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啊,不如分一部分兵力牵制他们,剩下的人专心抢掠财物人口,这才是上上策。”
“打,不仅要打,还要打得他们粉身碎骨!”
皇太极的决心坚如磐石,不容质疑。
“老四,你是不是糊涂了?按你说的去做,要牺牲多少士兵的性命?”
“如果你非要坚持疯狂,那就带着你的两黄旗去吧,我两蓝旗绝不奉陪。”阿敏反对道。
莽古尔泰见情况不对,赶紧出来劝:
“大汗,请您三思。”
就算是他这样的勇士,看到两蓝旗的惨状后,也不想轻易让两白旗也陷入困境。
只是上次自己的两旗已经完全归顺皇太极,如果这次被当作炮灰,那他可就真的成空壳了!
大家来是为了掠夺财富,不是来白白送死的。
皇太极冷静分析说:“我知道击败朱由校京营需要付出什么代价,但各位有没有想过,如果今天不除掉它,将来我们的八旗铁骑会面临什么样的危险?”
“大明如果继续培养这样的精兵,我们又怎么抵挡得住?”
“只有在它形成气候之前摧毁它,甚至全部消灭,才能保持我们八旗不败的神话。”
“阿敏,你若愿意一战,那最好,说到人力,大明有的,我们八旗也不会少。”皇太极擦了擦鼻血,语气坚决。
“达尔罕,你来领头冲锋。”
达尔罕台吉心里憋着火,差点就要爆发,但还是忍下了,遵命带领蒙古骑兵向前冲去。
“老四,你就不怕这样会让将士们心寒吗?”
“平时当然要安抚人心,但现在,不用蒙古兵当先锋,难道要牺牲我们八旗的子弟兵吗?”
“只要我们八旗铁骑依旧无人能挡,他们哪敢有二心?”
“真到了伤亡惨重的时候,你以为这些蒙古人还会忠心耿耿吗?”皇太极冷冷地回答。
“鳌拜,你去监督战斗,不惜任何代价,也要给我摧毁朱由校的京营。”
皇太极下达了不容违抗的命令。
“遵命,大汗。”
鳌拜沉声答道,眼神中透出坚决和果断。
阿敏声音低沉地说:“老四,光靠这点达尔罕兵力,杯水车薪,根本不够用,就算全部投入进去,也难以动摇对方的根本。”
皇太极的目光像火炬一样锐利,扫视了阿敏一眼,沉稳地回答:
“别担心,不到万不得已,我怎么会轻易让八旗的勇士们去冒生命危险呢。”
“命令一下,蒙古的铁骑就要集合起来。”
“老四,你心狠手辣,这次借各部族的骑兵去抢财富,如果事情搞砸了,他们怎么向自己的族人交代呢?”
说话间,既有担忧也有期盼。
皇太极淡淡一笑:“何必交代?只要皇宫的防线被突破,里面的财宝自然任他们拿去。”
“要是事情没成,那还有谁需要我来交代呢?”
阿敏的眼神深邃,审视着这个一向狡猾的老四,心里暗暗感叹,这么狠,却面不改色。
“快让两蓝旗准备好,别忘了我们现在的处境。”
“在皇宫守卫之前,还有京城的军队,加上壮丁,千万不能小看敌人,以免被明朝人以多打少,蚂蚁也能咬死大象。”
“再说,明朝人哪里是蚂蚁能比的,我们还不能自夸是大象。”
达尔罕台吉原本想敷衍了事,让骑兵虚张声势,免得部落的人为八旗的战事白白牺牲。
但鳌拜一来,他那锐利的目光像剑一样,让台吉害怕得不敢乱动。
毕竟,别人的命虽然重要,但总没有自己的命要紧。
几次冲锋后,看着零零散散撤退的队伍,达尔罕心如刀绞,后悔莫及:
“一时贪心想进关,结果却是自己挖坑自己跳!”
见达尔罕不再进攻,鳌拜的声音像洪钟一样,大声喝道:
“为什么停下了?继续攻!”
“不行,再攻只有死路一条,我怎么跟部落交代?”
鳌拜冷冷回应:
“如果不冲锋陷阵,那就不用回来了。”
八旗的军规里,可没说不准杀蒙古的台吉。
达尔罕手按在刀柄上,气氛一时紧张,而鳌拜面不改色,自信无人能敌的英勇。
还好其他部落的骑兵接到了增援的命令,一场血腥冲突才得以避免。
黄得功率领部队,与之一次次激烈交战,两蓝旗后面又是蒙古的铁骑,士兵伤亡惨重,连续多日作战,体力耗尽,压力山大。
面对越来越多的敌人,只能咬牙硬撑。
“监军大人,这样下去不是办法,伤亡太严重了。”
黄得功望着因为过热而射速减慢的大炮,向雨化田诉苦。
“伤亡再大,也得打!怕死的人,不配谈战争。”
雨化田神色严峻,“虽然我们受损,但清奴的损失更大,他们能攻,难道我们不能守吗?”
黄得功心里暗自叹息,平时看似正常的太监,在关键时刻,心态扭曲得不顾生死。
无奈之下,只能硬扛,希望能坚持到最后。
“报!天聪汗皇太极亲自带领清军精锐进城,用蒙古军做先锋,攻势猛烈,前线的营地正艰难支撑。”
“压上去!”
朱由校稳健地走向内城墙,果断地下令。
“陛下!”
雨化田满面忧虑,万一皇上身体有什么闪失,该怎么办?
朱由校却很坦然地说:“朕在百万大军之中,谁能靠近朕?”
“压上去,朕要让清军知道,这里是大明的京畿,朕说的话就是律法,皇太极也不例外。”
“今天只有前进,没有后退,朕发誓要一战破敌,让八旗的铁骑以后看到大明正规军就胆寒。”
“万岁!万岁!万万岁!”
随着朱由校的帅旗指向前方,数万士兵齐声高呼,声震云霄。
“朕和所有将士同进退,跟着朕的旗帜,碾碎一切敌人!”
更加激昂的吼声震撼天地,数万兵马,带着雷霆万钧的气势,向前推进,所向披靡。
皇太极紧紧攥着马鞭,随着“万岁”的呼喊声越来越响,他心里的震动也一天比一天强烈。
“朱由校啊,你的计策确实比我想象的还要高明,现在还能鼓舞士兵们的士气,可惜大明的士气虽然旺盛,但却像稀泥一样,怎么也扶不上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