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错!这事情对你们来说也不算太难。我要几块石板来建池塘的码头。你们之前有干过类似的活吗?”王小帅问道。
“有,只是不知道主家要什么样的,还有这个工价...........”
“就能容下两人并排走的宽度,长度嘛就搞三搭或者四搭,每搭三尺长以上。考虑到池塘到时候水位的下降,建好呈阶梯状。
工价不用担心,你们算是技术工种,这个事情就算包给你了,你开个价。”王小帅大方地说道。“另外,你再估算一下,这口塘底内部四周,我想用条石砌一下,你也算算得去到多少钱。”
“好的,稍等。”张远志心里默念,之后索性蹲下来,随手捡起一颗小石子,在地上画着看不懂的符号。
王小帅等了一会儿,见张远志站起来,心里期待着答案。
“按你要求,码头用条石四尺长度,一尺宽度,用两条石块拼一搭,共拼三塔,岸上到石板,用大石块砌台阶即可。预计耗时半个月左右,花费二十两银子左右。
池塘底下一圈砌石条,还未见底部开挖,得量过具体多长,且条石采用多大,预计砌多高,这个费用暂时不能精确。”
“没事,你估计得去到多少?”王小帅一副土豪样子。
“这个,如果砌到三尺高度的话,大约需要超百两银子了,只多不少....”
“这么贵!”王小帅还是吓了一跳。“算了,就搞码头吧。后山的石头你都可以去找,需要人手我可以给你增加,只要求在池塘挖好,这码头也要同时完工。”
“好的,主家,您派个人带路,告诉我哪里有石头。”张远志回复道。
王大山带着三人在村里四处转悠,查看着是否有合适的石块用于建设码头。
在转了一圈只发现一些个头不大的小石头,勉强用于填缝之外,王大山不得不带着三人往后面高山上走去,去寻找看能否方便搬运的石块。
一行人在王大山的带领下,轻车熟路地来到石仙岭,抬头望去绝壁高耸,犹如泰山压顶之势,甚感震撼。
在查看一圈之后,发现这绝壁石山可不好采,一是不容易开整块条石,二是真动手干起来,怕是崖壁垮塌,后果不堪设想。
一行人打道回府,向王小帅说明情况。
“看来,还就只有我们石洞冲的麻石是比较合适的。只是路途稍微远一点,得费点手脚。”张远志提出解决办法。
“那就这么办,安全第一。需要人手就找王大山给你调,他是运输组负责人。不就是多找些人抬一抬嘛,工地上壮汉还是有的。”王小帅轻描淡写道。
一行四人,来到石洞冲。
原先山体已被挖破的部分,看这造型应该是采了很多年。
王大山顿时好奇问道:“张师傅,这个采石场怕是有些年头了吧?”
张远志呵呵笑道:“那可不,我小的时候听我爷爷说,他小的时候爷爷就在这里开山取石了。”
“耶,那你这真是祖传手艺,六世了。”王大山不由赞叹。
“是啊。长乐地区也就我们家手艺不错,其他也没见谁家有干这一行的。毕竟是个体力活,太辛苦,一般人干不了!”张远志苦笑道。
“那,是年轻人不愿意干是吃不了苦吗?”
“当然不是,干力气活就得吃得多,能给吃得多的家里,孩子们自然不愿意干。其他想干这一行的,自己都吃不饱,哪里还能干的动?”说完开始指点徒弟们选取石料。
张远志量好距离,一徒弟做标记,另一徒弟被指挥着去家里拿工具。
现成的采石场,地上散落一些碎石子和大小不一的石块,被丢弃在一边。
中间是完整的一个大石头山,被开出大小均匀的孔,一些石头断面都有凿洞的痕迹。
到底是自己的地盘,很快就丈量出所需要要的条石,接下来就是交给时间了。
由于不在王家村干活,食堂自然是不能吃了,虽然并没人阻止,但清瘦的张师傅还是拒绝王大山的邀请。
坚守自己的操守,既然拿钱干活,那就没有再让主家花费的道理。哪怕是亏了,也要咬牙自己认了。
叮叮当当的声音此起彼伏,张师傅及徒弟也不知道挥了多少下锤子,錾子头在锤子的敲击下,开始微微起卷。
酸痛的双手,忍不住要站起来休息一下,顺便甩甩手,活动活动一下。
清瘦的张师傅倒是倔,愣是不肯休息,左手持錾,右手握锤,一下一下地敲击石头。
慢慢滴在一个小点,逐渐扩大成一个稍大的孔,再换一个短点的铁棒塞进去。
以此类推,面上这一排放下了六根铁棒之后,又开始在侧面和底部平行凿孔,一样塞入铁棒。
每塞好一排,俩壮汉徒弟挥舞着长柄大锤,一下一下轮流下锤,将铁棒一个个地继续敲进去。
估摸着所有铁棒被敲进的深度后,再慢慢往一个方向敲击,以便整块石头被剖开,获取自己需要的大小。
三人轮番动作,一整天干下来,终于敲断了一个长条石,现在不管那么多,又继续开孔凿取下一个。
几天功夫下来,终于凿得差不多了,开凿的事情继续让俩徒弟干。张远志则拿把短锤和錾子继续打磨修整放在一边的条石。认真细致地将多余的边角凿掉,大小也均匀地修饰一番。
到底是手艺人,长条石修整完毕根本挑不出什么毛病。要不是只是做码头的用途,张师傅恐怕还是石头雕花,搞上什么鸟兽虫鱼。既然主家没有要求,自己也没必要再动手,何况这又不是给大户人家做廊柱使用,要的就是一个简单耐用。
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流逝,所需要的6块石板及做墩子所用的方石,基本已经准备完毕。这一日王大山带着一群大汉,扛着禾枪,麻绳,竹编套索等来到石洞冲。
在张远志的指挥下,放平的条石套了两道套索,四个人分列条石两边,在一二三的口号下,四名壮汉一齐起身,开始迈着坚定的步伐向王家村行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