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不受三伏气。这是说到了三伏,在hLJ这个区域,就要收小麦了。张才平家种了三小亩的小麦。所谓的小亩就是一万平方米分成十五份,一份就是一小亩。大致就是666平方米。三小亩小麦,在当地是不算多的。
此时,张才平家的小麦已经成熟了。成熟了,那就收割吧。那使啥收割呀?是不是有人就说了,用收割机吧。不是呀!那时在海青县绝大部分地域还是没有收割机的。小麦成熟了,是用镰刀割小麦的。
这天,张才平家就收小麦了。张家五口人是四把镰刀到了麦田里。母亲没让张才娟下地,让她看家了。此时,张才林也上到了高二。在当时,云兴中学,高中就是两年制。
张才平一家四口来到麦地,往田地里一看,小麦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着金光,真的成熟了。清风吹拂,田里的麦子,翻起一波一波的金色麦浪,让张才平想到大海,其诗情画意浓极了。
张才平往四周一看,有的人家已经在麦地里割上了小麦。张才平家的麦田左右,间隔着不远也是别人家的麦田,左边的也在割麦子,右边的麦田还没有人来。左边割麦子的是姓朱的两口子,他们孩子才上初一,岁数小,不会割麦子这活。那两口子见张才平家来了四口人割麦子,就向张才平他们打招呼说,你们家来的人也真多呀,割麦子速度肯定快呀。张贵谦虚地回道,快啥快,我们有两个半拉子。
张才平听了父亲的话,心里很不服气,心道:半拉子,一会儿就让您老人家看看我的速度。
割小麦,有两个要素,决定割麦的速度快慢。一个是镰刀的锋利度,再一个就是你割麦人有多大的力气。张才平在从前有生产队的时候就替父亲割过小麦,加上他的顶级的力气,现在,割麦子,张才平绝对是高手啊。
张才平家开始割麦子了。四个人,每人一米的宽度,这一出就快割掉麦田一半的宽度。
刚一开始,张才平就开始发力。他倒不是想落父母和弟弟多远,他要追赶左边邻居的进度。
张才平刀起刀落,就听“唰!唰!”的乐感十足的割麦声。不大一会儿,张才平就穿出去七八米。而父母和弟弟才割有三四米。又过了二十多分钟,张才平就已经撵上左边的邻居了。而把父母和弟弟已落下六七米远了。
左边的邻居一看,就隔着几垄大豆地冲张才平喊:“张老师!你太厉害了!”
张才平一听,心里很骄傲,便回道:“没啥,谁让我年轻了呢!”
张才平又使劲割了一会儿,见把左边的邻居也落下好几米了,就停了下来。再年轻,再有力气,总加劲的干,也不行。割麦子这活,不好干,劳动强度很大的。
此时,张才平的身上,脸上,胳膊上都是汗珠,有的汗珠大到临界点,就淌了下去,形成一道道的汗渍。他用身上穿的布衫的衣襟,擦拭着汗珠汗水。
此时,阳光十分的灿烂。空气的温度足有二十多度。
张才平歇了歇,就往回接济父亲母亲和弟弟。他把后边三个人的麦行(麦子是平播的,是一行一行的)割回去六七米,才和父母、弟弟碰头。
碰了头,张才平和父母、弟弟都停下来,坐在麦捆子上歇气,喝喝水,磨磨镰刀,抽点烟。
三亩麦田,下午四点多的时候,就收割完了。招来左邻右舍不少的称赞和羡慕。
和李红的婚已经订下了,张才平的母亲就和张才平说,说咱们的麦子已经割完了,你去看看李红家种没种麦子,要是种了,去帮人家割割,也是走动一下,沟通感情的一种方式。没种,就当串门了。
张才平听后,心里很高兴。他已经好多天没见到李红了,心里的思念已经悄悄的涨潮了。
张贵说,你去人家,不能空手去啊,得买些东西。不然让人家笑话。
张才平听后,心里说,我知道啊。但他嘴上没讲出来,回父亲说,知道了。
商议好去帮李红家去割小麦,张才平就去食杂店买串门的礼物。他到了食杂店,看了半天,选了四样东西:两瓶水果罐头,两瓶白酒,两袋糕点,两代白糖。
第二天一早,张才平洗漱完毕,吃过早饭,就用那只黄绿色的帆布拎兜装上四样礼物,骑上自行车,奔向了李红住的红星村。
张才平骑着车子,一路上边骑边想象着到李红家的情景。不知不觉,车子就到了红星村的村头。
张才平没有马上进村子,而是翻身下了车,他把自行车的车梯支起来,然后拿出烟抽了起来。上次去李红家是有李春英老师在,这次是自己独自来,心情略微有些紧张。此刻,他就用抽烟平复一下心情。
七八分钟,张才平把一支烟吸完了,他的心情平静了许多。于是,他撤掉车梯,飞身上车,往村子里骑去。
来到李红家的大门口,张才平下了车,向院内望了望。他见院子内没人,就伸手拿开挂门的铁链子,打开了门,把车子推进院子,然后回首又把大门用铁链子挂上了。
张才平刚推车往院内走三四米,他就看见房门开了,李红的母亲走了出来。
“哎呀,是才平来了。一道骑车累了吧。”李红的母亲向张才平迎了过来。
“伯母,是我。不累的。您挺好的吧。我来看看你和我伯父。”张才平见了未来的丈母娘赶紧打招呼。
“挺好,挺好的。”李红的母亲用热情地目光看着张才平这准姑爷,眼睛都放着愉悦的光芒。
到了房门口,张才平把帆布拎兜从车把上拿了下来,说道:“伯母,这是我给你和伯父买的一点礼物,也没啥贵重的,您多担待。”
“哎呀,才平,你看你这孩子就是外道,来就来呗,还买啥东西,花不少钱吧。快进屋吧。”
“孝敬伯父、伯母是应该的,没花多少钱。”张才平说着,就随着李红的母亲进了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