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士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一个皇帝死后,即位的皇帝要给前任编写传记,这种官修史书称为《实录》。因此,太祖赵匡胤死后,赵光义就给哥哥编修了一本传记,史称《太祖实录》。

史料记载,在修完这本传记后,因为对这本《太祖实录》不满意,赵光义一共进行了三次大规模的编纂,除了增加“金匮之盟”这种崭新的内容外,整个修改过程更是旷日持久。从太平兴国三年(978年)开始修改,一直到他的儿子宋真宗咸平元年(998年),这本书籍才最终修订完成。

宋朝编纂的《太祖实录》有两个版本。第一个版本,是太宗时期的原始版本,叫作《旧录》;另一个版本,是三次修改后的版本,叫作《新录》。

那么问题就来了,既然有“金匮之盟”这件事情,且还是一个极其重要的事情,是赵光义继承大位的合法依据,为什么《旧录》里没有这个内容,反而还需要《新录》来增加呢?

可惜的是,由于战乱不断,如今《旧录》《新录》全都失传了,我们已经看不见了,但是幸运的是,宋朝的史学家李焘看见了,他还把这两个版本的历史文献全都记录到了自己的《续资治通鉴长编》里。

开宝九年(976年),宋太祖神秘逝世,虽然死因不明,但是记录赵匡胤一生的《太祖实录》的编纂工作,却被提上了日程安排,开始紧锣密鼓地进行了。

太平兴国三年(978年),赵光义命令翰林大学士李昉、扈蒙等修编《太祖实录》,收集当时的所有史学集料,并对那些“不符合当时历史”的文献予以销毁,绝不保存。

然而,即便把历史“修改”成了这样,赵光义对这次编纂的书籍,还是非常不满意。

淳化五年(994年),赵光义对宰相们说道:“太祖朝的事情,这才刚过去几天呀,你们看看《实录》中的记载,又粗糙,又简略,该写的没有写,该记的没有记,还是让史官们重新编纂吧。”

由于史料匮乏,《旧录》《新录》的丢失,当时《太祖实录》如何记载的陈桥兵变这件事,我们已经不得而知了。但以今日所见之文献,最早记录“陈桥兵变”这件事情的文献,是司马光的《涑水纪闻》。

在《涑水纪闻》的记录里,“陈桥兵变”时确实出现了赵光义的影子,只是不太重要而已,赵光义仅仅就一场戏,也就四个字:入白太祖。

当年,大军在陈桥驿驻扎时,所有将士哗变,大家准备造反,拥护赵匡胤为皇帝。第二天黎明时,这些将士冲到了赵匡胤的营帐门口,把当时的门卫赵光义吓了一跳,他立刻“入白太祖”,就是进入了太祖的营帐,把士兵哗变的事情告诉哥哥,请他赶紧思考对策。

在这段史料记载中,赵光义就是一个打酱油的小角色,这让高粱河车神情何以堪!

王禹偁的《建隆遗事》的记载,更是能让高粱河车神愤怒得七窍生烟!

这本文献是这样记载的:上初自陈桥即帝位,进兵入城,人先报曰:“点检已作天子归矣!”时后寝未兴,闻报,安卧不答,晋王辈皆惊跃奔走出迎。——《邵氏闻见录》卷七引《建隆遗事》

陈桥兵变那一天,赵光义根本就没有随军出发,他只是在开封留守,正陪着自己的母亲杜太后。后来,当听说自己的哥哥黄袍加身后,赵光义立刻骑上一匹马,出城迎接自己的哥哥去了。

而且据考证,《飞龙记》这本赵普记录陈桥兵变和赵匡胤建立宋朝整个过程的回忆录里面,关于陈桥兵变的片段里面,根本就没有出现赵光义的名字,当时的赵光义根本就不在陈桥驿。

要知道赵普就算不是陈桥兵变的最主要的策划者也肯定是主要策划者之一,而且《飞龙记》成书的时间段,陈桥兵变的那些最主要的参与者都还活着,如果赵光义真像正史里面说得那样,起了那么大的作用,赵普敢不写进去吗?赵光义会不闹吗?闹将起来,以宋人那么爱记录的性格,能不将这些记下来吗?

再来分析一下《建隆遗事》的可信度。

《建隆遗事》的作者叫王禹偁,生于后周显德元年(954年),宋太宗太平兴国八年(983年)进士,卒于咸平四年(1001年)。

根据史料记载,在第三次编写《太祖实录》的过程中,由于没有领会到领导的意思,再加上自己秉笔直书的传统,结果王禹偁被冠以“背后非议、诽谤领导”的罪名,被贬到黄州去了。

在被贬期间,王禹偁愤然持笔,他书写了《建隆遗事》这本书籍,最初名为《箧中记》。“箧”指的是箱子;“箧中记”的意思就是箱子里的书,暗指难登大雅之堂的事。

王禹偁在自己的《叙》中,说得非常直白:“太祖英明神武,旷世无双,自受命以来,励精图治,国家欣欣向荣,这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这些也是我王禹偁亲耳所闻、亲眼所见的。但是,现在有些史官在编纂历史时,他们多有忌讳,不敢真实记载,最近圣上又在大规模修改《太祖实录》,我怕这样长久下去,很多事情就会不为人知,不会流传于后世了,所以我把这些事情整理了出来,一共十几件事情,也算是为历史做了一份贡献了。”

比较可惜的是,对于这么一本书,高粱河车神是不可能不理不睬的,没过多久,这本书就被彻底销毁。

根据宋朝研究者的考证,虽然《建隆遗事》这本书已经失传了,但是,其他书籍还是引用了不少《建隆遗事》的故事,一共有十一件之多。现代史学家们对这十一件事情进行了详细的考证,最后得到了一个令人信服的结论:《建隆遗事》上面介绍的内容,大体是可信的,或者更接近于当时的事实。——顾宏义《王禹偁考》

李焘在《续资治通鉴长篇》中详细地描述了赵光义在“陈桥兵变”中的作用,并且描述了“匡义立于马前,请以剽劫为戒”这么一个非常重要的情节,是赵光义在赵匡胤率军回开封时,扣马进谏让士兵回兵营不要抢劫,因此赵光义就成为了“陈桥兵变”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参与者。然而李焘在记载这件事的时候,加了“《旧录》禁剽劫都城实太祖自行约束,初无纳说者,今从《新录》”这么一个注释,这说明《旧录》的记载是赵匡胤自行约束士兵的,而赵光义及其后代编写的《新录》中记载的是赵光义拦马进谏的,这个注释表明了赵光义在继位之后,对他早年间的历史进行了太多的修改。

骑士书屋推荐阅读:庆余年野性王爷很无赖:枕边王妃不承欢大明太子:开局逼崇祯退位崇祯十五年:召唤猛将带着农场混异界三国:穿越曹昂,从截胡邹氏开始大唐:旅行青蛙,开局长生不老道魂少年铁血战神摄政红楼帝王绝宠:不做帝王妃(完结)三国:开局获得霸王武力三国:从农村小屁孩到千古一帝大秦第一熊孩子大唐:灵气复苏,全民修仙!福寿至长生不死:我是历史一根刺王爷要咬人:宝贝,别太坏!成亲后,我的乌托邦藏不住了三国:开局薛仁贵传承,我无敌了乱世三国志(完结)女特工穿越成首富千金:特工皇后三国:袁家逆子,开局摔玉玺开局女悍匪抢我做压寨夫婿!三国:白毦陈到隋唐:以一己之力护大隋万世昌隆书生的悠闲生活穿越古代:我的空间有军火开局成了阿斗,还是个女阿斗开局绑架太平,我守捉三十年绝世小书儒大唐锦鲤小郎君张逸风姜凤小说重生:从小兵开始争霸天下明末枭雄公子无期秦昊是什么小说赵宋之世:家父苏东坡嫏嬛姝开元帝师明末之木匠天子三国我为皇穿越错了怎么办恶姐当家:只要脸皮厚顿顿都吃肉大明好舅子:拯救皇帝崇祯武则天之无敌风流太监的我:称呼是我最后的倔犟相父安心养老,和约阿斗去签侯爷,夫人她又虐渣了公牛传人
骑士书屋搜藏榜:穿越大宋,女侠全是我的!侯爷,夫人她又虐渣了孤岛喋血日不落盛唐农门辣妻巧当家一介布衣农门悍妻:带着萌宝嫁皇帝三国群英传明日传奇大秦:九皇子的全能逆袭夙志寒门小郎君大顺宝藏穿越科举,我驰骋官场我生活在唐朝大秦:我真的不想当太子啊!大明:你这也叫坐牢?老朱羡慕了大周残阳清穿守则代夏血狼雇佣兵的古代征战小子,快给爷科考去吾父朱高煦大秦神捕大秦之无敌马车满朝佞臣,孤要做千古暴君大明成化:开局先干掉亲爹朱叫门赝品太监老师带我回地球半山亭汉武风云之陈府二少爷水浒传之我是林冲三国之风起南疆女神有药gl盛唐舰载特重兵公牛传人趣味世界简史和亲公主白发皇妃最强吕布之横扫天下北宋有坦克大宋水浒武松指点江山天命贵妻,杠上嚣张战王山沟皇帝视频通历史:开局剪辑十大盛世黄帝内经百姓版倾城欢都市邪主王牌悍妃,萌夫养成雇佣兵系统,开局卖掉倭奴所有人
骑士书屋最新小说:为了成神的我欺骗古人大明辈分我最大,我的岳父朱重八养子断亲后,带着亲爹妻儿逆袭了大唐:我,火头军薛仁贵,无敌幽默风趣解读黄帝内经红楼:我能创造一个新贾府大唐小医师大明长歌之太后传奇从纨绔到拥兵千万!战场杀神从马前卒开始我家有个电饭锅御赐监察使爆兵百万占北疆,皇帝跪求我登基!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穿越之我在明朝开药房朱标重生改写大明历史女王陛下,其实我是北境霸主大秦:我说我不当宰相,扶苏非要封我为王!白话三侠五义我一个庶子,权倾天下很合理吧?穿越三国之黄巾天下重生清末之傲视列强!如何拯救德意志三国:布衣赵武征途记立渊传沉默的战神穿越之铁血捕快水浒:我武大郎,反了!大唐镇国公系统!我有召唤军火异能我都皇叔了,叫刘备声大哥怎么了三国之现代魂起飞,从1973年开始晋世传奇之雄霸天下鹰扬拜占庭又名重生之马其顿王朝大明英宗朱祁镇穿越后我还是戴黄盔穿黄袍时空乱叙汉吏红楼:最强锦衣卫,我只手遮天!极品五世子脱了官衣,你跟我一个山贼讲道理?我孔圣唯一子孙,你问我懂论语吗重生美好三国:人屠现世,请诸位赴死无双镇北王废柴趣妻红楼:王爷又双叒叕娶妻了开局一书生:从敬夜司狱开始我掌梁山,没宋江什么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