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隆十七年 七月初十
晨曦微露,柔和的光线透过雕花窗棂,洒落在梅耀祖与曲清婉的新房。
二人早早起身,为回门精心准备。曲清婉身着一袭淡粉色锦缎长裙,裙摆绣着细腻的海棠花,腰间束一条同色丝带,
愈发衬得身姿婀娜。她乌发如云,斜插一支翡翠簪,清新雅致又不失端庄。
梅耀祖则身着一袭藏青色长袍,头戴黑色方巾,气质不凡。
用过早餐,他们带着丰厚的回门礼品,乘上马车,前往曲家。
一路上,曲清婉心情既兴奋又忐忑。想到即将见到久别的亲人,她满心欢喜;
又担心梅耀祖在曲家是否能应对自如,便不时向梅耀祖叮嘱家中规矩和长辈喜好。
梅耀祖紧握她的手,轻声安抚:“娘子放心,我都记下了,定不负你所托。”
马车缓缓驶入曲府所在的街巷,在朱红色的大门前停下。门前的石狮子威风凛凛,彰显着曲家的威严。
曲府管家早已在门口等候,见他们到来,连忙笑脸相迎:“姑爷、小姐,老爷、夫人和老太太一早就在厅里盼着了。”
踏入曲府,庭院深深,回廊曲折,处处透着精致与典雅。梅耀祖与曲清婉穿过庭院,来到正厅。
曲辉和俞夫人坐在堂上,旁边的椅子上,曲家老太太正安详地坐着。
曲清婉快步上前,先向老太太福身行礼:“祖母,孙女儿回来看您啦。”
老太太眼中满是慈爱,招手让她近前:“乖孩子,让祖母瞧瞧,瘦了没?”
曲清婉依偎在老太太身旁:“祖母放心,孙女儿在梅家一切都好。”
接着,曲清婉又向曲辉和俞夫人行礼:“父亲、母亲,女儿回来了。”
俞夫人起身,拉过女儿的手,上下打量,眼中泛着泪花:“娘也想你,这几日在梅家可还习惯?”
曲清婉红着脸点头:“一切都好,耀祖对我体贴入微,公公婆婆也很疼爱我。”
这时,梅耀祖上前,恭敬地向三位长辈行大礼:“岳父、岳母、老太太,小婿有礼了。”
曲辉微微点头,打量着梅耀祖,见他气宇轩昂、举止沉稳,心中颇为满意。
老太太微笑着说:“起来吧,一路上辛苦了。”
众人落座,丫鬟奉上香茗。梅耀祖端起茶杯,诚恳地说:“岳父、岳母、老太太,感谢您几位将清婉养育成人,又将她许配给我。
小婿定当珍惜,一生呵护清婉,不负曲家所托。”
曲辉微微颔首:“耀祖啊,我曲家就清婉这一个宝贝女儿,自小娇生惯养。如今她嫁入梅家,望你们夫妻相互扶持,和睦度日。”
俞夫人也关切地说:“清婉这孩子,性子单纯,若有不懂事的地方,耀祖你多担待。”
梅耀祖连忙应道:“岳母放心,清婉聪慧善良,小婿欢喜还来不及。”
随后,大家聊起家常。梅耀祖谈吐不凡,与曲辉谈论朝堂局势、民生经济,见解独到,令曲辉暗暗赞赏。
曲清婉还有一位哥哥,在陕西布政司任职。
与老太太交谈时,梅耀祖耐心倾听,不时回应,逗得老太太笑容满面。俞夫人则拉着曲清婉的手,小声询问着梅家的生活琐事。
不知不觉到了午饭时间,曲府的膳房准备了一桌丰盛的佳肴,皆是曲清婉平日爱吃的。
餐桌上摆满了珍馐美馔,有清蒸鲈鱼、红烧狮子头、翡翠虾仁等。
梅耀祖主动为三位长辈布菜,礼数周全。老太太高兴地说:“耀祖这孩子,真懂礼数。”
曲辉举起酒杯:“耀祖,今日咱们一家人团聚,这杯酒,祝你和清婉百年好合。”
梅耀祖连忙起身,恭敬回敬:“多谢岳父,小婿敬您和岳母、老太太,愿长辈们身体安康,福寿绵长。”
用过午饭,曲清婉带着梅耀祖在曲府花园漫步。花园中,繁花似锦,假山流水错落有致。
曲清婉指着一处楼阁说:“耀祖,我小时候常在这楼阁上读书作画,夏日夜晚还会和祖母一起在这儿乘凉。”
梅耀祖深情地看着她:“往后有机会,我们也带孩子来,让他听听这里的故事。”曲清婉脸颊泛红,轻嗔道:“谁要和你生孩子!”
“当然是你喽!咱们要生三四个孩子,到时候,你教他们吟诗作对,琴棋书画,我教他们骑马射箭,厉害的武功!”梅耀祖将曲清婉拥入怀中,深情的说。
正说着,俞夫人走来,笑着说:“你们小两口慢慢逛,清婉啊,记得带耀祖去书房看看你父亲的藏书,耀祖想必会感兴趣。”
在书房里,梅耀祖被满屋子的藏书吸引。他与曲辉一同翻阅古籍,探讨学问,愈发相谈甚欢。曲辉心中认定,梅耀祖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女儿的终身算是有了好归宿。
夕阳西下,余晖洒在曲府的庭院。梅耀祖和曲清婉向长辈们告辞。
老太太拉着曲清婉的手,不舍地说:“孩子,有空就多回来陪陪祖母。”
曲清婉眼中含泪:“祖母,您保重身体,孙女儿定会常回来看您。”
曲辉叮嘱道:“耀祖,清婉就交给你了,你们夫妻二人相互珍惜。”
梅耀祖郑重承诺:“岳父放心,小婿铭记于心。”
梅耀祖与曲清婉乘上马车,缓缓离开曲府。
回首望去,曲府在夕阳下显得愈发庄严肃穆。曲清婉靠在梅耀祖肩上,
一脸幸福:“今日你这般出色,我心里欢喜。”
梅耀祖轻轻搂住她:“只要娘子开心,我做什么都值得。日后,我们定要常回来尽孝。”
马车在暮色中渐行渐远,留下一路温馨。这次回门,不仅让两家人情谊更浓,
也为梅耀祖与曲清婉的新婚生活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让他们更加坚定地携手走过未来岁月。
………
秦王府 正堂偏厅
时至中午,阳光透过雕花窗棂,洒在秦王府正堂偏厅的雕花圆桌上,桌上摆满了精致的佳肴。
杨起坐在主位,母亲梅老夫人坐在一侧,正妃陈可卿与侧妃刘冰清分坐在另一侧,妾室弦音、若琴、云霞依次而坐。
众人正笑语盈盈地用膳,弦音刚夹了一筷子翡翠虾仁放入口中,突然脸色一变,捂住嘴露出难受的神情。
坐在一旁的若琴见状,忙关切问道:“弦音妹妹,你这是怎么了?”
弦音强忍着不适,摆摆手:“不知怎的,刚吃了这口菜,就觉得胃里翻江倒海的。”
陈可卿微微皱眉,看向弦音,关切道:“莫不是这饭菜不合口味?还是身子受了凉?”
刘冰清也附和:“这可不能大意,快着人去请太医来瞧瞧。”
杨起放下手中筷子,一脸担忧:“赶紧去请,莫要耽搁了。”
不一会儿,太医匆匆赶来。他先向众人行礼,而后走到弦音身边,坐下为她把脉。
一时间,厅里安静下来,众人都紧张地看着太医。只见太医微微闭眼,手指搭在弦音手腕上,神情专注。
片刻后,太医脸上浮现出笑意,起身拱手贺道:“恭喜王爷,恭喜各位夫人,弦音夫人有喜了!”
“真的吗?太好了!”梅老夫人率先露出惊喜的笑容,眼中满是喜悦,“咱们王府又要添新丁了。”
杨起也是满脸笑意,站起身来,走到弦音身边,温柔地看着她:“弦音,辛苦你了。往后可要好好养着,有什么要求尽管提。”
弦音红着脸,起身福身行礼:“多谢王爷关怀,能为王爷添丁,是妾身的福气。”
陈可卿也笑着走上前,拉着弦音的手:“妹妹这可是大喜事儿,以后咱们可得多照顾着你。”
刘冰清也连忙说道:“是啊,妹妹只管安心养胎,府里的事儿有我们呢。”
若琴和云霞也纷纷围过来,送上祝福。若琴笑着说:“弦音姐姐有了身孕,往后咱们可得多向姐姐讨教讨教。”
云霞也俏皮地说:“说不定过不了多久,我和若琴姐姐也能沾沾姐姐的喜气呢。”
弦音感动得眼眶泛红:“多谢各位姐姐关心,在这府里能得大家这般照顾,是弦音的幸运。”
杨起看着这温馨的一幕,心中满是欢喜:“这是王府的大喜事,今晚吩咐下去,府里摆宴,好好庆祝一番。”
梅老夫人点头赞同:“对,要好好庆祝。弦音啊,从今日起,你就搬到偏院的静雅阁去住,
那儿安静,适合养胎。再安排两个得力的丫鬟专门伺候你。”
弦音感激涕零:“多谢老夫人关怀,妾身一定好好养胎,不负老夫人和王爷的期望。”
陈可卿笑着对弦音说:“妹妹住过去后,缺什么尽管和我说,我让人给你送去。”刘冰清也跟着说:“是啊,妹妹可别跟我们客气。”
杨起欣慰地看着众人:“有你们这般和睦相处,本王很是欣慰。往后王府里多了这小生命,必定更加热闹。”
在一片欢声笑语中,太医告辞离去,而秦王府正堂偏厅里洋溢着的喜悦氛围,似乎预示着一个新生命将给王府带来更多的幸福与温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