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委会原来的三进大院的后院被拆除,过去是大食堂的地盘,现在变成了天主教堂,每天都有人去礼拜。
听说每到天主诞辰日(是不是西方的圣诞节?),里面是哭声一片。
几次路上遇到天主教信徒,就会给你讲,“你有罪,信天主,他会为你承担罪过,否则,你要下地狱”。
颇有一种“放下屠刀,立体成佛”的感觉。
可惜自己罪孽不轻,怕小小的教堂承载不下,每每绕道而行。
前院连着过去一个大水塘子,用围墙围起来,当作全村开大会、看露天电影、打麦子的打谷场。
村委会大门向西开,门前就是那条乡道,乡道直通镇里。
“小四,起床吃饭了,不然到你师傅那里就迟到了”。
喊他的是李元的母亲,宋桃,一个40多岁的农村妇女,地里的活都是她在侍弄,忙的时候,原主李元也会搭把手。
李元看看闹钟,6:30,真早!
“哎!”李元答应一声从西房出来,进了主屋,炕上正坐着一个穿着老旧,但是还算干净整洁的中年人。
和村里其他人相比,看起来不到40,这和每天待在车间,不晒太阳有关,皮肤显得有点白净。
他正坐在炕上喝着小米粥,手里还抓着半个馒头。
三下五除二,李爸吃完早饭,用右手摸了一把嘴,下炕穿上稍显老旧的皮鞋,拎着一个黑色皮质公文包匆匆上班而去。
“路上注意安全,慢慢骑”,身后是李母的唠叨声。
李爸随意摆摆手,头也不回的骑上28自行车,向镇里赶去。
从头至尾没有搭理李元,只是中途抬头看了他一眼,更是没有说一句话。
李元知道,李爸一贯如此,不懂地如何表达父子之情,反而愿意假装威严。
“你也慢点吃,都不愿意在家里多待几分钟”
“你大哥大嫂不知道今年会不会回来?在南方打工有什么好,守家在地多自在”。
“你姐也不懂得回家看看你,真是嫁出去的闺女泼出去的水”。
“你二哥在省城不知道混的怎样?年前回来才带回来200块,还不如不出去”。
“你说一个厨子,怎么回来看起来还那么瘦”。
。。。。。。
每天不管什么时段,李母的唠叨再一次萦绕在李元的耳边。
他下意识地加快了吃饭的速度,一是怕说多了露馅,二是前身就是这么躲着他妈。
“老四,慢点”。
“老四,去了师傅家里勤快点,有点眼色”。
“老四,你师傅地里的活儿干完了,记得回来帮帮妈!”
。。。。。。
“妈,我吃好,先走了”。
李元也是摸了一把嘴,逃也似地离开了家。
“真是欠了他们父子的,吃完了也不帮着收拾收拾”。
“也不知道老张头能不能好好教授,千万不要只当苦力”。
。。。。。。
来到师傅家里不到早上7点,他们也正在吃早饭。
“师傅,今天您就不要去地里了,地里的粟子不到半亩地,我一个上午就能锄完”。
“那行,我也到山里转转,看能不能弄点草药”。
“老头子,身子也不利索了,等小李忙完,和你一起进山”。
“嘿嘿,别看我快60的人,但是身板硬朗的很,再活个三四十年不成问题”。
“老话说的好,人老不以筋骨为能,你还是悠着点”。
“师傅,您听师娘的,等明天我陪您一起进山”。
“没事,我就在外围转转,不会进山里”。
“那行,记得不能进山啊”。
“晓得”,张老笑呵呵地开始收拾药篓和锄头。
李元也拿起挂在门口的短柄锄头,“师傅、师娘,我下地了”。
“慢点干,别累着”,师娘惠而不费的嘱咐传入耳中。
“哎!”。
李家庄这里也算是宝地,在群山环绕中,这里居然有上千亩的相对平整的土地。
由于四面环山,容易积水,地下水非常丰富,故而养肥了这一片土地。
所以这个地方集中了一个小镇,8个自然村。小镇的名字叫山泉镇,在西北也算是富裕的小镇。
所以可以想见,其他村镇会有多么的贫穷,很多地方只能靠着救济度日。
小镇通往县里是一条很早以前就建设成的茶马古道,是内地运往西域的茶马、丝绸古道。
现在以茶马古道为基,铺上沥青,就变成了双向单车道柏油马路,命名101国道。
101国道向南路过晋省张家口,直通京都,向北直通漠北。
小镇处于北山口,其他自然村像是树叶的叶脉一样四散分布。
李家庄靠近盆地的西北,离小镇最近,相对其他自然村,更显得开放一些。
李元戴着一顶草帽,来到师父的地头。这里是4亩地,2亩的小麦,2亩的粟子。
现在是5月,小麦已经完成了第一次锄草,现在的粟子也只剩下半亩地没有锄。
这里的庄稼是一年一熟,每年的4月中下旬才开始播种,7月中成熟。其他粮食也差不多是这个时间段。
只有土豆,一般是在9月底起地(意思是收获)。
李元蹲在地头,撅起屁股,弯腰与大地成负的15度角,开始认真锄草。
这个姿势要一直保持,时间长了,可见是多么的难受。
之所以保持这个姿势,是因为禾苗只有2寸高,你要是正常蹲下,很容易夹着禾苗,起身向前挪动时,容易把禾苗拔起。
按照过去的速度,需要半天时间才能完成任务,中途需要直起腰休息多次,今天居然只用不到两个小时就完成了任务。
而且也没有像过去那样感觉疲惫。
这种变化,是在他魂传后,就慢慢发生着变化。过去一直收着不敢暴露,今天只有自己一人,就一直没有休息,全部干完才起身。
看了看日头,时间还早,就拎着锄头向自家的地里走去。
自家的地过去有10亩,随着大哥二哥都出去打工,地里只有老妈在操持,就把5亩地租了出去,一亩地一年给50块。
来到地里,母亲头上包着红色头巾正在地里忙活。
这里的地只有2亩,也是粟子,差不多锄完了半亩。
李元打了一声招呼,就低头干了起来。
中午的时候,二人一起相跟着回家,路上免不了一顿唠叨。
在村口二人分道扬镳,老妈回家吃饭,李元去师傅家里吃饭。
这是规矩,农忙时,徒弟帮着师父干活,师父需要管饭。如果不去,免不了又是一顿唠叨。
李元到了师父家里,把锄头挂到门前,透过窗户伸头向屋里看,师傅已经坐在炕上看起了医书。
之所以认定是医书,那是因为师父家根本就没有收集其他书籍,大师哥的书籍都被存放到了杂物间。
师父医术好似不一般,但是家里的藏书确实丰富,除了大量的中医书籍,居然还发现了西医的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