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中午时分,禹跟拓来到龙潭头,哨探来报,后面没有大部队,龙母放下心来,见面的第一句话,“龙母与龟丞相从海域远道而来,禹略尽地主之谊送一点见面礼。“
拓捧上一个小布包,龟丞相偷偷的打开布包一看,是一颗带血的蛇牙。完了,这蠢海蛇把事情办砸了,龟丞相想,海蛇就算暗算不成,总能全身而退,至少也能拖住禹一段时间,让禹迟到而理亏,不想海中出名的恶汉连阻一阻禹的行程也做不到。龟丞相倒吸一口冷气。正在这时,禹似发现了什么,突然一个转身,举掌向龟丞相的头顶拍去。笡的头上冒出一道黄烟,晕到在地,片刻后复从地上爬起。一脸的蒙圈,不知发生了什么事。原来,食心虫精珥元神出壳后,附在龟丞相身上,这几天的反常行为是笡在作怪。
“我是为了人族与你们水族的生存大计而来的。希望你们帮助我治水并退回海里。”禹开门见山地分析道:“龙母的水域万里,仙居的水域不过百里,移到百里水域的臣民能有多少?只有治平洪水,泥沙不再流到海里,水族才有真正的生存空间,不然,就算水域有所扩大,跟着移民的水族生活无扰,但河流风浪一兴,泥沙泛起流到海中,引起大部分留在海里的水族更大范围的灭绝,难道龙母想放弃千年基业,万里海城,永远生活在河里?只有帮同我们治平洪水、海域晏清、水族才有更大的生存空间。”
电丞相连忙附和禹的口气表示赞成,大势如此,再说禹的分析合情合理,龙母大悟。
“还有一件私事要求龙母应允。”大禹接着说:“小徒拓跟随我多年,人品才貌还过等去,他与你女儿娆十分投缘,我们成全这对儿女,双方作个亲家如何?”
坚如磐石的感情加政治联盟,天下还有比这更好的婚姻吗?龙母满口子的答应。双方谈判十分顺利,不日就达成协议,五种鱼类献出鱼籽,水族承诺不再兴风作浪,暂时寄居于流河中,取青苔、河虫等为食,并派娆带领族人协助拓探索水纹。人族养鱼充饥,不再捕食鱼类。
双方和谈成功后,人族大本营移到神仙居,婚礼在公盂岩举行。后人描述公盂崖景致词云:
《虞美人影.公盂崖》
公盂山崖如城池,连垣数里绵绵,俨然铁壁铜墙,更比长城坚。
残阳如影照巨崖,如镜忽生丹霞。疑是老君鼎炉,九转紫烟绕。
水族与人族握手言和,水灾退去指日可待,拓与娆的婚礼正是两族和睦相处最好的见证,
故事讲到这里,天上闪过一道闪电,老柯回首对他们说道:“今天的故事先到这里了,我得上山抢田水去。”说完,就开始整理行装。
前坑村距公盂村不远,也就一小时多一些的山路,听得他在雷雨天上山,引起了他们的兴趣,问道:“抢田水有这么重要吗,需要冒着雷雨往山上赶?”
他女儿也过来劝道:“爹爹,现在是什么年代了,我们差这点田地的收入吗?”
老柯刚走到门口,怔了怔说:“你们年轻人不懂,天水田就靠天吃饭的。”
欧阳老板来劲了,他的父母曾多次给他讲过当年当知青时如何抢田水的事,于是说道:“老柯,我也跟你一起上去看一看,上面有住的地方吗?”
“雷雨天上山,不怕被雷击?”金华斌有些后怕,道:“抢田水在县志里看到过,我也想去,要不等雷歇了吧?
老柯笑了笑说:“轰天雷不打人,滚地雷才吓人。”
三人与几个胆大的驴友一起穿起雨衣,晚饭后迎着雷雨上山。
路上,老柯给大家解释了原因,有不少田在山坡完全靠下雨来灌溉,这些田叫山塝田,俗称“天水田”“雷公田”。高山坡上的稻田在冬天蓄不了水,春雨来了,哪怕是半夜三更,电闪雷鸣,只要山上有了水,农民便急忙从床上爬起,戴斗笠,披蓑衣,牵耕牛,扛犁辕,一步三滑,直奔坡上稻田。插型,套枷,喝牛,沿着田塍一路翻耕。为抢田水,并形成一种民俗。栽秧时节,春雨贵如油。雨大无法点灯,更不能打火把,只能借着闪电的光耕田。任凭电闪雷鸣、大雨倾盆。
两边山上抢水的农民,都互相打起吃喝“喔嚯嚯,喔嚯嚯”,有的还声嘶力竭地吼山歌《春雨歌》
对面后生哦唉听清楚勒
秧苗无水栽不成勒
谁知老天哦唉开了眼勒
及时大雨赛甘霖勒
闪电就是哦唉金十两勒
打雷送下银百斤勒
天上落的哦唉不是雨勒
好像大米撒头顶勒
歌声、雷声、雨声、风声齐奏,只见那牛鞭挥舞,人牛穿梭,泥坯翻滚,斗笠吹翻,都无顾及。有人写诗描绘了抢水的情景:
夜半掸水犁田忙,
牛铃叮当摇春光;
雨汗交加流进嘴,
说是咸涩却又香。
抢水的农民牵牛沿着田耕出五尺多宽后,用钉耙将泥坯耘为稀泥,再拿扯盆在田边堆上掩塍,保住田水。
驴友虽没扛过锄头,但力气不错,五六个人一起帮忙,不到一个小时,就把田水给抢下来了,不过,全身都被大雨浇了个透。虽是晚春,可还是冷,老柯过意不去,拉大家到下坪他的农家乐中,生起火堆给大家烤火。外面大雨倾盆,火堆上烤着红薯,大家追着他继续白天的故事。
“婚礼在公盂举行。”老柯指了指周围道:“传说就是我们现在住的公盂村。”
老柯把头转了转,看着门外的瓢泼大雨道:“婚礼在大雨中举行,虽然水灾没退,但人人都兴高彩烈,冒雨等着新娘的到来,龙女的美丽可是名动三界的。
唯一的小妹出嫁了,龙母与她的四个哥哥,四溪的龙侯万份不舍,于是,用珊瑚与珍珠给她打造了一把椅子,又因大雨,所以,在椅子的顶上加了个盖子,四个哥哥在椅子两边穿上木棍,吭哧吭哧地把妹妹抬到了公盂,传说这就是花轿的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