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盖河西北面的虎墩兔大军,虎墩兔看着明军终于前来攻打自己,便按照计划开始整军待命,随时等候明军的渡河作战,只不过西北面的虎墩兔大军只有他自己的两万骑兵,各部响应而来的援军却并没有出现在阵中。
在杨肇基与侯世禄汇合后不久,孙承宗也带着他的总督标兵营赶了过来,没办法,青海湖附近没有什么城池可守,作为统帅,待在大军之中才更安全,而且还能集中所有兵力攻击一点,更容易取胜。
第二天一早,四营兵马在吃过早饭后,便纷纷骑上战马朝哈尔盖河赶来,而此时的哈尔盖河河对面,虎墩兔的两万大军早已等候在此。
此次孙承宗率领的四营兵马,虽然有火器,但大都是前膛燧发枪,而且集中在总督标兵营与杨肇基的总兵标兵营,手雷也有,但数量并不是很多。
所以,此次攻打虎墩兔的四营兵马,传统的刀枪弓箭仍占据一半的比重,外加骑兵快速作战,仅有几架野战炮被留在了兰州城内,连弗朗机炮与虎蹲炮都没携带。
没办法,工部军器局直属的火器厂生产效率远远比不上兵丈局,而且他们将武器优先供给了辽东、宣大、大宁、广西狼兵等军队,从而导致西北的榆林、兰州、宁夏、甘肃等镇的军队还是以冷兵器为主。
正因为考虑到西北军队武器装备较差,所以朱由校才想着将全面提升装备的京营第六营派到兰州,听候孙承宗的调遣,哪知道孙承宗以京营第六营作战经验欠缺的理由,给安排去了押送粮草与看守大营。
在来到哈尔盖河的东南河岸后,看到对面衣衫褴褛、军阵散乱的虎墩兔大军,孙承宗并没有做过多考虑地先派祁秉忠这个前锋率先渡河强占渡河点,而后方的杨肇基大军则用火器为渡河的祁秉忠大军掩护。
不到一个小时,祁秉忠的先锋军顺利地登上了哈尔盖河的西北河岸,之后快速扩大登陆点,为后续的中军腾出足够的立足面积。
虽然虎墩兔派出了大军前来阻挡,但在杨肇基大军的火枪与手雷的加持下,虎墩兔派出的阻拦大军被迅速地击溃,而在与祁秉忠登陆后的大军继续进行一番交战后,虎墩兔的大军继续以“败北”收场,开始不紧不慢地向西面的沙柳河撤退。
看着败退的虎墩兔大军,孙承宗连忙命令杨肇基与侯世禄率领麾下大军前去追击,而他自己则和总督标兵营紧紧跟随在他们的后面。
当杨肇基等人追赶到沙柳河东岸的时候,此时的沙柳河东岸已经几乎没了虎墩兔的军队,他们已经全部撤到了沙柳河的西岸,像在哈尔盖河时一样,静候着明军的渡河作战。
明军按部就班地按照哈尔盖河的渡海作战之法,快速地渡过了流沙河,并在流沙河迅速地建立了登陆点,待孙承宗的后军也渡过沙柳河之后,一直在前面逃跑的虎墩兔大军突然吹响了阵阵低沉的牛角号子,很快,北面的山顶上快速地燃起了三束狼烟。
见此情景的孙承宗,先是一愣,接着心里一阵惊慌,之后让亲兵快速地鸣镝收兵。
之后,孙承宗马上让黑云龙前军变后军,快速地抢占沙柳河东面的登陆点,好为后面大军保障渡河安全。
杨肇基等人正在纳闷虎墩兔大军突然停下并吹起牛角号子的时候,先是集体发愣,但在看到北面的山顶燃起狼烟后,作战经验十分丰富的他们自然立即明白了其中的含义。
而当听到孙承宗的撤退命令后,他们立马调转马头,前军变后军,快速地朝东面的沙柳河撤退。
但是,在黑云龙还未来得及在沙柳河东面站稳脚跟的时候,从沙柳河上游冲出来的蒙古骑兵就快速地冲了过来,好在黑云龙的总督标兵营火器数量不少,而且还有一定数量的手雷,这才阻挡住了蒙古骑兵的两轮冲击,但也付出了过三百数量的将士性命。
两轮冲击过后,黑云龙勉强在沙柳河东面站稳了脚跟,并与突袭的一万蒙古骑兵打得有来有回,但也仅仅是不崩溃,并不能做到驱赶。
杨肇基、侯世禄与祁秉忠三人在看到沙柳河东面出现过万蒙古骑兵后,心里怒骂一番后,加快了向东撤军的速度,而他们后面的虎墩兔大军,哪还有之前狼狈逃窜的样子,一个个如饿虎扑食搬向明军追来。
奈何沙柳河水量比哈尔盖河大,水的深度与宽度也叫哈尔盖河大,面对穷追不舍的虎墩兔大军,杨肇基等三人所率领的大军,在渡河的时候,发生了混乱,甚至是互相踩踏。
虎墩兔看着即将全部渡河的明军,马上命令所有骑兵将骑弓换成了步弓,朝正在渡河的明军射去。
噗,噗,噗......
跑在最后面的明军骑兵后背纷纷中箭,其中还夹杂着不少的战马。
很快,沙柳河的河水就由淡绿色变成了浑浊的红色,而且下游的河面上飘满了明军将士与战马的尸体。
“都说说吧,该如何处置沙柳河之败?”琼华宫东暖阁内,朱由校语气凝重地看着下首的内阁三位大学士与兵部三位堂官。
毕自严被朱由校下令归家自省一个月后,再次返回了内阁,仍负责户部与刑部之事。
再次得以返回内阁的毕自严,比之前低调沉默了许多,很多事情虽然心里不赞同,但也不会轻易地去反对。
“回陛下,孙阁老虽然败于沙柳河,但仍守住了东大滩大营,不至于让大军一败再败,从而导致西宁卫与甘肃布政司的边防出现不可收拾的地步。
待收拾兵马后,可与虎墩兔再战青海湖!”同样作为曾经的皇长孙讲官,徐光启为孙承宗开解道。
徐光启之所以如此做,除了两人之前同是皇长孙讲官外,他们还是同一科的进士,同一届翰林院翰林,而且平时关系也处得不错。
而且,徐光启知道,在场的几人中,除了他会主动站出来为孙承宗开解外,其他人能不落井下石就已经十分难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