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点半,何市长踩着点进课堂,大家全部站起来打招呼。
他走到司雨身边,拍着他肩膀,朗声大笑道:“司董,见你一面不容易啊。”
司雨开玩笑:“是您太忙,只要您去湖城,我随时扫榻相迎。”
“不见得吧?听说你最近两个月,只在湖城待了半个月?”
司雨颔首点头:“收购了大京一家公司,产品刚上线,在外面跑了一个多月。”
随即补充一句:“只要你到湖城,提前告诉我,我哪怕在外面也飞回来。”
何市长没回这句,却问大家:“你们知道司董的新公司吗?”
一阵七嘴八舌的声音:
“知道知道,杨秘代言。”
“网络小说网站,进军文化领域了。”
“我儿子都知道西红柿是司董搞的。”
......
何市长哈哈大笑,“原来你们都知道啊,”
说着,他扭头看向苏书:
“苏大歌星,那首歌是怎么唱的?”
苏书嫣然一笑,当即哼唱道:“看小说,不要钱,西红柿免费小说~~”
和前世蜜雪冰城主题曲,“你爱我,我爱你,蜜雪冰城甜蜜蜜”的曲调,一毛一样。
何市长带头鼓掌,引发掌声一片。
等掌声停下,他笑道:
“昨天,司机刘师傅问我,说司董又有新作品,问我知不知道。”
“我一打听,原来是西红柿进行曲,哈哈。”
司机群体,90%看网络小说。
等人的功夫,看小说好混时间。
的士师傅经常把小说开成朗诵模式,一边开车一边听小说。
何市长司机刘师傅,正是铁杆书迷。
领导办事,他看小说等领导,多好。
西红柿上线后,刘师傅第一时间下载了西红柿App。
看小说,赚金币,忙得不亦乐乎。
后来,王诗起号,推出“西红柿进行曲”。
思雨文化通过各种手段推广这首歌,达到品牌宣传、占领用户心智的作用。
柳玉宁、白静两位,都拍过这首曲子的特别版广告。
旗下十几位网红翻唱、当bGm。
魔改出各个版本,放在短视频里。
投放的信息流广告,也用它当bGm。
读者打开西红柿App,会自动播放一段副歌。
二十天轮番轰炸下,海量投流之下,这首歌已火遍全网。
围脖热搜上到第五,抖音音乐榜排第一。
无数达人重新填词,翻拍。
出现红包版、拜年版、摸鱼版等多个搞笑魔改版本。
用“魔音入脑、铺天盖地”来形容它,绝对名副其实。
成为西红柿App最好的宣传手段。
这是一次能载入广告营销教科书的经典案例。
效果能和“送礼就送脑白金”相媲美。
刘师傅现在没事就哼上两曲,没办法,太朗朗上口。
旋律已在脑子里刻得死死的,挥之不去,张口即来。
充分说明这首曲子的宣推效果有多好。
就这样,阴差阳错之下,连何市长也知道了它的威力。
热聊几句西红柿之后,何市长站到主位上,直接端起酒杯,朗朗而谈:
“感谢司董对老家襄城的厚爱,助力农产品销售。”
“这一善举,不仅拓宽农民朋友的增收渠道,也让我市优质农产品走向更广阔市场。”
“ 司董的行动,展现了卓越的企业担当和社会责任感,为我市农业产业升级注入了强大动力。”
“普惠到上千近万农户,和上百家小微农业企业。”
“我提议,我们一起敬他一杯,祝司董的企业,红红火火,再创佳绩!”
一圈人同时举起酒杯,大声附和道:“祝司董红红火火,再创佳绩!”
“谢谢何市长,谢谢各位领导!”
司雨一脸灿烂笑容,脖子一仰,一杯红酒下肚。
昨天,农业局刘局也感谢过司雨,但没有何市长调子拔得高。
“卓越的企业担当和社会责任感,”这么高调的评语,值得自豪和骄傲。
这么大顶帽子,不是谁都可以戴。
别的行业,哪怕营收十几亿、几十亿,不一定能得到这句评语。
只有民生类,普惠到中低层老百姓的公司,才能得到市长大人这句表扬。
像目前还没出现的猫淘买菜、叮咚买菜这类项目,反而会抢老百姓、菜农饭碗,会被口诛笔伐。
而且,这句评语,没有一定政治地位,根本没资格说。
刘局长说这话就不合适。
父母官何市长,他说这话,名正言顺,堂堂正正。
对这句评语,司雨感觉自己受之有愧。
农产品销售2个亿,公司挣到4000万。
没怎么用力,钱没少赚,还被老家父母官往天上捧。
惭愧......
关键是,司雨不觉得这点成绩算啥,不值一提。
见多了前世动辄一次直播破亿、一个单项上亿的农产品项目。
他觉得不足为奇,不值得何市长如此夸赞。
实际上呢?
在2018年底,2019年初的时候。
凭几十条短视频,带货两个亿农产品销售。
对当地农民和小微企业,简直是震碎天灵盖的震撼,让好多人享受到电商福利。
他们苦苦吆喝、四处寻找销售机会,市长大人亲自带队参展农博会。
效果居然比不上几十条短视频!
武当王野,老天师一句“法不轻传、茶不贱卖,仅需八十八缘”。
一条短视频,干出南漳县三个月销量,几千茶农受益。
一枚大露露,轻轻松松几句话,让锅巴厂设备干冒烟,三班倒加班两个月,工人收入翻三倍。
有家肉制品工厂,加工的板鸭,保质期只有两个月,眼看保质期过了一半,准备跳楼价大甩卖。
思雨文化出手,一条短视频,干空所有库存。
工厂和养鸭户签的浮动收购协议,卖的价高,收购价就高。
连带几十家养鸭户的收入暴涨。
所以,他们感谢司雨。
千方百计找到他家,送土特产,送年货,表达感谢。
有三家企业,特意百里迢迢,给思雨文化拖过年货,用卡车拉!
乡亲们厚道,司雨表示惭愧。
所以他决定加大对农产品带货的工作比重。
趁现在农产品还不卷,处于电商蓝海,猛干农产品。
充分发挥地域优势,不仅带货襄城的产品,还将带全楚江的特色产品。
这是思雨文化2019工作计划里做好的计划,依然由田伯光牵头,开年稳步推进。
等到直播电商业务上线,力争做成全国最大的农产品直播电商。
何市长开局敬酒,给司雨戴上高帽子后,司雨表示,开年会加大对农产品带货力度。
等到明年,力度再上一个台阶。
何市长等的就是这句话,有司雨的承诺,农业销路这块,稳了。
见市长只顾和司雨谈农业,其他几位领导不干了。
思雨文化的羊毛浓密得很,还得薅。
工信局李局长问:“司董,贵司有没有成立分公司计划?”
司雨没听懂。
分公司计划当然有,锦城、钱塘两家分公司正在筹建中,都是省级中心城市。
襄城......
“李局,您什么意思?您直说。”
李局面露赧色,带着一丝不好意思的表情:
“如果能在襄城成立分公司,对咱们的数字经济、互联网+、产业创新能起到带动、拉动作用,能辐射相关产业,所以.......”
哦,这个意思......司雨懂了。
让头部大公司到地级市开分公司,对当地能起到诸多好处:
能直接带动相关产业群发展,增加税收收入;
能创造大量就业机会,吸引人才流入,培养本土人才;
就mcN公司来说,能促进文化产业发展,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用网红经济赋能相关产业。
规模大的公司,甚至能改造当地企业生态环境,打造出产业集群。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男人楷模东哥对老家宿迁的帮助。
东哥在宿迁,陆续投资建设狗东客服中心、区域仓储物流中心、物流平行总部等项目。
累计投资额超180亿。
宿迁,本是电商荒漠。
他在宿迁建成客服中心后,当当、大米手机、网抑、瘦狐,均把电商客服中心和后端中心,搬迁到宿迁。
硬生生把老家做成全国最大的电商客服基地。
狗东在宿迁,有上万员工,带动几万本地人就业。
建成超75万平米的办公大楼。
带动当地电商运营、物流配送、信息技术等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
仅客服中心一个项目,15年时间,累计税收近百亿。
一百亿......
可想而知对当地Gdp有多大拉动作用。
更重要的,是对宿迁电商产业的超强带动作用。
把宿迁变成全国有名的电商名城,电商指数排名高居全国第十五位。
获得数字消费创新城市、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等多个国字号荣誉。
思雨文化暂时没法和头部电商狗东比,做些许小贡献还是可以的。
有些业务,对地域要求不高,放哪里都能做。
放在地级市,工资低,反而更好。
譬如:客服。
东子哥在宿迁搞客服中心,典型的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