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全面加强财险监管,防范化解风险,深化财险领域改革,促进财险业高质量发展,服务金融建设。
未来五年,财险业保持平稳增长,风险防范能力、保障广度深度、综合实力逐步增强,初步形成结构合理、治理良好、竞争有序的财险市场体系。
强化市场准入退出监管。强化股权穿透式监管,运用大数据加强股东资质、资金来源和行为等方面的实质审查,加大违规股东通报和清退力度。
健全财险分支机构准入退出机制,优化财险机构区域布局。坚持保险保障本源,加大产品监管力度,实施产品智能化审核,坚决淘汰问题产品。
推进分级分类监管。健全财险监管评级评价和分类监管制度,完善评级评价结果运用相关规则,体现扶优限劣导向。
突出重点分级监管,加强行业重要性财险公司持续监管,对风险隐患较大财险公司实施高强度监管,研究提级监管相关程序。探索区分业务范围实施分类监管,在公司治理、机构设立、业务经营等相关方面研究出台差异化监管举措。
从严整治违法违规行为。加强关联交易和资金运用监管,重点整治向股东及其关联方输送利益、通过多层嵌套投资规避监管隐匿风险等问题。加强数据真实性监管,强化非寿险业务准备金管理,夯实经营数据基础。
完善财险重点领域业务经营规则,强化承保理赔监管,重点整治虚假承保、虚假理赔、虚假退保、虚列费用、虚挂保费以及侵害保险消费者合法权益等突出问题。
坚持严查重处和机构人员双罚,推进行刑衔接。强化公司对违法违规问题严肃内部追责问责.
总之,利好上市公司保险行业。
............
光伏“最强”自律减产计划来了,
产业链价格拐点能否如期而至?
在经历持续“失血”后,光伏行业自发调控力度再加强。
昨日,在光伏行业协会组织下,33家光伏头部企业代表在宜宾进行定向会议。
根据会后公开内容,光伏产业链各环节头部厂商参加,与会企业代表就如何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进行了探讨。
此次参会企业基本达成自愿减产共识,且相比此前有关会议,还进一步达成“定量”安排。
不过,相关内容保密程度极高,市场上流传数额可能是厂商自主填报的意愿产能,并不是协商最终成果。
有头部硅料企业人士对财联社记者称,自律一定要有“定量”,否则“达成共识”没有意义。
各家企业通过减少实际产出,才能让行业远离恶性竞争。
经历了去年四季度以来的亏损出货,龙头企业已经意识到,在优质产能过剩的情况下,唯有降负荷控库存,不接价格低于成本的订单,才是走出困境的唯一出路。
依靠市场调节,实现自然出清的方式已经消耗企业大部分精力。
当前产业环境让龙头企业也无法继续“内卷”,如果不采取新的实际有效措施,降低开工负荷,亏损现状无法改变。
这个光伏行业的军阀混战,和清末年后的各地军阀互相内耗如出一辙,靠自律很难解决问题,只能是“中央军”统一下的军阀混战才会停止,煤炭行业减产走出困境是因为都是“中央”旗下企业,而光伏是民间散乱的企业组织,有奶便是娘,靠自律很难解决问题。
一开始肯定有点用,后面在有利可图面前,谁都会把菜往自己的碗里扒。
................
A股市场上,近期低价股也持续获资金“追捧”。
12月6日,低价股指数涨幅超过5%,创出至少4年半新高。当天涨停的120多只非St股中,低于5元的低价股超过50只。
有分析人士指出,鉴于当前市场流动性充裕,部分低价股的炒作或仍将持续。不过,对于一些脱离基本面的低价股,需要注意投资风险。
近期,在A股市场上,低价股也持续获得资金“追捧”。12月5日,万得低价股指数涨超3%;
12月6日,万得低价股指数又大涨超5%,创出至少4年半新高。当天,A股市场有120多只非St股涨停,其中低于5元的低价股超过50只。
12月6日,大盘指数也有不错表现,截至收盘时,沪指及深证成指涨幅均超过1%,创业板指涨幅超过2%,AI、保险、传媒、医疗保健等板块纷纷走强。
值得关注的是,AI概念股再次掀起涨停潮,东易日盛、汉王科技、视觉中国、鸿博股份等20多只AI概念股涨停或涨超10%。
说明当前是牛市进行时,消灭低价股正在行动中。
.............
投资者的钱越少,就越想要快速赚到钱,一夜暴富。
就会去追涨杀跌,事实证明,追涨杀跌赚钱真的很难。
大部分投资者会做出许多输多赢少的决策,然后钱越来越少,周而复始,直到牛市结束。
频繁操作的本质就是“穷”,跟资金多少没有关系。
资金越多就是会制定赚钱更高的策略方法,就越有耐心等待。就会追求控制风险,做出许多赢多输少策略良性循环,钱就越来越多。
新书《股票实战干货分享》,实实在在分享技术干货,希望大家多来看,掌握更多的技术分析,避免买错,避免追涨杀跌,能够多盈利。
最后,大家觉得不错可以用爱发电,多刷小礼物,一起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