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平静的夜晚,秦家的房屋突然发生了一场灾难性的大火。
火势迅速蔓延,等到火被扑灭后,人们在废墟中发现了房主钱某和他的老伴刘某的遗体,这场悲剧震惊了整个社区。
更令人悲痛的是,人们在距离火场600米远的地方,又发现了钱某21岁的孙子小钱的遗体。
这起放火灭门惨案不仅摧毁了一个家庭,也震惊了当地公安。
为了尽快查明真相,给受害者家属和社会一个交代,公安部门迅速行动,邀请了以陈仕贤为首的专家组协助侦破此案。
陈仕贤首先对三位死者的遗体进行了细致的检查。
在钱某和刘某的遗体上,他发现了明显的外伤。
钱某的右颞部有一处刺创,深达4厘米,直接穿透至颅内,这是致命的伤害。而刘某则是因为锐器从右颈部刺入,伤及左肺,导致急性失血。
这些伤痕表明,钱某和刘某在火灾发生前就已经遇害。在现场,陈仕贤找到了遗留的扒丁和冲担,经过检验,确认这些工具正是凶器。
然而,在检查小钱的遗体时,一些疑点出现了。
小钱身上没有发现任何机械性致命外伤,体内也未检测出毒物。根据分析,小钱的死因是吸入了过量的灼热气体和有毒烟尘,导致了呼吸衰竭。这意味着小钱是在火灾发生后才不幸丧生的。
面对三人死因的明显差异,陈仕贤深知背后必有隐情。他集合了现场的证据和目击者的陈述,逐步将案情梳理清晰。
小钱手上和裤子上沾有爷爷的血迹,身上的轻微擦划伤很可能是在打斗过程中形成的。此外,小钱的后背和毛发上有火燎的痕迹,这表明他曾在火场中停留了一段时间。
目击者提供的信息也颇为关键:他们看到小钱慌张地从家中跑出,却没有采取任何求救行为,这与常理不符。
如果这是一起他人行凶的案件,那么现场和目击者的描述都不支持有第四者在场的可能性。
综合这些信息,陈仕贤推断了一个惊人的结论:小钱很可能是杀害钱某和刘某的凶手。
他在行凶后放火烧屋,企图掩盖罪行,随后匆忙逃走。但由于吸入了过量的一氧化碳,加上快速奔跑导致的呼吸困难,最终在600米外不幸窒息而亡。
陈仕贤的结论出人意料,从而引发了一个的问题:小钱为何会对养大自己的爷爷和奶奶下此毒手?
在查阅了小钱的资料后,陈仕贤找到了背后的悲剧原因。
小钱一直患有精神疾病,一旦发病,便可能产生出乎意料的行为。这一点,村里的居民都能证实。
陈仕贤推测,可能是爷爷奶奶未能及时让小钱服药,导致他病发,最终酿成了这起令人痛心的悲剧。
在这些案件中,陈仕贤突破了“受害人不可能是凶手”的固有思维模式。他根据现场证据和尸体情况还原了作案经过,最终揭示了真凶。
然而,这些案件也可能让一些人感到不安,引发了一种观念:有时,身边最亲近的人可能成为潜在的威胁。这种观念可能会对人们的人际关系和信任感产生影响。
接下来要讲述的案件,将更加深刻地反映出这种感觉。
在一座宁静的豪宅内,发生了一起令人震惊的悲剧。女主人和她6岁的女儿惨遭杀害,家中数千元现金被抢走,这是一起残忍的犯罪行为。
警方在现场的围墙外发现了一处脚踏过的痕迹,推测凶手可能是从这里翻越围墙,悄悄进入室内实施了犯罪。然而,立案侦查后,警方却再也没有发现任何新的线索。
现场没有留下凶手的指纹或其他身份信息,附近也没有目击者。案件的调查陷入了停滞,10多天过去了,仍然无法找到突破口。
陈仕贤当时恰好在这个城市处理公务,得知这起案件后,公安人员迅速请求他提供协助。
陈仕贤与刑警大队长一同前往案发现场,希望能够借助他的专业技能为案件带来新的突破。
在豪宅内,队长一边带领陈仕贤查看现场,一边向他详细介绍了目前警方的分析结果。
根据队长的推测,凶手可能是外地流窜至此的人员,经过事先踩点后,在夜晚翻墙进入豪宅,残忍地杀害了女主人和她的6岁女儿,随后抢走了家中的现金并逃离现场。队长认为,凶手可能已经逃离了本市,这无疑增加了抓捕的难度。
陈仕贤认真聆听了队长的分析,但听完之后,他却陷入了沉思。
陈仕贤的专业直觉告诉他,案件可能并不像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
陈仕贤凭借其敏锐的观察力,很快发现现场的诸多细节与警方的初步分析存在矛盾。
首先,宅内没有明显的打斗痕迹,家具都保持完好,甚至连女主人生前阅读的报纸都平整地放置着。这些细节似乎并不符合陌生人闯入行凶的情形。
其次,根据血迹分析,作案的第一现场应该是位于客厅深处的走廊。如果是陌生人所为,在没有发生激烈打斗或拖拽的情况下,女主人怎么可能跟随对方走到如此隐秘的位置?
再者,尽管围墙外发现了脚印,但豪宅的窗户完好无损,没有打碎痕迹。豪宅大门还配备了最先进的视频门禁系统。如果是陌生人敲门,女主人怎么可能毫无戒心地开门?
陈仕贤进一步观察女主人身上的创口,发现致死的几处创伤部位与身体中心线非常齐整,这表明凶手很可能是趁其不备,从后面突然制住女主人,然后下了杀手。
这些细节都指向了一个可能性:凶手很可能是女主人的熟人,一个能让女主人毫无防备的人。至于围墙处的脚印,可能是凶手故意留下的干扰因素,用以误导警方的调查方向。
既然如此,那究竟凶手会是什么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