宝、山东华鹏、海科新源等。
中青宝为例,该公司在2022年11月曾公告计划收购广州宝云100%股权以解决同业竞争,
但一年后却宣布终止收购。这类公司的并购预期依然值得关注。
上市公司同一实控人旗下的其他公司Ipo受阻时,
可能会转而寻求“类借壳上市”的路径。
乾照光电、海信视像、同有科技、苏州固锝、浪潮软件等公司均属此类。
海信视像曾计划分拆控股子公司信芯微上市,
但今年6月撤回了Ipo申请。
信芯微作为领先的显示芯片设计公司,
其未来或有可能通过其他方式并入海信视像。
上市公司易主后,新实控人往往会带来资产注入的预期。
如中国长城、创元科技、茂化实华、安纳达、大富科技等发生实控人变更。
科恒股份、大富科技、普路通、安纳达等公司的实控人由自然人变更为国有企业,
这为未来的资产注入提供了更多想象空间。
实控人或控股股东拥有优质科技类资产时,
这些资产相对容易注入到上市公司中。
澳柯玛控股股东旗下的芯恩青岛,
麦克奥迪控股股东亦庄投资旗下的国望光学、科益虹源、国科精密等。
这些资产未来均有可能成为上市公司并购的对象。
并购重组是最理想的标的,但多数到散户投资者知道时,
要么已经持续大涨,要么就是假消息!
不建议为了追求重组而买入,
散户投资者的中信应该技术分析+基本面分析双管齐下。
复合预期如果能够有顺带重组概念最好,
没有也不要去强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