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啪啪啪”
五华山,皇极殿上面的朱皇帝,听完龚彝的陈述后,脸色大喜,啪啪鼓掌几下,表示很满意。
“好,很好”
“要致富,先修路”
“龚尚书,户部,立功了”
“修桥补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谁说古人笨啊,后世的有些人,总是有些傻子,看不起古人。
说实在的,朱皇帝真想让后人,听一听,看一看古人的智慧啊。
这不,朝廷刚刚拿下缅甸和阿拉干,大西南的商户,就蜂拥而去了。
这不,朝廷的官员,立马想到了修路,吸引更多的商户交易,收取更多的商税。
“好好好”
“修路,立马修路”
“加大人力物力,加快修路”
“这样吧,用一些战俘,再雇佣一些土司丁壮”
“实在不行的话,就找老百姓吧,服徭役”
“但是,朝廷要给点钱,给点米粮,速度也能更快”
“这样吧”
“朝廷不容易,户部更不容易,朕的内帑,也支持20万两,略表心意”
没错,为了更快的修路,朱皇帝也主动拨钱了。
没错,滇缅官道,太重要的啊,战略意义非凡。
商道商税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战争,一旦发生了战事,大明可快速发兵中南半岛。
所以说,修路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能保证大明王朝,死死拽紧中南半岛。
说实在的,朱皇帝的内帑,也不是很富裕啊,仅有350万左右。
要知道,他也要养后宫啊,宫女太监一大堆,锦衣卫和东厂,也要拨一些钱财。
更何况,朱皇帝也要留一些家底,以备户部缺粮饷,军队就得造反了。
好在,他的锦衣卫,正在搞钱,已经去了四川,满山遍野的挖挖挖。
“陛下圣明”
“末将沐天波,愿捐献纹银5万两,用于修通滇缅直道”
朱皇帝的话声,刚刚停下来,老辣的沐天波,就立马站出来,大声高呼,也要捐献银两。
没错,这个老狐狸,刚刚拿回一成土地收益,内心正高兴呢。
更何况,修好了滇缅官道,他们沐王府的营商收益,肯定得翻几倍啊。
再有一点,朱皇帝那么恩宠小郡主,沐王府也要给点表示啊。
“陛下英明”
“老臣杨昌彦,愿捐献纹银5万两,用于修桥补路”
紧随其后,滇西豪商大户杨氏,刑部尚书杨昌彦,也不甘人后,立马跟进,捐献了5万两。
他就不用说了吧,地处滇西,官道对他们家族,太重要了啊。
“陛下仁德”
“末将刘震,愿捐献纹银8万两,用于修路”
缪乌郡王刘震,身为朝廷第一新贵,当然也得表示,还得多捐一些呢,直接干到了8万两。
没错,蜀王府不缺钱的,他老子死的时候,留了一大堆窖银呢。
再有一点,今年以来,刘震在川南领兵,也找到了一些财物,是蜀王刘文秀留下的。
“陛下圣明”
“老将尚可喜,愿捐献纹银3万两”
“老将皮熊,愿捐献纹银1万两”
“老臣龚彝,愿捐献纹银5千两”
“末将李来亨,愿捐献纹银1万两”
“老将袁宗第,愿捐献纹银1万两”
“老臣张佐宸,愿捐献5千两”
、、、
哗哗哗,很快,有一就有二,有二就有一大堆。
尚可喜,皮熊,龚彝,李来亨,袁宗第,张佐宸,高文贵,胡一青等等。
文臣武将几十人,纷纷开始解囊修路,有的几万两,有的几千两,数目不一,略表心意。
没办法啊,并不是每个人,都是黔国公,蜀王世子啊,尚可喜,都是大富豪。
特别是忠贞营的将士,李来亨和袁宗第,基本上都比较穷困的。
还有文臣们,家资也不富裕,毕竟在以前,永历朝的时候,混的比较惨淡。
“啪啪啪”
“很好,很好”
“诸位爱卿,都是大明的忠臣志士啊”
看到下面踊跃捐钱的朝臣们,朱皇帝也被吓了一大跳,半响后,才反应过来,立马鼓掌,大力夸赞。
刚刚他自己捐钱掏内帑,也是心血来潮,更是为了中南半岛的长治久安。
想不到啊,自己的一个小举动,竟然带来了百万募捐,太不容易啊。
同时,更加证明了,大明朝廷确实是,走在正确光明的康庄大道上。
“好了”
“时间,也差不多了”
“朕再宣布几件事吧”
过了一会,待众人热情稳定下来后,脸色不错的朱皇帝,大手一挥,准备宣布几件大事了。
没错,准备了那么久的大朝会,朱皇帝的想法和动作,还没有完全实施呢。
“礼部程尚书,你记一下”
“朝廷要成立一个新部门,叫明学堂,就挂在礼部下面”
“这个明学堂,主讲的内容,就是忠君爱国”
“学员,就是朝廷的将军,所有的基层将校,准备升职的武将,包括锦衣卫和东厂,都不能缺”
“主讲的官员,吏部尚书张佐宸,礼部尚书程源,工部尚书朱企鋘,户部尚书龚彝”
“还有,户部右侍郎王夫之,左都御史邬昌期,翰林院讲官刘茞,总共七个主讲师”
“主讲的教材,就由你们七个重臣,负责撰写编写”
“里面的内容,可以是本朝的忠臣志士,也可以是历朝历代的忠臣典故,像武穆和武侯”
“最后,编写完成后,再交到朕的侍从室,进行统一审核”
没错,两世为人的朱皇帝,要主抓思想教育了。
特别是武将,一群武夫杀胚,冲锋陷阵是好手,忠君爱国是扯淡。
当然了,这个年月,吃饭都成问题,思想教育,也是个扯淡的玩意。
但是,即便是再扯淡,朱皇帝也要慢慢扯下去,慢慢的给他的军队,灌输忠君爱国。
特别是基层将校,即将升职的武将,基本上都比较年轻,可塑性太强了。
这玩意,只要几个进士老学究,经常去上上课,念道几次,总会有所收获的。
“还有一个,成立少府”
“没错,这个部门,就挂靠皇宫大内”
“主管的负责人,就是岷王府的左长史,陈长兴,品级正二品”
“朕已经把内宫二十四监,改成了内宫十二监”
“这个最新的内宫十二监,就放在少府”
“还有,朕的大内,也成立了皇家国贸”
“皇家广东十三行,没错,就挂在皇家国贸里面”
“还有,最新成立的皇家云滇商行,也是放在里面”
“将来,朝廷如果再成立商贸行,全部都会纳入皇家国贸,统一管理”
“待一切成立完成后”
“皇家国贸和内宫十二监,朕的内帑,全部交给少府打理,外朝不得干涉”
没错,朱皇帝的动作,有一大堆。
少府,本就是一个机构,在历朝历代,管理皇室私财,生活事务的职能机构。
这个机构,在秦汉的时候,是朝廷重要的机构之一,位列九卿之一,位高权重。
但是,到了后来,这个机构,就慢慢没落了。
到了元朝的时候,甚至废止了,不再设这个部门。
明初的时候,朝廷设了一段时间,后来也废止了。
如今,朱皇帝的朝廷,再次重设这个机构,就是为了搞商贸,特别是海贸交易。
当然了,这个机构,有点类似于满清的内务府,职能差不多的。
道理都很简单,皇家皇室,也是要钱粮的,内外分的很清楚。
没钱没势的皇帝,在群臣面前,也就是个皮蛋,没人会上心的。
“陛下圣明”
“吾皇万岁”
“吾皇英明”
、、、
朱皇帝说完了,下面的一众朝臣们,愣了一下,反应过来后,又是一堆躬身行礼,高呼万岁圣明。
一个个脸色各异啊,有担忧的,有欣慰的,也有无所谓的,但大部分人,都是脸色平静。
这里面涉及到的事情,有一些商贸,很多人都听说过了。
就像商行这玩意,广东的时候,就已经成立了。
按照以往的管理,朝臣又要站出来反对,反对皇室做生意,与民争利。
但是,这玩意已经是木已成舟,早就通过了朝廷六部。
更何况,朱皇帝已经答应降税了,总得在别的地方,把钱赚回来,弥补亏空。
再有一点,朱皇帝主动减少内宫人员,裁减机构编制,这也是一种利国利民的大好事。
最后一点,是明学堂,这更是大好事了。
军队的将领,晋升的基层将校,要接受礼部的继续教育。
这等同于,给礼部加官进爵,扩大影响力啊,礼部的官员,当然是最开心的。
没看到嘛,礼部尚书程源,老炮筒一个,眉开眼笑,根本不反对皇家国贸的成立。
“咕噜、、”
龙座上的朱皇帝,同样是一脸的满意,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猛灌几口老参茶。
做皇帝也不容易啊,特别是这种大朝会,勾心斗角,交易一大堆。
其实呢,朱皇帝还有东西没说,那就是皇家学院,也是挂靠在少府。
皇家学院,是一种全新的学堂,文武都有,男女也不分。
学员全部来自孤儿,流浪儿,都是8岁到15岁左右的小孩,可塑性更高。
两世为人的朱皇帝,当然清楚,培养自己的核心力量,以便将来重用。
如果说,明学堂是速成班,这个皇家学院,就是他的黄埔学校,培养嫡系人才的摇篮。
待将来10年以后,这帮人就会成才,又是一股新生的政治力量,左右朝局的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