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府前厅。
盛弘从后院走了过来,见几名内侍手捧圣旨和几个托盘早已等候多时了,长枫拉着长松正在那边和内侍寒暄。
宾客挤在前厅门口,正目不转睛的向里面打探着。
盛弘见状连忙整理了一下凌乱的衣服,走上前拱手道:“让公公久等了!”
内侍轻笑一声,对盛弘点了点头提醒道:“官家有旨,还请国丈备好香案...”
不一会儿,仆役抬来香案,盛弘和长枫长松,以及好不容易从陶然馆跑出了的长柏皆躬身拱手而立。
内侍轻咳一声,展开圣旨道:“朕膺昊天之眷命...
......(中间不知道怎么说,请大家任意畅想...)
敕封国丈盛弘为澳国相,加悉尼大公之爵,领澳洲卫指挥使,锦衣卫指挥同知,赐蟒袍玉带,前往澳国辅佐澳洲国主,和澳洲国主一同主持政事...
念澳洲苦远,澳国相可从京营调动一千士卒相随,并额外加两千护卫名额,额外名额去澳洲自行招募......”
此言一出,门外除了几位中枢班子成员,以及中书门下的老臣了解其中的奥秘外,其余官员都是一头雾水盛弘不是文官吗,怎么又是指挥使,又是锦衣卫了,还赐蟒袍?
再者说,澳国是哪,大公又是什么,是国公啊还是郡公啊,依照礼制来看,国丈封个伯爵就是了,撑死了给个侯爵,这盛弘一下子就成公爵了,礼部也同意?
听到门外的议论,内侍眉头紧锁,转脸冷眼往外一横,口中淡淡道:“聒噪!”
见内侍不耐烦,外面的宾客顿时不敢再讨论,一个个都将头给垂了下来。
等门外安静后,内侍这才转头笑道:“国丈爷,领旨吧!”
盛弘此时正在计算着这些职位所组合起来的含权量,还是长柏在一旁提醒才反应过来,连忙躬身下拜:“臣,领旨谢恩!”
内侍没有在意盛弘的走神,只是将圣旨笑着交到盛弘手中,而后对身后招了招手,几个内侍连忙捧着托盘走上前来。
内侍揭开盖在托盘上的黄缎,露出一件蓝色的四爪蟒袍,一枚虎符以及几个身份腰牌,躬身谄媚道:“国丈爷,您可得将这些东西收好,皇后娘娘和太子马上就到,奴就不打扰了!”
......
和盛家热热闹闹的不同,此时的御书房倒是显得冷清,除了伺候的内侍外只有徐寿和顾廷煜在其中。
徐寿趁着看奏疏的间隙瞥了眼站在殿中的顾廷煜,见其满脸疲倦,黑眼圈十分厚重,正在闭目养神。
想起昨天晚上回宫后有锦衣卫来报,说自己走后顾廷煜,顾廷烨二人和宁远侯交谈了一夜。
再加上宁远侯府主母自焚而死,这一堆乱糟糟的事情,估计他也是没怎么休息好。
想了想,徐寿放下奏疏道:“朕观你现在状态不好啊,要不然今天就算了,你回去休息好了再来。”
“不用!”
顾廷煜双目睁开,闪过一道精芒,拱手道:“陛下,这个机会臣等了几十年才有,已经等不到明日了!”
徐寿点了点头,从桌子旁拿起一本刻意分开放的奏疏扔给了顾廷煜,道:“那好,这奏疏你先看着,等朕批阅完,你告诉朕应该怎么做。”
说罢,对内侍摆了摆手:“去给宁远侯世子搬把椅子来。”
顾廷煜接过徐寿扔来的奏疏,拱手后板板正正的坐在了内侍搬来的椅子上,可却是没急着翻看。
只见顾廷煜双目紧闭,深深的呼吸了几口,将激动的气息给调和平静,这才睁开双眼,一字一句的翻看着手中的奏疏。
“......臣虽归宋不久,但仍能察觉宋廷乱象,特此上奏!
如今大辽溃逃远遁于草原,幽云终于回归华夏,可谓是可喜可贺!
......
陛下一视同仁,将我等也视为子民,允我北方官吏入朝参政,但朝中原本官员皆南人,他们不尊皇令,对我等处处掣肘构陷,为此我等北方官吏举步维艰...
......
臣斗胆,请陛下严加处置,使朝堂恢复清明,否则北方不服,幽州不服,蔚州不服,幽云十六州皆不服!”
时间匆匆流逝,徐寿终于批阅完最后一本奏疏,放下毛笔后抬头,却见顾廷煜紧闭双眼,满头大汗的苦思冥想。
按照约定徐寿批完后顾廷煜就应该回答,可徐寿也知道那奏疏上的多大的难题,也不打扰,只是轻声细语的叫内侍去沏了杯热茶过来。
又过了好一会儿,顾廷煜双眼睁开,长长的吐出一口气,嘴角带上了志得意满的笑容。
徐寿看顾廷煜这个样子,就知道他已经有想法了,捧着茶盏道:“想好了?”
“想好了!”顾廷煜点了点头,起身拱手,眼神却往殿中的内侍身上瞥去。
徐寿会意的挥了挥手,让内侍们全都出去,将门带起。
内侍走后,徐寿放下茶盏,比了个手势,示意顾廷煜可以说了。
顾廷煜道:“陛下,臣觉得您应该开科取仕了!”
“为何?”徐寿垂头思索了会儿,抬头看向顾廷煜,面色平静,对此不表示肯定也不否定,只是示意顾廷煜继续往下说。
顾廷煜道:“陛下,这契丹降臣居然将大宋官员分成了北方官吏和南方官吏,此之缪也!
无论是谁,既然入了我朝,那就都是我朝臣子,为何要自称北方官吏?
迁都之前,臣也没听过朝中大臣自称是什么淮南官吏,江南官吏,为此可以看出此人降宋后对我大宋尚未认可,对我大宋官员非常敌视!
而且此人奏疏处处在哭诉,在抱屈,仿佛我大宋官吏来到这顺天才十来天,就让他受了多大的委屈一般。
可他又说不出来哪里受了委屈,只是一味的说受到构陷,受到掣肘。
陛下,官吏跟着您来顺天这才不过十几天啊,并且因为迁都所水土不服的官吏十之五六,朝廷一堆政事处理不完,上下忙的不可开交,谁有时间去构陷他!”
说到这里,顾廷煜抬头坚定道:“依臣来看,这些北方汉人入仕契丹为官后在地方作威作福习惯了,哪怕是陛下您打下幽云之地,为了地方的稳定也要交好于他们。
可他们没想到的是,朝廷居然搬来了顺天,天子脚下规矩自然是严厉的,臣听闻顺天府尹王安石在幽云之地推行新法,为此抓了不少抗拒的官员以及世家子。
他们这才发现自己再也无法像之前那样在地方横行霸道,有了规矩管着,做什么事情都不自在。
此奏疏看上去虽然是北方官吏对南方官吏,但其实并不是如此。
这些北辽降臣在拿幽云之地的稳定当筹码,用来威胁朝廷,威胁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