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广的手指轻轻摩挲着那封信,薄薄的纸张承载着百姓沉甸甸的期盼。他知道,这一笔一划并非简单的墨迹,而是来自民间最真挚的声音。百姓们或许不懂得什么叫做政治,什么叫做战略,他们只渴望过上平静安稳的日子。
“和平……”杨广喃喃自语,脑海中浮现出百姓安居乐业的景象,孩子们在田野间奔跑嬉戏,老人们坐在树荫下悠然聊天,战争的阴霾一扫而空。他突然意识到,自己一直以来追求的,不正是这样的盛世吗?用战争换来的和平,是用无数人的鲜血和生命堆砌起来的,这样的胜利,真的是他想要的吗?
他深吸一口气,将信件珍重地收入怀中,然后抬起头,目光坚定地扫过帐中众人。“传令下去,我要与阿史那俟利弗和谈!”
此言一出,帐内顿时一片哗然。长孙无忌和李秀宁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惊讶。来护儿、秦琼、程咬金等武将更是按捺不住,纷纷站出来反对。
“陛下,万万不可啊!”来护儿抱拳道,“阿史那俟利弗狼子野心,此次和谈必定是缓兵之计,一旦我军放松警惕,后果不堪设想!”
“是啊,陛下!”秦琼也急切地说道,“我军好不容易才取得优势,此时若与突厥议和,岂不是前功尽弃?”
杨广抬手示意众人安静,待帐内恢复平静后,他才缓缓说道:“诸位将军的心情,朕能理解。但朕问你们,这场战争的目的是什么?”
众人面面相觑,最后还是长孙无忌上前一步,恭敬地说道:“自然是保家卫国,扬我国威!”
“没错,保家卫国!”杨广重复了一遍,语气却变得深沉起来,“可朕认为,真正的保家卫国,并非是用武力征服一切,而是要让百姓过上安宁的生活!战争只会带来痛苦和毁灭,唯有和平,才能让国家真正强大起来!”
杨广的目光扫过众人,最后落在李秀宁身上,“秀宁,你来说说,阿史那思摩的提议,是否可行?”
李秀宁微微一愣,随即明白了杨广的用意。她深吸一口气,将阿史那思摩的条件和自己的看法娓娓道来……
李秀宁上前一步,清亮的嗓音在帐中回荡,“回禀陛下,阿史那思摩的提议并非全然不可取。他提议以阿尔泰山为界,双方互不侵犯,并互通商贸。此举对双方都有利,突厥可以得到他们急需的粮食和物资,而我朝则可以休养生息,发展民生。”
“秀宁郡主所言极是。” 长孙无忌也站出来支持道,“臣以为,穷兵黩武并非长久之计,以战止战,不如以和促和。如今我军虽占据优势,但若长久对峙,对国力也是极大的消耗。倒不如趁此机会与突厥议和,互利共赢。”
杨广赞许地点了点头,李秀宁和长孙无忌的见解与他不谋而合。他环视帐中诸将,沉声道:“朕意已决,即刻派长孙无忌为使,前往突厥营地,与阿史那俟利弗议和!”
“陛下三思啊!” 来护儿、秦琼、程咬金等武将还欲再劝,却被杨广抬手制止,“朕心意已决,尔等不必多言!”
……
数日后,长孙无忌带着杨广的国书和诚意,再次来到了突厥营地。阿史那俟利弗高坐在虎皮大帐之中,身后站着他的弟弟,主张和平的阿史那思摩。
“大隋使臣长孙无忌,见过突厥可汗!” 长孙无忌不卑不亢地行礼道。
阿史那俟利弗冷哼一声,鹰隼般的目光锐利地盯着长孙无忌,“你家主子派你来,可是想要求和?”
“启禀可汗,” 长孙无忌神色平静地答道,“我朝陛下说,隋朝与突厥本是兄弟之邦,如今刀兵相见,实乃憾事。陛下心怀慈悲,不愿生灵涂炭,故而派在下前来议和,共谋和平。”
“哼!说的好听!” 阿史那俟利弗不屑地冷笑道,“你们隋人侵略我突厥领土,杀我突厥儿郎,如今却说什么不愿生灵涂炭,真是可笑至极!”
“可汗此言差矣,” 长孙无忌不慌不忙地解释道,“两军交战,各有伤亡,并非我朝有意挑起战端。如今我朝陛下有意与可汗握手言和,划分疆界,互通商贸,岂不两全其美?”
“你……” 阿史那俟利弗正欲发作,却被一旁的阿史那思摩拉住衣袖。阿史那思摩上前一步,对着长孙无忌微微一笑,说道:“使臣远道而来,辛苦了。我与兄长商议之后,定会给贵国一个满意的答复。”
长孙无忌不动声色地打量着眼前的两人,他知道,一场决定着两国命运的谈判,才刚刚拉开序幕……
长孙无忌在突厥牙帐内与阿史那俟利弗兄弟二人唇枪舌战,你来我往,足足辩论了三天三夜。最终,长孙无忌凭借其过人的智慧和口才,以及杨广给予的优厚条件,说服了阿史那俟利弗。突厥可汗终于同意退兵,并与隋朝签订和平协议。
消息传回隋朝军营,举营欢庆。将士们纷纷欢呼雀跃,庆祝这场来之不易的胜利。杨广站在高台上,望着欢腾的士兵们,心中感慨万千。他知道,这场战争的胜利,不仅是军事上的胜利,更是政治上的胜利,是民心向背的胜利。
和平协议签订后,隋朝和突厥之间多年的战争阴云终于散去,边境地区的人民终于可以放下心中的恐惧,开始重建家园。田野里,农民们辛勤地耕种着,期盼着来年能有个好收成;城镇中,商贩们沿街叫卖,热闹非凡;孩子们在阳光下奔跑嬉戏,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和平的暖阳,终于再次照耀在这片饱经战火的土地上。
杨广微服私访,走在熙熙攘攘的街道上,听着百姓们对和平的歌颂,对他的赞美,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深知,作为一个帝王,不仅要有强大的武力,更要有智慧和胸怀,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赢得民心,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然而,就在杨广沉浸在喜悦之中,准备大摆宴席庆祝和平协议的签订时,一封来自京城的密报,却让他的心情再次沉重起来。杨广展开密报,脸色顿时变得铁青。原来,就在他率军平定突厥之时,后方竟然发生了叛乱!而叛乱的领导者,不是别人,正是他曾经信任有加的礼部尚书——杨玄感!
杨广握紧了手中的密报,眼中闪过一丝凌厉的寒光。他倒要看看,这杨玄感究竟是吃了熊心豹子胆,竟敢背叛他!
杨广深吸一口气,努力压抑着心中的怒火,将那封密报递给了身旁的萧美娘。萧美娘接过密报,仔细阅读后,秀眉紧蹙,精致的脸上满是担忧之色。
“陛下,这杨玄感真是胆大包天,竟敢趁您御驾亲征之际发动叛乱,实在罪不可赦!”萧美娘义愤填膺地说道。
“是啊,朕待他不薄,他为何要如此?”杨广眉头紧锁,心中满是不解和愤怒。
“陛下,当务之急是如何应对这场叛乱。杨玄感起兵突然,且声势浩大,我们必须尽快做出应对,否则后果不堪设想。”长孙无忌上前一步,沉声说道。
杨广点了点头,目光扫过在场的众人,沉声道:“诸位爱卿,你们怎么看?”
“陛下,臣以为当务之急是尽快班师回朝,平定叛乱。”来护儿抱拳说道,“杨玄感虽然来势汹汹,但毕竟师出无名,只要我们迅速反应,将其剿灭,便可稳定局势。”
“臣附议!”秦琼、程咬金等将领也纷纷表示赞同。
李靖沉吟片刻,上前一步,拱手道:“陛下,臣以为,平定叛乱固然重要,但也不可因此而放弃与突厥的和谈。如今突厥刚刚经历内乱,元气大伤,正是我们一举解决边患的良机。若是此时班师回朝,给了突厥喘息之机,恐怕后患无穷啊!”
李靖的话让杨广陷入了沉思。他明白李靖的担忧不无道理,但杨玄感的叛乱也让他如鲠在喉,难以忽视。
“陛下,臣以为李将军言之有理。”一直沉默不语的李秀宁突然开口说道,“杨玄感虽然起兵,但他的根基尚浅,不足为虑。而突厥狼子野心,一旦让他们缓过劲来,必定会卷土重来。与其将来腹背受敌,不如趁此机会彻底解决突厥,永绝后患!”
李秀宁的话语坚定有力,她的目光中闪烁着睿智的光芒,让杨广心中一动。
“秀宁说得对!”杨广猛地站起身,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朕不能因为一个叛贼而放弃了大好河山!传令下去,大军继续北上,务必一举击溃突厥主力!至于杨玄感,朕自有安排!”
众人闻言,纷纷起身领命。杨广的目光扫过众人,心中充满了信心。他知道,这场战争,他必胜无疑!
然而,杨广并不知道,一场更大的危机正在悄然降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