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苏婉清与叛军那边司隶大战起的同一时刻。
吴信这边与荀瑾瑜的冀州决战也随着时间的渐进,悄然来到了最为关键的节点。
【大夏四年正月七日,你的兄弟吴四等十人,作为先锋,在前方遇见冀州所部先锋数千人,以摧枯拉朽之势大破之。】
【迅速夺取攻伐邺城必经之城之一,为其后你率领的军兵铺平了一条道路,随即便继续向前。】
【但很快,就受到了冀州联军们的反扑。】
【毕竟由荀瑾瑜所统帅的冀州之众联军也不是吃素的。】
【本土作战,本就有着加持。】
【加上他们本身的能力,使得你兄弟所率的前锋很快便遭遇了滑铁卢。】
【大夏四年正月六日,一路奔袭的吴四等先锋军在对前往邺城的第二座城池发起猛攻之时,被领命同样抢先驻守的守将给予了当头一棒。】
【危急之时,守将临危不乱,派军支援必占城墙,以虚实之策吸引了吴四等人的注意力。】
【随即便派军沿小路绕后,吃定了吴四等人对冀州地形的不熟悉,两面夹击,大破替天教先锋,斩首上千。】
【虽然吴四等人最后凭借着武艺突围成功,可这一失败,还是极大的推延了你的推进速度。】
【但对于这一失败,你也并未愤怒。】
【因为愤怒对于现在的你来说,就是奢侈 】
【毕竟你必须尽快攻破前往邺城的沿途的部分城池,才能保证在之后的决战中,后方不再有着威胁。】
【因此,在大夏四年正月七日,你亲自率军一路紧赶慢赶,再次席卷,连破两城。】
【可随着时间的推移,你也不得不承认,你的攻伐速度也在源源不断,前来支援的冀州军兵阻拦中,逐渐减弱。】
【因为冀州军兵虽然没有之前夏军气势给你的感觉强,可在冀州的这片土地上,你却分外觉得束缚,就像是一直在被什么人算计一般。】
【不仅后方的粮道被截断,就连你攻破的城池中,那些冀州的百姓也屡屡在有心人的忽悠下做出反抗。】
【这使得尽管你作战经验丰富,第一时间分出军兵派出麾下兄弟夺回粮道并加大了对于驻扎城池军兵的人数,也只是杯水车薪。】
【同时,分兵之举,更是使得你雪上加霜。】
【本就在之前攻城战中死伤惨重的替天教众,在几次分割中,留在你麾下听令的只剩下了四万余人。】
看着眼前的消息,吴信眯着眼睛思索着。
毕竟这熟悉的感觉,熟悉的味道。
不用猜,也知道冀州军的部署安排皆是出自荀瑾瑜之手。
而且对于荀瑾瑜的目的。
吴信还有所猜测。
那便是先尽可能的避免与自己正面作战,削弱自己的有生力量,在一战而就。
也就只有她会这么谨慎了。
不过可惜的是…
算计的虽然好。
部署巧妙,环环相扣。
甚至可能后面还有没出现的手段。
但对于我而言,是没用的。
因为一名正常的将军可不会进退失据,缺乏决断能力。
想到这,吴信微微一笑。
随即便没有迟疑的下达了新的指令。
那便是——
见机行事,暂且不予理会敌军算计,继续全速进军。
毕竟在吴信的脑子里,他觉得只要自身打的够快,那么最后荀瑾瑜也不得不正面与他决战。
【然而,这一切不利的因素,却丝毫没有动摇你的决心。】
【反而使得你攻伐和进军的速度愈发的快。】
来吧!小牛马!
盯着随着消息落下而浮现至眼前的战略图。
吴信的眼神兴奋,甚至嘴角还勾起一丝狰狞的笑意。
让我在给你上一课,使得你明白…
一切部署,一切谋划,在绝对的实力面前都是无用功。
……
与此同时,荀瑾瑜这边。
【大夏四年正月九日,在你的谋划部署下,吴信的推进速度大大减缓,不得不分出部分兵力,解决后方出现的问题。】
很好,计划很成功,可以进行下一步了。
擦了擦额头的细汗,荀瑾瑜心中压力骤减,但动作依旧不停。
因为吴信猜的没错。
她的目的就那样。
避免正面冲突,先尽可能的分割吴信的兵力。
毕竟就算有着二十万大军,可思来想去。
她也没信心直接与吴信野战。
因此,先想办法削弱吴信的军力,以此之后再取胜,也就成了唯一的选择。
而现在既然完成了目的一。
——
分割吴信的军力。
那也是时候完成目的二了。
——
也即是利用对于冀州的熟悉,以运动战形势不断骚扰吴信军,使其疲惫,并且一点点吞下他分割出来的军力。
【而听闻此消息的你,也连忙继续在后方遥控指挥。】
【你利用冀州军各部和将校们对于各地方熟悉和冀州大部分把守要道城池还在你们手中的特点,命令他们主动出击——】
【绕袭吴信后方。】
【并对前方守城的将校们下达了死命令——】
【尽可能拖住替天教正面,不让其在之后回头。】
消息落下,荀瑾瑜眼前画面随之一变。
那是无数将校带兵出击的场面。
可很快就消散了,并浮现出了新的消息。
嗯,是好消息。
在跟吴信的作战中,荀瑾瑜第一次露出了笑容。
【大夏四年正月十四日,你的谋划取得了极大的成功。】
【四处出击的冀州军在优秀将校们的指挥下,以夜袭、伏击、截击,突袭敌军等计策,打的替天教后方一个措手不及,损失惨重。】
【替天教后方陷入混乱。】
【前线依旧在攻城的吴信在得知消息后,不得不又分兵并派出本就不多的识字将校前往支援,安抚人心。】
大胜。
真正的大胜。
而且这就叫做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荀瑾瑜心中振奋。
毕竟在她看来。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可是真理。
那么吴信后方都这样了。
那他自然也得开始考虑后撤的事情了吧?
而吴信一旦后撤…那么也就是自己主动率军出击之时了。
因为撤军,就等于丧失的锐气。
自己出击,就是彼竭我盈。
以锐伐疲。
安能有不胜之理?
然而,就在念及此处的荀瑾瑜继续朝着消息栏往下看去的时候,她脸上的笑意就僵在了脸上,甚至于眼睛都出现了惊色。
【大夏四年正月十六日,前线消息传来,你非常振奋,并在想着继续等待吴信露出破绽之时,一则消息却如同晴天霹雳般劈到了你的头上。】
【因为在你攻击吴信后方的时候,吴信也没闲着,在继续猛攻城池。】
【可毕竟你下了死命令,再加上一直在奔波的替天教众,一直没得到足够的休整,让他们早已非常疲惫了,使得他进攻也不是很顺利。】
【因此,在左思右想中,且在得到后方被袭的消息后。】
【他灵光一闪。】
【便悄然带着数千嫡系乘着夜色,前往了后方,并一路奔袭,终于在次日凌晨时分,发现了一部分冀州军袭杀后的战场。】
【随后,在观察了许久,终于寻到了其撤退的踪迹,随即悄悄跟随。】
【因一直非常顺利,冀州军也没有警惕。】
【更何况,在其部将校的思想中,替天教哪有人敢带着军兵直接突入他们后方的。】
【前有虎,后有狼,不是直接包饺子,送死?】
【因此,在这样的心态下,吴信带着众人,分批次吊着跟随也没被发现。】
【入城就等,紧随慢跟。】
【因此,在经历了一番波折之后,终于在三日后,吴信带着人发现了你的所在,处于后方的军营,然后——】
【发动了夜袭。】
完蛋了。
可以说,在看见消息的瞬间。
荀瑾瑜就急出了冷汗,大脑一片空白。
但模拟器却没有给她丝毫的考虑时间,就伴随着消息落下,在她眼前浮现出了新的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