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隆十七年四月初,春光明媚,京城外的官道上尘土飞扬。牛继宗身着红咖色相间的战甲,骑在高头大马上,神情肃穆。
身后,尉迟迥、尉迟宽两兄弟同样英姿飒爽,他们统领着七万大军,押解着陈德定缓缓向京城进发。
陈德定被五花大绑的锁在囚车上,一脸灰败地被士兵们推着前行。他心中满是不甘与懊悔,曾经的雄心壮志如今已化为泡影。
牛继宗回头看了他一眼,目光中带着一丝怜悯,“陈德定,你也有今日。”
陈德定冷哼一声,“成王败寇,多说无益!”
尉迟迥策马靠近,大声道:“哼,你妄图谋反,扰乱天下安宁,今日便是你的末日!”
陈德定咬牙切齿道:“本王不过是不甘心屈居人下,只可惜棋差一着。”
牛继宗严肃道:“这天下是陛下的天下,百姓需要的是太平,不是你这种野心家带来的战乱。”
大军一路行进,终于来到京城。京城百姓听闻大军凯旋,纷纷涌上街头观望。
看着威风凛凛的将士和被押解的陈德定,百姓们欢呼雀跃,“万岁!万岁!”
消息很快传入宫中,昌隆帝正在养心殿批阅奏章,听闻牛继宗等人凯旋而归,
龙颜大悦,立刻下令宣牛继宗和尉迟两兄弟觐见。
陈德定也被打入天牢,等候处置。
不多时,牛继宗、尉迟迥和尉迟宽三人步入养心殿。三人抱拳行礼,“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昌隆帝站起身来,笑着说道:“众爱卿平身!此次你们出征,大获全胜,押解逆贼陈德定归来,实在是大功一件!”
牛继宗躬身道:“陛下洪福齐天,将士们奋勇杀敌,才有此胜果!”
昌隆帝看向尉迟迥和尉迟宽,眼中满是赞赏。只见尉迟迥三十不到的年纪,
一脸的络腮胡,不怒自威;尉迟宽二十四五岁的年纪,比其兄白净一些,但同样透着一股英气。
昌隆帝问道:“二位将军,此次出征,可有什么难忘之事?”
尉迟迥上前一步,朗声道:“陛下,陈德定负隅顽抗,在一次交锋中,他亲自率军突围,企图逃跑。
末将与敌军短兵相接,浴血奋战,终于将其拦下。”
昌隆帝点点头,“英勇可嘉!”
尉迟宽接着说:“陛下,在追击敌军的过程中,我们遭遇了敌军的埋伏。
但将士们毫不畏惧,紧密配合,最终反败为胜,将敌军一网打尽。”
昌隆帝满意地笑了,“好!你们都是朕的好将军!朕今日便要重重赏赐你们。”
昌隆帝顿了顿,大声宣布:“尉迟迥听封,朕封你为护国一等伯,入虎威营,掌管虎威营虎骑卫,望你继续为朕保家卫国!”
尉迟迥激动的谢恩,“陛下隆恩,末将定当肝脑涂地,不负陛下厚望!”
紧接着,昌隆帝转头看向尉迟宽,“尉迟宽听封,朕封你为护国二等伯,入五城守卫司,守护京城!”
尉迟宽激动地行礼,“陛下圣恩,末将定不辱使命!”
昌隆帝又看向牛继宗,“牛爱卿,你统帅有方,此次功劳最大,朕另有赏赐。朕赐你黄金万两,绸缎百匹,良田千亩。”
牛继宗连忙谢恩,“陛下赏赐太过厚重,臣受之有愧!”
昌隆帝摆摆手,“你不必推辞。你们为朝廷立下汗马功劳,这些都是你们应得的。”
随后,昌隆帝又询问了一些战场上的细节,牛继宗等人一一详细作答。昌隆帝听后,感慨道:“有你们这些忠诚勇敢的将士,朕的大周无忧矣!”
牛继宗道:“陛下,如今陈德定已被押解进京,如何处置还请陛下定夺。”
昌隆帝眼中闪过一丝狠厉,“陈德定妄图谋反,罪大恶极,朕要将他公开处斩,以儆效尤!”
尉迟迥道:“陛下英明,如此可震慑那些心怀不轨之人。”
昌隆帝接着说:“此次出征,将士们都辛苦了。朕会让户部拨出专款,犒劳三军。”
牛继宗等人再次谢恩。
昌隆帝又叮嘱道:“如今虽已平定陈德定之乱,但天下仍不太平。你们切不可掉以轻心,要时刻保持警惕。”
牛继宗道:“陛下放心,臣等定会加强防范,守护好朝廷和百姓。”
昌隆帝点点头,“嗯,朕相信你们。退下吧,好好休息。”
三人退出养心殿后,尉迟宽兴奋地对尉迟迥说:“兄长,今日得陛下如此厚封,实在是荣耀至极。”
尉迟迥微笑着说:“这都是我们浴血奋战换来的,日后更要努力,不辜负陛下的信任。”
牛继宗看着他们,笑着说:“两位将军,以后我们还要并肩作战,为朝廷效力。”
“那是自然!”尉迟兄弟齐声应道。
………
回到军营,将士们得知了牛继宗等人受封的消息,一片欢呼。牛继宗站在营帐前,大声说道:“兄弟们,此次胜利是大家共同的功劳。陛下已下令犒劳三军,大家好好休息,养精蓄锐!”
将士们齐声高呼:“万岁!万岁!”
数日后,京城刑场,陈德定被公开处斩。百姓们围在刑场周围,看着曾经不可一世的陈德定落得如此下场,无不拍手称快。
经此一事,朝廷的威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牛继宗、尉迟迥和尉迟宽等将领的名字也传遍了大江南北。
他们成为了百姓心目中的英雄,而他们也深知,未来还有更多的责任和使命等待着他们。
……
昌隆十七年 五月初八
京城被一片浓烈的喜庆氛围所笼罩。大街小巷张灯结彩,处处洋溢着欢乐祥和的气息。
这一日,是昌隆帝义女昭阳公主杨雨与正四品吏部从事易丰年喜结连理的良辰吉日。
昭阳公主身份尊贵,不仅是昌隆帝宠爱的义女,更是秦王杨起的堂姐,如此背景,使得这场婚礼注定盛大非凡,成为京城上下瞩目的焦点。
破晓时分,公主府便已热闹得如同白昼。宫女们脚步匆匆却又有条不紊,围绕着昭阳公主忙碌不停。
妆台前,各种珍稀华美的首饰琳琅满目,皆是皇家历年赏赐的珍品。首席宫女莲心,轻手轻脚地捧起那顶象征着无上荣耀的凤冠。
这凤冠乃是纯金铸就,工艺精湛绝伦,每一处线条都流畅优美。凤冠上镶嵌着的宝石颗颗硕大饱满,红如烈火、蓝若深海,在晨曦微光的映照下,折射出五彩斑斓的光芒,璀璨夺目。
凤凰造型的装饰栩栩如生,凤羽根根分明,仿佛下一刻便会振翅翱翔天际。
莲心怀着敬畏之心,将凤冠稳稳地戴在昭阳公主如云的秀发上,
不禁轻声赞叹:“公主今日真真是貌若天仙,与易公子必定是天作之合,往后的日子定如那繁花盛开,美满甜蜜。”
昭阳公主望着镜中的自己,双颊泛起娇羞的红晕,明亮的眼眸中满是对未来生活的憧憬与期待。
她身着一袭华丽至极的红色锦袍,这锦缎是江南顶尖织工耗费数月精心织造而成,触感柔软丝滑,如流水般轻盈。
裙摆拖地数尺,上面用金线绣着精美的鸳鸯戏水图案,每一针每一线都倾注了绣娘的心血,鸳鸯形态逼真,仿佛要从裙摆上跃然而出,寓意着夫妻恩爱、相伴一生。
领口和袖口皆以最上等的白色狐毛装饰,毛色纯净如雪,质地柔软细腻,更衬得公主高贵典雅,宛如画中走出的仙子。
与此同时,在易丰年的府邸,亦是一片忙碌而欢乐的景象。
易丰年身着一袭庄重的紫色长袍,袍上用银色丝线绣着淡雅的云纹图案,彰显着他的文人气质。
头戴的黑色乌纱帽端正挺括,帽上的白玉簪温润洁白,散发着柔和的光泽,为他增添了几分儒雅风度。
亲朋好友们纷纷前来道贺,府邸内欢声笑语不断。易丰年虽努力保持着沉稳,但微微颤抖的双手还是泄露了他内心的激动与喜悦。
吉时渐近,迎亲队伍如一条蜿蜒的巨龙,浩浩荡荡地从易府出发。
队伍最前方,是一排身着鲜艳服饰的乐手。他们手中的唢呐、锣鼓等乐器,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金色的光芒。
乐手们鼓足了劲儿,吹奏敲打着欢快的旋律,那声音清脆响亮,节奏感十足,仿佛要将这份喜悦传递到京城的每一个角落。
紧随其后的是八名身强体壮的轿夫,抬着一顶华丽无比的花轿。花轿周身被喜庆的红绸层层包裹,
轿门上精心绣制的鸳鸯图案栩栩如生,周围还环绕着寓意吉祥的牡丹、百合等花卉,色彩斑斓,美轮美奂。
迎亲队伍一路吹吹打打,来到了公主府前。易丰年神情庄重地下马,仔细地整理了一下衣冠,带着满脸笑容的兄弟团上前叫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