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瑀说道:“你去休息吧,明天上午你随我入宫,向皇上禀报这次剿匪的成果。”徐一宁闻言,连忙躬身说道:“谢大人的提拔。”贾瑀微微一笑,语重心长地说道:“这是你应得的,你在前线奋战这么久,流血流汗,应该让皇上知道你的功绩。”
徐宁神色谦恭,说道:“属下不敢居功。如果不是您提前安排好的战略,以及您带来的三万大军支援,属下真不知何时才能剿灭这一帮匪患。”
贾瑀轻轻摇头,说道:“徐宁啊,莫要这般谦逊。战场上的局势瞬息万变,你的随机应变和英勇冲锋也是取胜的关键。”
接着贾瑀微微皱眉,说道:“这帮匪患背后是乾坤会。此次你们战斗过程中,有没有抓到什么乾坤会的重要人物?”
徐宁面色凝重,回道:“抓到一些所谓的长老、堂主。同时,赵应奎兄弟也带着人配合我们,但是他们的首领带着几人跑了,赵兄弟带着人去追了。”
贾瑀沉思片刻,说道:“赵应奎办事向来稳妥,希望他此次能顺利将那首领擒获。只是这乾坤会神秘莫测,恐怕没那么容易对付。”
徐宁点头道:“赵兄弟经验丰富,定能不辱使命。只是这乾坤会隐藏颇深,此番虽剿了匪患,但其根基未必能彻底清除。”
贾瑀目光坚定,说道:“无妨,只要我们步步为营,定能将其连根拔起。如今匪患已除大半,也算给百姓一个交代。只是接下来对乾坤会的追查,还需小心谨慎,切不可打草惊蛇。”
徐宁应道:“大人放心,属下明白。”
贾瑀拍了拍徐宁的肩膀,说道:“好了,你且去休息,养足精神,明日面圣不可有失。”
徐宁拱手行礼,转身退下。
次日清晨,徐宁早早便来到贾瑀府前等候。两人一同入宫,面见皇上。
在一片烟雾缭绕的丹房中,贾瑀和徐宁怀着敬畏之心拜见了永正皇帝。
这丹房弥漫着奇异而浓郁的烟雾,仿佛置身于虚幻的仙境。踏入丹房,一股炽热而沉闷的气息扑面而来,令人呼吸一滞。四周的墙壁被特殊的材料所覆盖,闪耀着神秘的光芒,似乎在吸收着丹炉中散发出来的能量。
房间的角落里堆积着各种珍贵的药材,有的散发着奇异的香气,有的则模样古怪让人难以辨认。丹炉矗立在房间的中央,巨大而沉重,炉身雕刻着古老而神秘的符文,闪烁着微弱的光芒,仿佛在诉说着久远的秘密。
丹炉之下,熊熊的火焰燃烧不止,那火焰并非寻常的红色,而是带着一丝幽蓝,诡异而绚烂。火焰跳动间,映照着周围摆放的法器,有精致的铜鼎、晶莹的玉瓶和奇形怪状的金属器具,它们在火光中闪烁着迷离的光泽。
烟雾在丹房内升腾翻涌,时而聚集成团,时而如薄纱般飘散。透过烟雾,可以看到房梁上悬挂着一串串风干的草药,随着微风轻轻晃动。在丹房的一侧,摆放着一排书架,上面堆满了泛黄的古籍和手写的丹方,书页的边缘已经磨损,显示出岁月的痕迹。
地面铺设着厚重的石板,被烟火熏得发黑,石板的缝隙间隐约透出神秘的光芒,仿佛地下隐藏着某种未知的力量。
贾瑀率先开口:“陛下,此次剿匪已大获成功,匪患基本肃清。”
永正皇帝微微颔首,目光从丹炉上移开,看向二人,说道:“朕已知晓,你等此番功绩卓着,实乃国之幸事。快快与朕细细道来这剿匪的经过。”
贾瑀拱手回道:“陛下,此次剿匪,战况激烈。匪患盘踞之地地势险要,我等多次强攻皆受阻。幸得徐宁将军英勇无畏,带领将士们寻得敌军防守薄弱之处,趁夜突袭,方才打开局面。”
徐宁赶忙说道:“陛下,末将当时也是心急如焚,深知久攻不下对我军不利。好在将士们齐心协力,才寻得战机。”
永正皇帝微微皱眉,说道:“那后续战况如何?”
贾瑀接着说道:“陛下,后续敌军负隅顽抗,联合数股力量对抗我军。好在我军将士训练有素,又有赵应奎将军的协助,分兵多路,逐个击破。”
徐宁补充道:“陛下,那几场战斗真是惊心动魄,我军将士伤亡也不小,但都毫无退缩之意。”
永正皇帝轻捋胡须,说道:“将士们的英勇,朕深感欣慰。听闻匪患背后与乾坤会有所牵连?”
贾瑀神色凝重:“回陛下,确有此事。经审讯所获匪众,可知这匪患乃是受乾坤会暗中支持,妄图扰乱地方。虽已抓获部分乾坤会之人,但仍有首领逃脱。”
永正皇帝眉头微皱,说道:“这乾坤会一直是朝廷的心腹大患,必须尽快铲除。”
贾瑀连忙应道:“陛下放心,臣已部署兵力,全力追捕。”
永正皇帝看向徐宁,问道:“徐宁,你在前线作战,对此有何看法?”
徐宁回道:“陛下,乾坤会行事诡秘,但其在地方必定还有余党。末将以为,除了追捕首领,还需清查地方,以防其死灰复燃。”
永正皇帝微微点头,说道:“嗯,你考虑得周全。贾瑀,你觉得呢?”
贾瑀应道:“陛下,徐将军所言极是。我们不仅要追捕余孽,还需加强地方治理,让百姓安居乐业,不给乾坤会可乘之机。”
永正皇帝若有所思地看了贾瑀一眼,说道:“广西诸军今后驻香山东,称为香山卫,属于朕的亲军。徐宁你来担任都指挥使。”
贾瑀与徐宁连忙跪地谢恩:“谢陛下隆恩,臣等定当肝脑涂地,为陛下分忧。”
永正皇帝又道:“此次剿匪,百姓可曾受到过多惊扰?”
徐宁回道:“陛下心系百姓,实乃万民之福。我军作战时极力保护百姓,所幸匪患虽猖獗,但百姓所受损失不大。”
贾瑀也说道:“陛下,臣等也下令战后尽快安抚百姓,恢复民生。”
永正皇帝欣慰道:“如此甚好。日后还需加强地方守备,以防再有此类祸事发生。”
贾瑀应道:“陛下所言极是,臣等定当铭记于心。”
永正皇帝摆摆手:“罢了,都退下吧,莫要扰了朕炼丹。”
贾瑀和徐宁恭敬告退,缓缓退出了这神秘的丹房。
贾瑀和徐宁恭敬告退,缓缓退出了这神秘的丹房。
出了皇宫,两人便马不停蹄地前往香山,为设立军营做准备。
香山位于京城之西,山峦起伏,连绵不绝。山上树木葱茏,郁郁苍苍,微风拂过,树叶沙沙作响,仿佛是大自然演奏的美妙乐章。山间小溪潺潺流淌,清澈见底,溪水撞击着石头,溅起朵朵水花,宛如珍珠洒落。
登上山顶,放眼望去,整个京城的繁华景象尽收眼底。远处的宫殿楼阁错落有致,金碧辉煌;城中街道纵横交错,人来人往,车水马龙。
山脚下是一片开阔的平地,绿草如茵,野花点缀其中,散发着阵阵芬芳。这里地势平坦,视野开阔,是设立军营的绝佳之地。
徐宁不禁感叹道:“此地风景秀美,又具战略要冲之位,实乃天选之所。”
贾瑀点头道:“不错,在此设立军营,既能扼守要地,又能让将士们在这宜人之境中养精蓄锐。”
徐宁说道:“大人,那咱们得好好规划规划,可不能浪费了这好地方。”
贾瑀应道:“那是自然,首先这营帐的布局得合理,方便将士们行动。”
徐宁接着说:“对,还有这防御工事,要坚固可靠。”
贾瑀说道:“训练场要宽敞,让将士们有足够的空间操练。”
徐宁应道:“是,大人。还要设置岗哨,确保营地的安全。”
贾瑀皱眉道:“这物资的储备也得跟上,不能让将士们缺衣少食。”
徐宁说道:“大人放心,我这就去安排人手负责此事。”
两人一边商议,一边指挥着士兵们开始搭建营帐。
随着时间的推移,香山脚下逐渐出现了一座初具规模的军营。营帐整齐排列,军旗飘扬,士兵们忙碌地穿梭其中。
夕阳西下,余晖洒在军营上,给这一片营地增添了一层金色的光辉。贾瑀望着眼前的景象,心中充满了期待,他深知,这座军营将成为守护国家安宁的重要力量。
然而,设立军营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在施工过程中,遇到了物资短缺、人力不足等问题。
徐宁着急道:“大人,这物资短缺,可如何是好?”
贾瑀沉思片刻,说道:“先从附近调配,再向朝廷申请增援。”
徐宁又道:“人力也不够啊,这工程进度怕是要受影响。”
贾瑀说道:“让将士们再加把劲,咱们自己也不能闲着,一起帮忙。”
但在贾瑀和徐宁的努力下,以及将士们的齐心协力下,这些困难都被一一克服。
经过多日的努力,香山卫的军营终于建成。徐宁站在军营门口,望着这座坚固的营地,心中涌起一股豪情:“有此营地,定能保一方平安!”
而贾瑀则在思考着后续的训练计划和战略部署,他知道,真正的考验还在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