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
朝廷在英烈祠举行了隆重的典礼。
祭奠此次出征战死的英烈。
为国捐躯的将士,化作牌位上的一个个名字,供奉于英烈祠。
从此安享大周百姓的香火祭拜!
战死的将士,家人除了获得数倍的财物赏赐,朝廷还颁发“英烈之家”牌匾。
战场上立了功的,不论生死,都有“特等功”、“一等功”、“二等功”、“三等功”这样的功勋牌匾送到老家。
一般是三等功以下居多,二等功较少,一等功就更少了。
能获“特等功”的,几乎都是英烈,拿命换来的功勋。
他们的家人可以享受朝廷专门设立的各种福利待遇。
个人事迹将记载于本地县志,也算是名留史册了。
英烈祠建在骊山之上。
青山苍柏,郁郁葱葱。
牌坊高阙,庄严肃穆又透出浩然正气,一点也不显得阴沉。
主殿高三层,木石结构,斗拱飞檐,古朴庄重。
里面供奉的是战死沙场的各级将官。
在这座大殿正前方,是一条三层阶梯的青石大道。
宽数丈,道旁立有各式石刻雕像。
大道两侧。
数十座白墙青瓦的殿宇错落有致,里面供奉的是普通士卒的牌位。
每座殿宇前,都有一尊青铜浇铸的炉鼎,香火弥漫,纸灰飞扬。
宇文衍亲自上香祭拜,赋予了英烈祠崇高的荣耀与地位。
此举收获了三军将士无限的崇拜,在百姓之中的声望也更上一层楼。
至此。
伐陈之战算是完美落幕。
天下一统!
大周崛起!
屹立于神州大地,开始恢复华夏秦汉荣光!
……
大周灭陈,南北统一的消息如同长了翅膀一般,快速传向远方。
平壤城王宫。
高句丽平原王高阳成闻讯大惊失色,连忙召集大臣商议。
“大周区区数月便灭了陈朝,这可如何是好?”
高阳成内心惶惶不安,焦躁地望向一众臣子。
之前辽东失利,高句丽战略收缩,退到鸭绿江以南。
哪怕向长安示弱,请求附为藩属被多次拒绝,他也没像现在这么急躁。
大周朝廷虽无视高句丽的示好,但驻守辽东的贺若弼所部也没有进一步的军事行动。
让高阳成这老小子天真地以为大周是受限于军事实力,不敢渡江南下与其作战。
然。
大周摧枯拉朽的统一之战让他认清了现实。
周军这哪是不敢啊,只是暂时没空收拾他而已。
“王上,快速灭陈或许只是意外,周军并没有想象中的强大!”
“我朝已迁都平壤,北有鸭绿江天险,周军想要渡河作战也绝非易事……”
到这时了还有人在自我安慰,认不清事实。
“此言大谬,大王切莫如此思量!”
“中原一统天下,王朝何其强大,遥想秦汉便知。”
“就算中原大乱数百年,我朝亦未能染指辽西之地,今天下一统,焉能敌乎?”
高句丽朝臣分为了两派,少数人主张抗衡到底,大多数选择归附之路!
大国之下,绝对的实力面前,小国的生存之道只能是依附。
若是你非得装清高,感觉自己头铁。
甚至还妄图撩拨虎威,那面临的极有可能就是身死国灭。
这个时候,可没有什么国际法,也没什么人道主义。
在宇文衍看来。
只要朝廷实力允许,就应该不断地开疆拓土。
为后世子孙谋求更广大的国土疆域。
看到大臣们争得不可开交,高阳成眉头紧锁,神情甚是不悦。
他已经做了27年高句丽国主。
体会过权力的滋味后,无论如何也不敢以身犯险,亲自前往长安告罪。
“再派使者携重礼前往长安求见大周天子!”
高阳成面色深沉,缓缓开口道。
“没用的,这几年来已经派出数十波使者了,全被剃成光头遣返归来……”
“王上,敬献的方物他们照单全收,却是一点情面不给,这是对我朝的侮辱,何必自降身价,甘受其辱?”
“放肆,你不要命了但请自便,可别拉上国主!”
“你他娘的放屁!”
……
两派各抒己见,吹胡子瞪眼,相互嫌弃,谁也不服谁!
看到大臣一个个唾沫横飞,却没有一人能实际为其排忧解难,高阳成心中更是烦闷。
“闭嘴!”
高阳成横眉冷眼,一掌狠狠拍在案桌上。
忍着手掌钻心的疼痛,怒声道。
“让世子持节亲往长安求见周天子,就说本王染疾不能远行……”
他嘴里的世子便是高句丽的王位继承人,他的长子高元。
这老家伙怕死,宁愿把王世子送去长安也不肯以身犯险,也是够狠!
“王上,万万不可,世子此去怕是……”
“大胆!”
有些朝臣一听顿时急了,想要出声劝阻,却被高阳成怒声喝止。
在世子党羽眼里,高阳成都是黄土埋到脖梗的老家伙,指不定哪天就嗝屁了。
他们好不容易攀上王世子,成为近臣,等其上位就能获得泼天富贵。
这要是把高元送去长安,岂不是羊入虎口,有去无回?
那之前努力讨好高元的所有付出就白费了。
但如今高阳成没死,他们也不敢表现得太过明显。
否则世子尚末即位自己却没了小命,那什么都白搭了。
见平原王心意已决,众臣也是识趣地闭嘴。
反正那是你高阳成的儿子,自己都不心疼,做臣子的就更无所谓了。
王世子若是回不来了,另立一个便是,他们照样安享富贵。
高阳成冷眼扫视,见朝臣俯首贴耳,这才嘴角微扬,露出一丝满意之色。
“速速去办!”
“遵命!”
王世子宫邸。
接到王命的高元一脸铁青,面色狰狞。
他已经三十岁了,眼看老头子熬不了几年,自己即将登上王位。
这时那老不死的却要他亲赴长安,名为请罪,实为质子。
虽然继承人的名份还在,但平壤、长安两地相隔数千里。
万一哪天他老子两腿一蹬,谁能保证王位还会是他的?
尽管内心有一千一万个不乐意,但高元却不敢拒绝。
他十岁被封为世子,已做二十年的继承人,对父亲的心性再了解不过了。
若是敢说半个不字,世子的头衔马上就会被摘掉,甚至贬为庶人。
高元连夜秘密召见了自己的一帮心腹近臣,做了相应安排。
是夜。
高元久久未眠,透过窗棂,望向王宫的方向,眸中厉色一闪而逝。
既然避免不了要去做这个质子,他就绝不允许到时有人截他的胡。
哪怕是至亲相残,血流成河,也在所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