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茂闻言,猛地一拍前额,大声嚷道:
“成日泡在这科学院里,若不是你提醒,险些误了大事!”
两人一起走向办公室。
常茂说:“那些个酸文假醋的贺表,自有师爷去捉刀,可这贺礼,倒叫我有些头疼了......”
陆知白笑道:“你把这段时间的学习情况,好好汇报一下,态度端正,想来陛下就很高兴了。”
“等我想想再说……”常茂随手从案头,抄起一本书来。
陆知白定睛一看,原来是上一次东瀛之行,杨士奇编纂的《扶桑风土志》。
现在已经印刷成书了,图书馆里就有,允许学生阅览。
藩王言行等犯忌的内容被删削掉,只剩下关于倭国山川形胜、民情百态、军事对比等方面的篇章。
陆知白忍不住笑起来,说道:“郑国公,你居然对这些游记有兴趣了?”
“起初不过是随手翻翻罢了,”常茂弹了弹书页,“倒是瞧见一个新鲜物什!”
他展平卷中《平倭兵备考》的章节,接着说道:
“这劳什子‘伏魔阵’,是你想出来的?你还懂兵阵之事?!
丈二长的狼筅当作屏障?确实是有想法。什么时候演练一下,咱好开开眼?”
话说到这里,他又眉头一挑,有些得意的挑刺道:
“不过,这个阵法拘泥于地势了,如果遇到平原野战的情况......”
他伸出五指,像要横扫一般,“怕是要被骑兵轻易地碾作齑粉!”
陆知白笑了起来,说道:
“这个阵法本来就是为狭窄地形所创的,在开阔的平原上列阵作战,本来就不是它的长处。
至于平地上摆什么阵,那是你们武将的事情~我可真不会,没法跟你讨论。”
常茂看了他一眼,装模作样的遗憾叹气。
他又翻了翻倭国游记,说:
“都说倭刀锻造精妙,还是贡品,现在好像又有改进,比以往还强?什么时候能弄一柄新货来……要么下回老爷子赏你,提一提?”
“郑国公,国外的月亮不比大明的圆。”
陆知白指着栖霞方向:
“栖霞新淬炼的镔铁,再配上焦炭鼓风炉——
如今倭人进贡的刀,就算精心打造,恐怕也不比我们流水线产的军刀强上多少。”
常茂听了,倒是有些意外:
“原来我们这么强了……”
他眉头一挑:
“既然这样,那就让工匠,给我打造一柄陌刀总成吧!
我要八面汉剑的形制,并且镌刻上‘劈虏’的铭文......”
“宝刃赠豪杰,小事一桩,”陆知白话锋陡然一转,“不过,当今各军更重视的,似乎是火枪、火炮手......”
“呸!”常茂一拍桌子,茶盏叮当乱响,“那玩意哪里有刀剑直接砍的快意!就是方便你们这种人罢了……真正的武将,还是得耍大刀长槊!”
陆知白不禁呵呵一笑,说道:
“郑国公,你嫌弃火枪,大概是因为口径还不够大......若是两军交战,换成我们新的火炮,两里之外就能打中你。你呢?不会还想一对一单挑吧~”
“我当然知道带兵需要火器!但是自己耍……”常茂转过头去,“不跟你说了!”
……
转眼,到了九月十八。
万寿圣节。
一年一度的拍龙屁大赛,开始!
这天上午,朱元璋在武英殿,一边批着奏疏,一边听外面大臣一个接一个的朗读贺寿表文。
尽管最初李善长提议每年都这般为他贺寿,他是拒绝的。
但这几年下来,渐渐是有些乐在其中了。
平日里也没有什么娱乐,就生日这天,听听天底下的官员是怎么夸自己的,检验他们的忠心程度,不高兴了就挑点毛病……也不要什么贵重贺礼。
在皇帝里已经算是画风朴实无华了……
朱元璋抬起头来,望着大殿之外,活动了一下筋骨,拿起桌上金灿灿的怀表,一眼就看到,快要到巳时了。
生辰时会收到怀表,朱元璋心中也是早有预料,但仍是对这精致物件颇为满意。
这表的样式,简单大方,盖子上只雕刻着一些云纹,没有过分华丽,正是朱元璋喜欢的简洁。
就连材质也只是黄铜,避免了上行下效。
至于民间的定制,人家是付了钱的,倒也算不上僭越……
陆知白还别出心裁地为这怀表设计了皮革表带,可以固定在手腕上。
朱元璋就将这表戴在手上。
殿外大臣们便能看到,皇帝的手上,有时会有金灿灿的反光……
然而。
朝贺结束之后,私下里却有官员议论。
“陛下的生辰,送一个钟,恐怕不妥吧……”
但他们也只敢私下议论,不敢让皇上知道。
朱元璋终究还是知道了,却并不在意,只是冷哼一声。
这个物件,明明叫表,更大一些才能叫做钟。
有些人会这么说,矛头所指,无非是陆知白的贺寿礼物寓意不佳。
不过,想指出这一点,本身就需要冒极大的风险,因此倒也没有人这般头铁的来触霉头……
晚上。
夜深人静。
毛骧呈上了开济的又一罪状。
这些日子明察暗访,倒是真的找到不少罪证。
而且,由于开济身份特殊,历任刑部、吏部,所涉及的不法之事,有些倒是颇为特别——
私改《大明律》:把“官吏求索借贷人财物”,改成“非因公事者不论”,直接给了官吏贪腐空间;
更改死刑规则:把“死刑立决”改成“秋后问斩”,有了刑罚的时间差,方便一些人疏通关系;
更改刑罚条款:把“籍没全家”改成“罚役折银”,就是赎罪银的前身;
结党营私:在大理寺安插自己的门生,私改一些案卷,破坏司法公平……
毛骧道:“查得开济在六月初,受赃五百贯,以一死囚,冒名顶替了郭桓案中的一名官员……”
满殿烛火之中,朱元璋闭着的眼睛徐徐睁开,像宝剑出匣一般,亮起了寒光。
朱元璋的神色依旧平静,语气也没有波动,淡淡的说:
“今儿个咱生辰,就不杀人了……”
“明天再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