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景点了点头,说道:“这样说起来就合理了。
难怪百年前异洲侵蚀了方洲,异洲的凶兽瞬间席卷了方洲,摧毁了旧时代的人类科技文明。
按道理来说,它们那个时候就可以一举灭掉整个人族,但它们却没有那么做。
应该是在那个时候,异洲的巨头们就发现了人族文明的不同,见识到了人族的科技复杂巧妙,也发现了人族的天资聪慧。
所以,它们从那时起就开始谋划布局了。”
“也难怪,从那以后,人族能够在短时间内从科技文明转变成武道文明。
原来这一切都是异洲巨头刻意引导的结果。
我就说嘛,一个科技文明的世界,唯物主义的世界,怎么可能突然转变成唯心主义的玄学修仙?
压根就没有那个基础,对不对?
怎么可能因为异洲灵气的侵蚀就能产生变异,就能学武了?
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异洲万族的刻意投喂,它们将人族引上了修武的道路。”
素青莲听到林景的说法,也点了点头,脸色古怪,眼底透出一丝绝望。
他接着说道:“是啊,我们人族修武,其实都是异洲兽族引导的。
难怪它们给我们提供的所谓‘原武’只能到王境,连天王境都没有,需要自己去推演。
这何尝不是异洲万族用来筛选人族天骄的一种手段?
毕竟它们吃的就是人族天骄、帝境武者的经验和武道领悟。
所以它们只会提供一个基本的功法给我们。
在这种情况下,能够成为天王,然后再突破帝境的武者,就是最天之骄子、最具天赋的存在,也是异洲万族最想要的‘灵蕴’和‘圣源’。”
至此,一个针对方洲人族的惊天阴谋已经全部展现在林景和素青莲的面前。
两人得知这个结果后,皆是沉默了。
一时间,他们甚至没有了任何兴致。
因为根据这个说法,人族似乎没有希望,没有未来了。
人族好不容易在每一个时代、每一个阶段攀登出几位帝境武者,但放到整个异洲万族的层次上来说,这几个帝境武者其实少得可怜。
因为异洲万族不知道有多少帝兽。
而人族的帝境武者之所以会被异洲万族巨头们关注,只是因为它们是一种餐桌上的食物。
何其可悲,何其可怜!
尤其是素青莲,一时间他竟有一种心灰意冷的感觉。
作为这个时代百城联盟的第一位帝境武者,只有他自己才知道自己是多么妖孽、多么天赋卓越、多么天之骄子。
他一路走来,经历了多少苦难、磨难和历练,才走到今天这一步。
然而,最终他却只是将自己贴上了一个“合格”的标签,让自己有资格端上异洲巨头们的餐桌,以“食物”的身份参加它们的狂欢盛宴。
这样的感觉,怎么可能让素青莲高兴得起来?
他有些抑郁了。
反倒是林景,初生牛犊不怕虎,他其实还好。
在他看来,自己一路走来,面对的全部是挑战。
如果没有挑战,那还真就不适应了。
至于异洲万族巨头以人族帝境武者为食物、为成神机缘,这一点林景也表示理解。
因为他瞬间想到了自己推演功法时,也是用了1000点圣源才做到的。
而这1000点圣源,代表的正是异洲万族1000个天资卓越的天骄凶兽。
如果林景猜得不错的话,自己用圣源可以一直推演,将《锻体诀》推演到1000万熟练度,甚至突破1000万熟练度,直接进入下一个境界。
也就是成神的境界。
前提条件是,只要自己能刷到足够多的圣源。
其实,林景觉得自己这个方式和异洲万族巨头的做法是差不多的。
唯一的差别就是,像霸天虎那样的圣君,它们在异洲能吞噬到的圣源已经吞噬到了极限,只差人族的圣源来捅破最后一层窗户纸。
而林景的话,好像不怎么挑,他不需要人族的圣源,只要是圣源就够了。
异洲万族以人族帝境武者为食,林景也以异洲万族帝兽为食。
甚至就连普通武者,也是从小吃凶兽肉成长起来的。
其实,你视我为鱼肉,我也视你为鱼肉,没什么好说的。
尤其是方洲和异洲相遇的情况,其实方洲人族按道理在百年前就应该完全毁灭,沦为鬼域,沦为凶兽的后花园了。
反而是异洲万族引导人族来修武,给了少部分人族一个苟延残喘的机会,多活了100年,将人类文明延续了100年。
其实,这也挺好的。
这100年里面,没准就有什么变数发生,没准让人类这个餐桌上的食物反客为主,坐到餐桌的椅子上,成为这场盛宴的参与者呢?
林景这么想着,因为他感觉自己有可能就是这个变数。
毕竟,自己是穿越过来的,不是原住民,而且自己带着金手指。
按照自己吞噬圣源、推演功法的速度来看,林景觉得自己也有很大的几率去争取那个所谓的“成神之缘”。
自己不要当鱼肉,也要当食客;
自己不要当棋子,也要当棋手。
想到这里,林景心中的郁结之气挥洒而空,脸上又慢慢浮现出自信的笑容来。
林景率先回过神来,他回头看了一眼素青莲,见对方浑浑噩噩的样子,连忙提醒道:
“素师伯,不要发呆了!
我们现在怎么办?要不要赶紧回去把这个消息告诉大家?”
“素师伯?素师伯!”
见素青莲没有反应,林景又喊了两声,声音加大了几分。
素青莲这才缓缓回过头来,看了林景一眼。
他花了两三秒时间,眼底的迷茫和茫然才逐渐散去,慢慢恢复了清明。
不过,他的脸色依然有些灰败,叹了口气说道:“现在这种情况,把这个真相告诉它们又有什么用呢?
不过是平白打击了大家的士气,让大家跟着我们一起绝望而已。
这样的情况,即使让大家都知道,也于事无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