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军增援部队沿着蜿蜒的山路匆匆赶来,原本整齐的行军队伍此刻因为急切而显得有些凌乱。当先一辆军用卡车的引擎嘶吼着,扬起一路尘土。带队的大佐山本一郎站在车斗上,手里紧紧攥着指挥刀,眉头拧成了一个“川”字。
当他们赶到战场,眼前的景象让山本一郎瞬间气疯了。只见战场上一片狼藉,日军士兵的尸体横七竖八地散落着,没有一具是完整着装的,周围丢弃着三八大盖、歪把子机枪等武器,枪支零件散落一地,仿佛经历了一场残酷的绞杀。
山本一郎的脸涨得通红,额头上青筋暴起,他猛地抽出指挥刀,朝着天空挥舞,用日语疯狂咆哮:“八嘎!这是怎么回事!是谁干的!”声音里满是愤怒与震惊,他无法想象,在这片他们自认为掌控的区域,竟会有如此强悍的力量将一支中队的士兵屠戮殆尽。
副官小心翼翼地凑上前,看着眼前惨状,声音颤抖地汇报:“大佐阁下,看样子,是遭遇了激烈抵抗,而且对方武器似乎很先进……”山本一郎根本听不进去,一脚踢开副官,恶狠狠地吼道:“不管是谁,我定要将他们碎尸万段!给我搜!掘地三尺,也要把这些反抗者找出来!”
于是,增援部队迅速散开,如恶狼般朝着四周山林涌去。他们端着枪,眼睛里透着疯狂与凶狠,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有的士兵用刺刀刺向灌木丛,有的则对着可疑的山洞大声呼喊,妄图引出隐藏其中的敌人。而常昊等人早已在战斗结束后迅速撤离,隐没在山林深处,他们密切关注着日军的动向,一场新的较量,在这看似平静的山林间悄然酝酿 。
山本一郎在暴怒中指挥着部队四散搜寻,这时,一个眼尖的大佐在战场的泥地里发现了一个弹壳。他小心翼翼地弯腰捡起,那弹壳还带着战斗后的余温,表面的金属光泽在日光下闪烁,却散发着一种让人心惊的陌生气息。
大佐的脸色瞬间变得凝重无比,他快步走到山本一郎面前,将弹壳递上:“大佐阁下,您看这个。”山本一郎一把夺过弹壳,放在眼前仔细端详,只见这弹壳的形状、材质与他们惯用的子弹大相径庭,做工精细,一看就出自不同寻常的武器。
“这是什么?”山本一郎低声呢喃,眼神中满是疑惑与警惕。他深知,这小小的弹壳背后,隐藏着一股未知的强大力量,而这股力量,极有可能会对他们接下来的行动造成巨大的阻碍。
“查!立刻给我查清楚这是哪种武器的弹壳!”山本一郎将弹壳紧紧攥在手中,对着副官怒吼道,“这片区域的反抗力量,远比我们想象的要棘手,绝不能掉以轻心!”副官忙不迭地点头,转身匆匆去安排人手调查。
与此同时,常昊等人在山林深处的隐秘据点内,通过望远镜观察着日军的一举一动。常昊看着山下如热锅蚂蚁般的日军,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冷笑:“小鬼子,这下有你们头疼的了。不过,这只是个开始。”
他转头看向身边的兄弟们,眼神坚定而充满斗志:“他们肯定不会善罢甘休,接下来的日子,咱们要更加小心。但只要咱们团结一心,就一定能把这些侵略者彻底赶出中国!”众人齐声应和,声音在山林间回荡,充满了必胜的信念 。 而另一边,日军因为这个弹壳,陷入了一场紧张而又艰难的情报搜索与分析之中,他们妄图从这小小的线索里,找到打败反抗力量的突破口 。
山本一郎大佐紧紧攥着那个弹壳,仿佛要从它上面榨出所有秘密。他的手微微颤抖,不是因为恐惧,而是被一种未知的力量激怒。在临时搭建的指挥帐篷里,灯光昏黄,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一群日军武器专家和情报人员围坐在长桌旁,桌上铺满了各种资料、图纸,以及从战场上搜集来的各类碎片。
“给我查!把所有相关资料都翻出来!”山本一郎咆哮着,声音在帐篷内回荡。
一位戴着眼镜的武器专家,双手颤抖着接过弹壳,放在特制的仪器下仔细观察、测量。他的额头布满汗珠,每一个数据都让他的脸色愈发难看。
“大佐阁下,经过初步分析,这弹壳对应的子弹口径为7.62毫米。”专家声音颤抖地汇报着。
“继续!”山本一郎咬着牙,眼中满是凶狠。
随着调查的深入,更多数据被推导出来。“全枪长约1170毫米,全枪重,空枪重约7.5公斤。”另一位情报人员站起身,声音里带着一丝惊恐。
“理论射速650 - 750发\/分钟,战斗速射能达到658发\/分。”又一人补充道。
“有效射程1000米,供弹方式是采用不可散的闭式金属弹链供弹,常见弹链箱容量有100发、200发、250发。”
这些数据如同一颗颗重磅炸弹,在帐篷里炸开。众人面面相觑,眼神中满是恐惧与疑惑。他们绞尽脑汁,从这一个弹壳和之前捡到的弹夹碎片里,艰难地推演出枪支的大致型号。
可是,当他们将所有已知国家的武器库资料翻了个底朝天,却惊恐地发现,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使用这种武器。
“不可能!”山本一郎猛地站起身,掀翻了桌子,“一定是哪里出了问题!再给我查!”他的声音近乎绝望,这个未知的武器,如同高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让他寝食难安。
而此时,在山林深处的常昊等人,正密切关注着日军的一举一动。常昊看着山下混乱的日军营地,嘴角勾起一抹冷笑:“小鬼子,慢慢头疼吧,这还只是开胃菜。”他转头看向身边的兄弟们,眼神坚定而充满斗志:“接下来,咱们要给他们来个更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