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阳公怎么都没想到,自己只是躲在一旁安安静静的看好戏,这把火怎么突然就烧到自己脚边的?
当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他身上的时候,他知道,自己是躲不过去了。他慢慢的走了过来,径直走到任平生的身前。
他看着任平生,笑呵呵开口道:“忠勇公,多年不见,你这刚一见面就给老夫送一份这样的大礼吗?”
任平生平静笑道:“古语有言:来而不往非礼也。我大昊本就是礼仪之邦,我们作为国公,自当为表率。”
“令公子东荒大将军阳顶天,在东阳城对完备颇有照顾。我如今回京都,想要回报他也无从下手。”
“天阳公为其父,那我自然更不能失了礼数。”任平生似乎话里有话:“这份大礼,就当是回报令公子了。”
“哦?还有此事?”天阳公目露惊异,而后呵呵笑道:“那我一定派人把此事告知我儿,叫他知道忠勇公的客气。”
“至于忠勇公刚才所问的问题。”天阳公看了福禄侯一眼,他这样的老狐狸,自然不可能去得罪安福禄。
“我倒是从来没遇到过,所以不知道会怎么做。”他呵呵笑道:“若是以后遇到了,一定给忠勇公一个答案。”
任平生点了点头:“无妨,这样的事不管发生在天阳公的身上,还是在令公子的身上,相信天阳公的心都是一样的。”
天阳公眼眸冷意一闪,他盯着任平生,一字一句开口问道:“忠勇公,你此言何意?”
任平生淡淡道:“无他,就是突然想到,天阳公应该有两位公子。一个远在东疆,但另一个不是身在京都吗?”
“没有禁卫胆敢对天阳公无礼,但对令公子可就未必了。”任平生幽幽道:“相信天阳公到时候会知道,该怎么处理。”
“忠勇公,你?”天阳公怒视任平生,他没想到,这家伙竟然如此狂妄,以自己的儿子来威胁自己?
“天阳公与我相识多年,当知道,我不是信口开河之辈。”任平生神情冷峻,既然不跟自己为伍,那就自然是敌人。
“好,好,那忠勇公自己好自为之。”天阳公冷哼一声,便不再理会,任平生这是铁了心要跟自己为难了。
“忠勇公,多谢了。”一旁的安福禄见状,不由笑了起来。这家伙,这是使劲把天阳公往自己这边推啊。
就在这时候,一声尖锐的嘹亮喊声响起:“陛下驾到,太后驾到,百官上朝!”
一队人影,从那龙椅的两侧分别走了上来。左侧为首的正是安素锦,右侧为首的,则是一个身着龙袍的孩子。
任平生第一眼就朝那小男孩看了过去,三四岁的模样,眉清目秀,一脸肃穆,丝毫没有半点孩子的天真烂漫。
在对方的身上,他甚至感受到了一种沉稳的稳重。这便是当今陛下,年少而老成,确实是一个合格的帝王。
不过三四岁,却对一旁的安素锦没有半分依赖。随着他坐上龙椅,下方百官齐齐恭敬行礼:“参见陛下,陛下万年。”
“免!”小小年纪,却有一股天然的上位者气势。他稚嫩的声音却尤为嘹亮,那股气势让人不自觉的臣服。
“孤听说,忠勇公回来了?”四岁的国主朝下方看了过来,目光一下子就落在了任平生的身上:“你就是忠勇公?”
“臣任平生,拜见国主。”任平生拱手行礼,一旁的礼部尚书怒喝道:“忠勇公无礼,见国主,当行跪拜之礼。”
“你怕是忘了,当年上一任国主遭刺杀而亡。太后让本国公辅佐国主登位,赐本国公忠勇公之位,见君可不跪。”
“你身为礼部尚书,连这个都不知道,你还真是在其位,谋其事。”任平生一脸嘲讽,冷笑开口。
礼部尚书顿时脸色涨红,他还想反驳什么,安素锦的声音就传了过来:“好了,此事是本宫当年亲口所言,无需多言。”
礼部尚书这才安静了下来,而国主只是静静地看着任平生。在安素锦话音落下之后,他才再次开口。
他缓缓问道:“忠勇公此次归来,是打算以后就待在京都,还是还要外调去北峰城?接下来,有何打算?”
所有人都惊讶的看向小国主,都在揣测小国主这话是什么意思?难不成,小国主也不能容忍忠勇公?
任平生眼中浮现一抹讶异,如此直白,这位小国主可是话中有话?他轻声开口道:“那国主是希望臣留下,还是不希望臣留下呢?”
“怎么?难不成忠勇公的去留,孤还能决定不成?”小国主言辞犀利,直直的盯着任平生。
“国主说笑了。”任平生洒然一笑:“君是君,臣是臣,国主如何不能决定臣的去留?臣哪敢违背国主?”
“孤听说,你昨日跟福禄侯发生了点不愉快?”小国主看了安福禄一眼,这才淡淡开口问道。
“确实有点误会。”任平生点了点头,小国主淡淡道:“那你可知,福禄侯姓什么?他背后是谁的人?”
“他不是大昊的臣子,国主的人吗?”任平生看了安福禄一眼:“就跟臣一样,都是大昊的臣子。”
小国主还要继续,一旁的安素锦就开口制止道:“国主,现在是早朝,而不是盘问忠勇公的时候。”
她神情淡漠:“大昊朝堂的早朝,是为大昊生民计,是为天下百姓计,而非为了某一个人而在这里浪费时间。”
小国主闻言,朝安素锦恭敬行了一礼:“太后教训的是,儿记住了。忠勇公之事,退朝之后再议。”
他这才看向满朝文武大臣,神色淡然,平静开口道:“今日朝会开始,诸卿可有什么事要上禀?”
“国主,臣要参忠勇公。”小国主话音刚落,刑部尚书霍里就大步走了出来:“忠勇公当街斩杀巡城卫禁卫。”
“无视我大昊国律,无视国主,实在罪不可赦。”霍里义愤填膺道:“臣奏请国主,严惩忠勇公,以儆效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