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看着身边的这些人,他们昔日皆为各国贵族,享受奢华生活,如今却东躲 ,如丧家之犬,言语间不再恭敬。
他们随时可能背叛,将项羽卖给出价最高的秦廷。项羽做出了重要决定:趁尚未叛变,策划一场精准的刺杀行动,以在江湖上扬名立万,增强号召力。
另一边,赢欢在牢狱中同样感到乏味,除了与锦锦共餐、打牌,偶尔赵峥和冯老会来看望,再无他人来访。由于嬴政和冯去疾忙于修建铁路、制造船只、推行科举和建学堂,赢欢与他们见面的机会越来越少。
随着审查次数的增多和时间延长,赢欢在闲暇之余开始计算时间。不知不觉,两年已过,赢欢心头惊讶。他在荒山独自耕耘一年,又被囚禁在这“牢笼”两年,按理说秦始皇应在一年前去世,为何外界仍毫无动静?
即使项羽和刘邦的大军未能攻破潼关,攻入咸阳,市面上至少应有些风声,为何平静如常,没有半点消息?
赢欢并未意识到,他的行为无意间重塑了秦国的饮食结构,医药和酒精的引入提升了其医疗水平。最关键的是,他的存在吸引了秦王嬴政的全神贯注,使得历史中的巡游结局不再重演,反而促使嬴政每日都来牢狱与他探讨未来\"革新\"的可能性...
赢欢暗自思量,不能就此度过余生,困在这座牢笼。于是,他吩咐门外守卫密切关注市井传闻,任何风吹草动都要立即禀报。守卫们接到国师的吩咐,激动不已,每天都如雷达般倾听市场的点滴。诸如孩童被马车撞伤、菜市场摊位纠纷、老妪因几文钱耍赖躺在地上装死等琐事,日复一日报告给赢欢,让他感到颇为烦扰。这一天,赢欢刚与锦绣用完午餐,打算打牌,窗外却传来喧哗声。“这人胆大包天,竟敢行刺君王!”“你确定他是要刺杀?还是已经动手被擒,或是持刀行凶时被捕?”
...
得知狱友是嬴政,赢欢决定不再隐藏身份。“陛下,您知道了,我就是那个国师。”
听到项羽即将受刑的消息,赢欢原本寄希望于他的逃脱,现在看来,情况已变,必须重新审视前路。“速去请赵峥和老冯,告诉他们我有急事,关乎秦国存亡,刻不容缓!”赢欢语气急迫,显得事态严重。
守卫们也为之一惊,国师如此紧张,定是大事临头,若不立即禀报,后果不堪设想。消息迅速传至嬴政耳中,他在高台上监斩刺客,听见国师的紧急信息,不敢怠慢,立刻更衣换平民装扮,赶往牢房。“陈……陈兄弟,国事有变?”他直奔主题,国师之言,岂能轻视?
“没错!秦国正处于关键时刻,抉择正确将无比辉煌,反之则将万劫不复!”赢欢面色凝重地回应。
“这……这严重吗?”嬴政震惊,冯去疾更是心脏病发作,手捂胸口,喘息不止。“那你说该怎么办?”嬴政严肃追问。
“释放囚犯,大赦天下!”赢欢给出答案。
“此时并无喜庆之事,也不见祥瑞,为何要大赦天下?”冯去疾不解,大赦需有适当理由。
“借口易寻,大赦天下才是目的,过程不重要。比如庆祝妻子诞下孩子,皆可成为理由。”赢欢解释,大赦有利于民生,能纠正冤假错案,减轻重刑犯的刑期,赢得民心。
然而,嬴政与冯去疾却感到了压力。若大赦天下,将无法再拘留赢欢,他的入狱理由本就轻微,符合大赦后的释放条件。
“我并非为自己,而是为今日即将受死的刺客!”赢欢看出两人的犹豫,连忙表明无私。“今日的刺客?”嬴政困惑。
“你想要救那位刺杀朕的刺客,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我们纵然富有,也无法收买君王。”老冯头苦笑,难以置信。
“咱们开门见山吧,这两年观察下来,其实我早知你们的真实身份。”赢欢从容说道。嬴政与冯去疾相视,略显尴尬,他们的把戏已被看穿。
“你们今日要对付的人,是西楚霸王项羽,当然,秦国无楚,西楚便无从谈起。”赢欢继续揭示,“但他极具价值,未来拓疆海外,这样的猛将在所难求,轻易处决,太可惜了。”
闻言,嬴政与冯去疾愕然,身为国主,怎会未与他们商议如此大事?
“的确!”赢欢道:“我在这狭小的牢房中,早已厌倦,若你能同意,我将召集六国贵族,一起出海探险,或许能找到传说中的仙山瀛洲。”
“徐福曾出海寻找,未能成功。”冯去疾悄声提醒,提及徐福的失败尝试和秦王的不满。
赢欢暗想:你懂个啥!西楚霸王项羽,如果能让他归顺,出海时定然风光无限,简直就是所向披靡,挡者披靡。倘若能借项羽之名结识虞姬,甚至先一步把她发展成自己的女友,人生岂不是美满至极!想到这里,赢欢不禁有些小兴奋。
项羽心中思索:我渴望得到国师的宽恕。“那些六国贵族后裔,如今已是大秦子民。其中许多人也曾是豪杰,与其让他们在国内作乱,不如给予他们机会,让他们为大秦建功立业,流传千古。”看着赢欢认真地说,嬴政觉得这是赢欢首次为自己求情,实在难以拒绝。
于是,嬴政对赢欢承诺:“只要你能说服他们归降,让他们不再危害大秦,朕就答应不杀他们。”赢欢自信满满地拉着嬴政的手离开牢房,冯去疾随后跟随,前往菜市口营救项羽。烈日下,项羽一行早已焦急等待,双手被反绑的他们备受煎熬。
在刑场上,赢欢和嬴政一同出现,他看着垂头丧气的项羽和十几名萎靡不振的刺客。“你是项羽?”赢欢询问。
“我姓项名籍,字羽,楚国大将军后代。今日壮志未酬,二十年后依旧是我项羽。”尽管疲惫不堪,但项羽骨子里的傲气不容忽视。“兄弟们,我们的口号是什么?”他问道。
“楚虽三户……求求饶我……亡秦必楚……一命……”慷慨激昂的口号中,夹杂着一丝绝望的求饶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