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平山,二十里外小山村。
朝阳东升,晨光穿透云雾,洒在小山村外的耕地上。
苍茫无际的中原沃野,一支蜿蜒如龙的大军缓缓行进。
楚军四万将士,绵延数里,虽然旌旗残破,甲胄染血,却仍保持着高昂的士气。
马蹄声、脚步声、甲胄碰撞声,在这寂静的山村里,显得格外清晰。
后营正在前方几里坡地打下桩基,大军不用走了,就地扎营。
几条惊天的军情捷报已经传来,大楚军队不再急着南下。
小院篱笆,一个旧木桌前,大楚赵王正襟危坐,耐心的观看东口县的情报。
老当家跟李保在一旁叽叽喳喳,说的天花乱坠,周云嗤之以鼻,根本不信。
“周二,你是不知道,老夫当时拍马而上,看见上官弘,怒从心起,清水河之仇,岂能不报……于是乎,老夫持刀而战……”
“滚,滚,滚,主公,别听老当家瞎说,分明是保爷带着羊平山精锐,在后方袭击了上官弘,对方才投降的。”
……
村口这间茅屋,已经被辅兵营收拾好了,
周云紧急调动了汝宁郡的后勤兵马,此刻在小山村安营扎寨的就是他们。
茅屋之上,炊烟袅袅,
李娘子心情极好,带着小绿在里面忙活吃食。
不过舞抢她是高手,倒腾饭菜那是真不行。
她被娘子军里六婶等人嫌弃死了,就差把她赶出去了。
东口县的情报,通过各种渠道,周云已经大概了解。
上官弘!老朋友了。
周云初来这个世界,就通过鱼换水,给他献上了破敌之策。
某种意义上,两人算是合作一把,狠狠的修理了阿骨跟浑部一次。
后来,山林营地,六百多雪林兵能够击破阿骨部,也跟这一次清水河之战有因果关系。
虽然周云、李贞、老当家等人都跟上官弘有过节,但不能否认,上官弘是能征善战之将。
当初四渡清河,周云只不过提供思路策略,
具体实际战斗,全部由上官弘完成,此人打的非常漂亮。
以他的能力平移到北疆来,足以独当一面。
可惜了,屁股决定位置。上官弘是徐州本土人,更同周云有过节。
在这个门阀权贵横行的年代,周云不会信任上官弘,上官弘也不可能效忠周云。
这次上官弘战机抓的很好,他能俯瞰这场河南之战,
看清战场脉络,已经算是能力很强的兵家了。
更在最关键的时刻,给予徐州了然致命一击。
如此大的功劳,加他手里的六千精锐骑兵,按军功算,也从不寒了敌军投降之路考虑。
木桌前,周云在思索,到底是给他保一个正四品归德中郎将,还是从四品宣威将军。
在大楚的军职体系里,四品是一个门槛,超过这个阶段就算是统兵大将了。
无论是坐镇一方,还是外派成节度使,至少要四品起步。
正当周云还在犹豫之际,篱笆外传来了脚步声。
“噗-噗-噗-噗……”
贾公公面色焦急,三步并作两步走,来到桌子前,灌了两口茶水道。
“赵王,不好了赵王!”
望着贾平庆哭丧的面容,周云摇摇头,面无表情,很淡然的听着。
他已经习惯了贾公公报丧的能力。
“赵王妃……”贾平庆忽然看见端菜出来的李娘子,害怕的咽了咽口水,改口道。
“李贞将军带着刘黑豹,率领两千铁骑,往东口县战场去了?”
闻言,周云脸色一变,可武川卧龙还没开口,李保就急了。
“赵王安排王武率两千骑兵支援,老贾,你这监军干什么吃的,怎么让十五营去了。”
“李保,你……你!”
贾公公眼眸焦急,就像受了委屈的小媳妇,别过头去,良久后,生气道。
“咱不干监军了,李贞、刘黑子我哪里管的住……”
木桌前贾平庆骂骂咧咧,感叹命运之悲凉。
他过去监督高门粮草,后来去北疆九死一生,眼看混成爷了,还得受这些兵头的鸟气。
周云没有理会贾平庆的嚎叫,打从没看见李贞开始,他就知道贞丫头要去报仇了。
周云也很清楚,刘黑子和李贞要去,贾平庆是拦不住的。
什么狗屁圣武皇帝令,什么赵王将令,
在刘黑子和李贞面前,他们硬犯也不怕,两个老大不可能杀了他们。
包括北疆的大量元老在内,都不把洛阳帝都的监军放在眼里。
这也就贾平庆,换别的监军敢多言一句。刘黑豹等将官,早就开打了。
这是草创班底的通病,历史上,任何一个初期势力都要面对这种通病。
小山村,四万楚军渐渐归营。
无数炊烟,直冲天际,大量火头兵开始造饭了。
赵王最新军令已经下达,陈留郡的破敌之功人人有份。
大伙吃喝睡好,休息两三日,恢复战力后,全军南下剿灭徐州叛贼。
小院篱笆,此刻几张舆图摆在院子里,一个简易木质营房搭设在此处。
院子里,杨猛、王武、卓神通等大量楚军将官,坐在长凳之上,听从赵王的战令部署。
巨野之战,是一场意外。
张县李保跟李信出击巧夺羊平山是意外。
大孝子出走,宋楚王台村决战是意外。
此刻东口县战场,那更是意外中意外。
就算是兵神周云,没开打之前,也不可能知道,能一战灭双国。
楚军以四万精锐十一万二线兵马的体量,能赢下宋国三十万能战之兵,已经是谢天谢地了。
没想到,还有战机吃掉徐州郡的主力兵马,这简直是不可思议。
不过机会出现,周云不可能不吃啊。
这就是气运!
时来天地皆同力,
天命在建安军,自然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从天下大势来看,宋国跟东楚的战争结束后,楚国东征主力军团就能松出来。
加上河洛地区粮草用之不竭,周云的眼睛已经盯上了高句丽跟漠北。
中原几代皇帝的夙愿,将在建安军的手中达成。
只是眼下,周云还必须要完成河南会战的最后一击,围剿毒士了然。
大楚赵王身覆玄甲,手持节枝,在舆图前侃侃而谈。
某一刻,他看着手里的楚纸,不屑的冷笑。
“十面埋伏?了然,你好像很喜欢玩这个?”
“那好,本王也还你一个十面埋伏!”
--------------------
阳城郡,巨野。
王台村十里战场。
\"报……\"
一骑快马自南而来,马上的斥候浑身是汗,战马也是热气腾腾,口中有些白沫。
三天时间,王台村大变样了。
六万援军到来,一座座大营拔地而起,十万余楚军在此驻扎。
帅帐里,孟百川虽然暂为巨野主将。
但赵王周云在,主位就必须给他留着。
北疆军团里,圣武皇帝跟赵王周云的地位是超然的。
阳城侯在左侧首位,玄武将军在右侧首位。
宗族门阀将领跟建安军一系的将领,分列左右而坐。
军报传来,老迈的霍同心头一紧,不禁有些担忧。
徐州了然九万精锐,这才三天,就有军情来了,难道是赵王被围困,要王台村楚军去救。
左侧首位,阳城侯不禁摇了摇头,他有些沮丧。
宋国还有数百万子民,军心强大,
若不趁着这个机会,将宋国压死,河南战场,永无宁日啊。
正当阳城侯哀叹之际,一名雄壮的楚兵风尘仆仆而来。
\"禀将军,禀侯爷。东口县大捷!我军十七营侯莫陈崇,逼降伪楚大将上官弘,随后各个击破,全歼东口五万敌军!\"
三千灭五万?杀良冒功都不敢怎么写。
\"荒谬!\"阳城侯勃然大怒,厉声喝道,\"你可知谎报军情是何罪?\"
雄壮的兵卒抬起头,眼中闪着异样的光芒:\"属下亲眼所见!东口县十七营侯莫陈崇,带着二万兵马在堵截徐州主力军。\"
“赵王大军驻扎在羊平山,希望巨野大营速速调集物资粮草,莫要耽误南下剿敌人之事。”
天方夜谭!
这简直是天方夜谭啊。
营帐里,十几位将官呆若木鸡,嘴巴能塞下鹅蛋。
尤其是后来的六万洛阳援军将领,他们眼里全是悔恨。
早知道有灭国战功捞,他们就是把马跑死,也要提前三天赶到战场。
案桌后,阳城侯目光呆滞,他起身行步,
一把抢过斥候手中的楚册,边看边道:\"说清楚!到底怎么回事?\"
闻言,雄壮的楚兵眼神坚定,不卑不亢道。
\"侯莫陈崇逼降上官弘后,兵分两路,其一为旅官赵寒,带领一千骑兵袭扰张县救援部队,其二集中八千骑兵,一路横扫东口县数万分散的徐州兵马。\"
“敌军不备,或降或亡,到第三日中午,徐州主力赶来时,侯莫陈崇已经吃光了东口县的伪楚兵力。”
这是一场典型的口袋被突破,随后从缺口吃光口袋的战例。
只是侯莫陈崇打的太好了,五万大军围攻各个战场,东口渡残军插翅难逃。
三千兵力竟然逼降了六千骑兵?这到底是怎么逼的?
随着事情渐渐清楚,营帐里,大伙开始喧嚣起来,吹牛打屁都有。
虽然军功没混到,但一个苦劳是走不了的,
何况,自古从军行,几见将军归!
如此国战,能不死也未尝不是好事。
帅帐里,阳城侯松开手中的楚册,踉跄后退两步。
他抬头望着南方,暮色中隐约可见东口县方向的天空,泛着诡异的红光。
别人不知道十七营是什么情况,他阳城侯霍同还不知道吗?
武川镇少将军李信在十七营,怎么可能有侯莫陈崇说话的份。
这场东口县之战,是周云之子所为。
怒进敌后,敢于搏杀,消亡之际,还能绝处逢生。
武川镇两代雄主,这如何是好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