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瞧见那一纸情报飘落,李世民的双眸微现锋芒,嘴角挂上了一抹锐利的微笑。
“穷寇不敌时勇,功名非王霸之求!”当年霸王项羽舍刘邦一命,却浑没料到这竟是释放了一个此生最应忌惮的仇敌。西楚的覆灭,汉室兴起,这个故事随风传播,直至千秋万世。人间赞颂刘邦坚韧,却无人深析项羽失策的悲鸣。
“突厥使臣是谁?”李世民拂过手中折子,转首向身边的金吾将军询问。
“此人名为执失思力,自称执失部落的酋长。”金吾兵回应。
“告诉他说,颉利可汗违背诺言,多次侵扰我大唐边疆,是不信之徒。”
“朕不屑与不信之敌再度修盟,那将是我的耻点。”
“欲将其杀,但战场不斩信使,便放过他一命吧。”
李世民挥袖示意,那金吾卫得令而行。
“陛下,颉利固然失信,但大唐不可失信于天下的百姓!”长孙无忌急忙进言。他困惑程处佑怎样改变了李世民的决策,但他明白此刻必须要说服李世民,以免让局势无法挽回!
“无忌不必再多言,此事已有决断,通知李靖,让大军尽情出击!”李世民话语一落,事已成定局,而长孙无忌只能暗自摇头叹息。
前方捷报频传,后方自然不宜吝啬奖赏,李世民立刻下令犒劳三军,物资尽由边疆运送,经费取自朝廷金库。
欢庆之音满城,唯独有人心中暗淡,那些人的愁容皆因程处佑的大胜。其中,以李承乾和长孙无忌最为显目。
下殿以后,长孙无忌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疾步至东宫。
李承乾方毕早课,对日益苛责的李纲教授方式早已不堪其扰,屡有退学之意,却又想起长孙无忌的教诲。李承乾无奈强忍,只是不知这忍耐何时才是尽头?
艰难度过早课,李承乾仿若获得大赦,告辞李纲后,他匆匆返回自己的居所,打算今日游逛长安,以期明日沐浴后得以放松。
然他未料,长孙无忌的访视,搅乱了他的一池安宁。面对长孙无忌,李承乾不敢有丝毫怠慢。他明白,长孙无忌对他阵营的支撑举足轻重,加之舅父的关系,更令他必须敬重。
“舅父大人怎会光临承乾这里?”见到长孙无忌坐镇书斋,李承乾连忙上前施礼。
“太子殿下已下课了吗?”长孙无忌笑问道。
“是的,李师父近期严厉无比,昨日还训斥了一顿。”说起李纲,李承乾不禁面现郁结。
李纲治学严明,一时疏忽尚可谅解,但同一错处重复犯,便是学子不用功。对此种情势,无论面前是太子还是何人,李纲均不假颜色,斥责从不犹豫。
然而,三度担任太子导师的李纲命运多舛,杨勇被贬,杨广因伪造圣旨在先帝驾崩时身陨,而李建成虽助唐室取得江山,却仍遭李世民亲信的篡位。
当今李承乾,呵……不知是命运的巧合,抑或李纲带有不详之兆的诅咒,这诅咒似乎只针对身为太子之人。
“为何忧虑过度,李师父品性耿直,且对学生极其负责。能受李师父教导,太子殿下应珍视才是。”长孙无忌眉头紧锁道。
“舅父请唤我承乾便可,此处并无他人,别再用殿下的尊称。”李承乾忙转移话题。
长孙无忌点头,接纳了他的要求。
李承乾其实并不笨,智谋过人,尤其善握人心,可惜选错了识人之道。
此时,一内侍献上香茗,李承乾本未在意,直到看清了送茶侍者的容颜,他不禁手一颤。
那侍者离席,李承乾仍怔怔望着关闭的房门。
“承乾,你在发什么怔?”长孙无忌出声唤他。
“啊!刚刚走神了,舅父请原谅。”李承乾忙回复。
“多思虑固然好,但在人前切莫这般失态。”长孙无忌悉心告诫。
“舅父言之有理,不知找我所为何事?”李承乾问。
“你可听说今天前线的战况?”长孙无忌轻抿茶水,脸色透着一抹隐忧。
“尚未,我才下课,还没来得及查看消息。”李承乾微笑作答。
长孙无忌微一点头,赞同李承乾的话。
“卫国公送来的战报里有一件极不利于你的消息。”长孙无忌语气平淡。
“是什么消息?”李承乾神情顿时严肃。
“程处佑又有大功,这次所建功绩已非往昔可比了。”长孙无忌轻叹。
提到程处佑,长孙无忌心头涌起一股无力感。
程处佑真的完美?非也。
事实上,程处佑的缺点数之不尽,每个都足以对程处佑造成打击。但这些李世民全都明察,而且一一忍让,即便程处佑犯过失,他也不曾真怒,最严的处罚不过是暂时居家禁足。
然而,这样的“处罚”只作秀,根本不能算是真正的责惩——这是让长孙无忌倍感头痛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