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s圳已起草《关于进一步推动我市上市公司和产业企业并购重组助力科技产业金融一体化的若干措施》(征求意见稿),相关正式文件等征求意见后会择机出台。
1. 建立上市公司并购重组项目库;
2. 扩大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储备范围;
3. 持续推动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
4. 丰富上市公司并购重组融资渠道;
5. 支持上市公司开展并购业务“走出去”
6. 打造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服务和互联互通中心;
7. 培育壮大并购重组专业化服务机构;
8. 构建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人才汇聚高地;
9. 提升大湾区并购重组辐射影响力;
10. 强化并购重组联席会议机制和保障措施;
11. 其他事项。
不止是s圳,近期以来多个地方强调要落实一揽子增量政策,推动当地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其中重点提出要鼓励上市公司通过并购重组向新质生产力方向转型升级,引导金融机构围绕并购重组创新产品以提供并购贷等综合支持。
该文件又称为“s圳并购11条”,目前处于征求意见阶段,s圳金r办正向相关单位和各区征求建议。
要支持上市公司注入优质资产、提升投资价值,助力s圳以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的“20+8”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未来产业发展壮大,增强产业经济发展新优势。
要“建立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后备项目库,对于符合并购政策要求的项目,积极推进申报;
对于暂不满足且属于‘硬科技’‘三创四新’属性领域的项目,纳入后备项目库孵化培育。”
要形成“后备一批、意向一批、储备一批、申报一批”的滚动实施机制。
要建立“联动+部门协同+金融机构推荐”项目推动机制,分领域、分行业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存量上市公司并购重组资产项目梳理、征集、遴选工作。
同时要扩大储备范围,对行业偏向进行了明确,扩大聚焦新质生产力的‘硬科技’‘三创’属性尤其是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以及新赛道和未来产业领域,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突破关键核心技术,能够解决‘卡脖子’问题的科技型上市公司的并购重组。
关注地方国企改革。
.......
妖股逆袭英伟达,软件走到AI舞台的聚光灯下。
自2023年11月以来,以微软的365 copilot产品和Adobe的Firefly产品为代表,多个AI应用正式开启收费,标志着AI应用进入商业化落地阶段。
AI应用商业化进程启动一年后,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海外资金对AI的挖掘正从硬件切换到软件,垂类软件公司价值加速兑现,应用侧的未来更加清晰。
今年以来,在美股市场上,多个软件公司“悄悄努力然后惊艳了所有人” ,颠覆了二级市场只有AI算力等“铲子股”狂飙的印象。
其中AppLovin的表现甚至超过了AI芯片龙头英伟达,该股年初至今的累计涨幅超六倍,远超英伟达同期不到两倍的涨幅。另有palantir、泰尼特保健的股价成功翻倍。
三季度以来,tempus、Shopify、多邻国、twilio等软件平台类公司继续追赶,涨幅均超30%。
上述表现亮眼的软件公司都是产品AI化的急先锋,涉及营销、电商、医疗、通信等多个细分领域。站在当下,我们如何看待AI+垂类应用\/工具类公司?
AI需求旺盛并非空谈。聚焦到产品端,多个AI应用的用户数据一直保持良好增长态势。
从AI应用的日活跃度数据看,chatGpt推出的Search功能助力其活跃度再创新高,周均环比增长11%,AI搜索新锐perplexity的活跃度也在持续增长,说明AI搜索市场仍在快速发展期。
据AI产品网站榜,微软的copilot今年10月的访问量环比大幅上涨,涨幅高达87%。
国内AI应用中,豆包和kimi访问量稳定上涨,每个月环比20%左右增长;
360 AI搜索持续半年保持增长,10月访问量达2.87亿。
凭借出海爆款“海螺”,minimax海外版应用的10月访问量较上月暴涨2773%;pika的AI捏捏视频工具出圈,让pika在10月的月访问量环比增长788%,增幅仅次于minimax。
国内AI应用2024q3业绩迎来拐点,AI新品频出有望提高业绩贡献度。
未来需关注试图通过AI技术产生新增收入的公司,主要是软件和It服务企业。
在下一轮人工智能投资中,投资者不要仅着眼于英伟达和其他AI基础设施公司这种显而易见的选择,也应该选择一系列旨在构建AI应用的平台。
微软、datadog、资料库管理系统mongodb、软件公司Elastic和Snowflake推出AI能集成应用程序,是定位最佳的“平台股”。
下周的AI+软件应用会不会是下一个热点?
上周的360、豆神教育、南兴股份,酷特智能等都有很好的表现。
鼎捷数智?
.........
“市值管理14条”三类“松绑”与两类“加码”并现。
三类“松绑”:
1.适度放宽长期破净公司估值提升计划等相关要求。
2.对于长期破净公司,上市公司股份回购安排由“必做题”调整为“选做题”。
3.增加上市公司股价异动处理的灵活性。
对于上市公司市场表现明显偏离上市公司价值的,正式版本去掉“依规发布股价异动公告”的要求,仅要求其审慎分析研判可能的原因,积极采取措施促进上市公司投资价值合理反映上市公司质量。
市值管理整体基调以松绑为主,下周A股依然会活蹦乱跳。
长期破净公司应当制定上市公司估值提升计划。
主要指数成份股主要指数成份股公司应当制定上市公司市值管理制度。
中证A500、沪深300、科创50和100、创业板指和创业板中盘200、北证50等指数权重股。
破净股和权重股未披露市值管理的,可以采取责令改正、监管谈话、出具警示函的措施。
上市公司市场表现明显偏离上市公司价值的,正式版本去掉“依规发布股价异动公告”的要求。
去掉了异动公告,更加市场化,毕竟成熟资本市场并没有异动公告,过度炒作依旧有停牌警告等举措。
......
一组数据,当前已经累计共有1700余股已“跌回9月”,目前收盘价低于9月30日时的收盘价,占整个A股近32%。
近390股月内迎来较为明显的“亏钱效应”,股价一度回撤超20%。
这组数据很真实,更真实的是很多投资者在这轮行情里面折腾的一个寂寞。
这一轮行情有一股老股民行情的感觉,
行情一开始就把资金打满,一出手就捉创业板和北交所。
手法独到老辣,能够跟上这些板块的都是大赚。
专注于绩优蓝筹股反而在这一轮行情里收益表现平平。
大部分的投资者常规操作都是手里的股票解套后,
在去追涨市场认为会大涨的股票。
好不容易手里的股票解套,一出手又站在山岗上吹凉风。
一轮操作猛如虎,一看又亏25%。
对于散户来说,一开始没有跟上,后面想跟发现已经开始站岗。
如今很多投资者又开始想着等回本就不玩了。
事实上已经进入的一个坏的循环,一步错步步错。
股票投资节奏真的很重要,在行情刚起来的时候,
就应该放弃曾经的套牢股,拥抱当前热门板块。
至于买入为什么被套牢已经不重要。
对于一部分散户投资者来说,割肉等于失败。
事实上,有时候割肉等于又有一个重新开始的机会。
大部分的时候,买股票等于买预期,
很多一元面值的差点退市的股票如今连续大涨。
很多投资者在懊悔,曾经卖掉这些“好股票”,
如今一看这几天已调整20%,觉得机会又来的。
殊不知这些股票如今的位置有可能是预期的天花板,
买入以后谁能保证不再回到1元面值退市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