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日之后,唐忘和阿忆终于等来了云焘,同时他还带来一个天大的消息。
摩天门爆发内乱!
投入无数资源和心血的盟誓大会无疾而终,各方受损的势力联合起来讨要补偿,摩天门声威大挫,宗门库房亏空严重。范勋回到白水城后,毫无意外地遭受了各方发难,无奈之下辞去了门主的职务。
而关于新任门主的人选,宗门内部争执不下,吵得不可开交。
武蕃的呼声本来最高,无论个人实力还是家族势力,似乎都让他接任门主应是水到渠成之事。
没想到,此事却遭到了范、岳两家的联手抵制,就连代表中小家族的谢林也提出了异议。
这一切的根源,在于范勋调查双神台雕像处的守备一事时,发现与武家有不小的关联。虽然没有实证,当事人也莫名暴毙,却让他无法信任野心勃勃的武蕃,同时对其身后的魂族也起了疑心。
武蕃则认为众人是在联手打压武家,为此暴怒不已,并扬言若不能继任门主,不排除会脱离摩天门,自立门户。
此言一出,宗门内顿时掀起了轩然大波。三位太上长老被迫再次出关商讨此事。
性情火爆的乔太上孤身前往武家,意欲训斥武蕃的无理之举,双方先是口角之争,然后再以武论道。
让所有人始料未及的是,乔太上竟然落败而回,并宣布从此不再插手此事,随后便星夜离开了白水城。
如此一来,武家和其他几家更是势如水火,很快就引发了金丹以下子弟的各种冲突,并导致数人陨落。
就在众人认为武家孤掌难鸣的时候,武蕃再次主动出击,连续击败了岳山和谢林。而范勋则以刚退位为由,选择了避而不战,武家声势暴涨。
武蕃势不可挡,大有横扫摩天门一众强者的威势。
袁太上却明确表示,武家可以执掌摩天门,但门主之位绝不能由武蕃来担任。
为此,袁太上决定亲自出马,要与武蕃一决高下,却遭到了魂族强者的阻拦。武蕃趁热打铁,趁势想要拿下摩天门的大权,却又被突然现身的上官澹泳所阻。
至此,武家与摩天门陷入了僵局,双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
而随着岳家一名元婴修士的无端死亡,神魂俱灭,这场乱局彻底无法收场。
反武势力认为是武家勾结魂族所为,而武蕃坚决否认,表示这是欲加之罪。
这一连串的变故,也使得追至鳌头岭的武家元婴修士放弃了对唐忘的追杀,火速赶回白水城以应对变局。
如今,北行路上只剩下了人生地不熟的魂族挡道,要想在云洲境内截杀唐忘和阿忆,无疑难上加难。
唐忘望着口若悬河、滔滔不绝的云焘,心中很是纳闷,不解地问道,“你又不在现场,怎么会将事情了解得如此详尽?”
云焘故作神秘地笑了笑,卖了个关子。然而,唐忘二人似乎并不打算继续追问,起身准备出发。
云焘只觉心中一阵憋闷,为什么都不能好好配合一下他呢?无奈之下长叹了口气,道出了实情,“郭启在我安排下,投靠了摩天门的范家。如今范家正值用人之际,他的实力又不俗,很快就挤入了核心层的边缘,因此才能将此事了解得颇为详细。”
唐忘瞥了眼云焘,调侃道,“师兄,你居然还有用脑子的时候?”
云焘一听这话,气不打一处来,对于这个不懂长幼尊卑的家伙实在是忍无可忍。他直接施展暗影结界,将唐忘拖进去好生“修理”了一番。
阿忆对这两师兄弟之间的打闹已经见怪不怪,况且她有时也觉得唐忘有点欠收拾,二师兄此举也算是大快人心。
待云焘神清气爽地拉着鼻青脸肿的唐忘跨出结界后,三人没有再继续逗留,径直向北而去。
云洲北部多山,一直延绵至桐洲境内。
有万兽谷的存在,这里的兽类也算繁荣昌盛。时有一些修士组队来往两洲之间,捕杀一些落单的妖兽,以此换取修炼资源。与此同时,自然也有不少修士因此成为了妖兽的食粮。
在两洲交界处,有一座归属桐洲的小城茂云。这里不仅是来往修士的补给之地,更是一个妖兽尸体的重要交易之地。
桐洲各方势力云集于此,都想抢占商机,为此不惜大打出手。在经过无数次的洗牌后,最终形成了一个相对平稳的格局。
最近几天,魂族数位元婴修士突然现身茂云城,立即引起了其他势力的警惕。尤其是与魂族素来不睦的演丰城窦家,更是不敢轻视。他们担心魂族会有大的动作,从而威胁到窦家在茂云城的利益。因此,常驻于此的修士立即向家族发回了紧急求援讯息。
随着窦家的增援火速抵达,整个茂云小城阴云密布,气氛变得极为紧张。其余势力见状,纷纷不敢掉以轻心,陆续从各自家族中调来了强者坐镇,以免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令人意外的是,魂族虽然在茂云城囤积了重兵,却并未有任何异动,他们似乎在等待着什么。
这一举动让各大势力更为警惕,以他们对魂族的了解,绝对是无风不起浪,此间必然有更深的算计。于是,他们纷纷启动了最隐秘的暗子,想要刺探出确切的信息。
终于,暗子们统一传回了消息,让这些强者面面相觑。原来,魂族要在此处围捕两名年轻人,据说其中一个是当年魂族莫家的余孽,而另一个则是一名武尊刀修。
得知这一消息后,各大势力变得更为谨慎,甚至将防备级别再度提升。他们深知魂族的行事风格,这样的说辞很明显只是一个烟雾弹。对付两名元婴之下的年轻人,何需如此兴师动众?
不过,既然连暗子都无法探明真相,这说明魂族所谋之事必然极大。于是,更多的元婴强者暗中潜入茂云小城,各大势力之间的火药味也越发浓重,颇有一触即发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