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瑞垂头不语,暗十七继续做嘴替,上前对陆言铮拱手道:“回王爷,拿到了。”
陆言铮的目光没有离开萧瑞,继续问,“苏家的宝藏能找到,你们兄弟功不可没,你们就真的不要什么奖赏?”
“回王爷,我们兄弟能跟西北军一同作战就已经是此生幸事,金银财宝对我们来说并不重要。”暗十七不卑不亢的道,只不过这会儿他已经垂下头,没让人看见他眼底的遗憾。
如果他家主子愿意去争那个位子,这批宝藏也能提供不小的帮助啊,可惜……唉!
陆言铮闻言便不再追问,对赵奇道:“安家兄弟忠心可表,且与我西北军有功,即日起,擢升安达为骠骑将军,擢升安尔为西北水师先锋军参谋。”
“是,属下回头就去安排。”赵奇愣了一下,很快便道。
比起其他人,他对安家兄弟的升职算是最心里有数的人了。
毕竟王爷也不是那种一点情绪也不外露的人,稍稍想想王爷最近几天的表现,以及让他暗中调查安家兄弟的情况,就能看出,这两兄弟但凡不是要背刺西北军,就肯定会受到重用。
只不过他没想到竟然会一下就升到这么高的位置。
显然,吃惊的不止赵奇,小胡和桂七林武等人也都惊讶的看向萧瑞和暗十七。
最震惊的当然是萧瑞和暗十七。
两人回神后,暗十七都顾不得掩藏,连忙去看萧瑞。
萧瑞抬眼看向陆言铮,拱手肃然道:“多谢王爷赏识,可我兄弟二人能力低微,只适合在水师后勤帮忙,无法胜任王爷给的职位,还请王爷收回成命。”
看着那双熟悉的眼睛,陆言铮轻轻笑了,“安二公子不必妄自菲薄,此次前往寻找苏家宝藏的经过我已知晓,你绝对能胜任参谋一职。”
小胡的传书上写得很清楚,这一路上安达都是以安尔的话马首是瞻,不知道的还以为安达才是弟弟呢。
“安达胆大心细,身手不凡,做个骠骑大将军也绰绰有余,我相信你们一定能做到!”陆言铮说着,还拍拍两人的肩。
暗十七心里着急,频频给萧瑞使眼色。
萧瑞还懵着呢,听到陆言铮这些话,一时间还真是不知道该说啥。
他和暗十七原本的打算一直都是默默的在暗处观察,等时机一到他们就会脱身离开,去过他们原本计划好的日子。
可永王屠村的事让萧瑞看清了朝廷那伙人的狠毒嘴脸,决定替陆言铮解决一个最大的隐患,这才不得已找上门,提起宝藏的事。
可现在陆言铮竟然给他和暗十七升了职!那他们以后要是想脱身,可就没那么简单了。
陆言铮看见他俩的神情,就更加肯定了自己心里的猜测,不过他并没有说破什么,而是很快就转了话题,让小胡带他去看那批宝藏去了。
独留萧瑞和暗十七面面相觑,两人都不知道该如何应对眼下的情况。
……
且说朝廷派出的议和队伍,此时已经走到了接近琼州的地界。
兵部尚书于大人和礼部侍郎黄大人是这次议和的主官,两人都是五十多岁的年纪,于大人年轻时是武将,此时身子还算硬朗,对高强度赶路还算撑得住。
但礼部侍郎黄大人可就没那么好的身体底子了,一路上叫苦不迭。
“于大人,咱能不能在这小镇上歇一天再走?”黄大人的脸色有些苍白,说话时胡子都颤巍巍的,还一边扶着自己的老腰。
是,他不用走路,可朝廷的官道多年没有修过,坐在马车里照样被颠簸得快去了半条命啊!
于大人皱眉,明显不赞同的看着他,“黄大人,我们打听了一路也没探听到西北王的去处,如今只有前往玉康府勇山县定水村去议和,若再不快些,恐怕西北军的火药武器就要打开京城的大门了,黄大人想看到生灵涂炭不成?”
黄大人苦着脸,“不是我不愿意,而是于大人你也瞧见了,我这身子骨遭不住啊!”
出来之前他就听说过了,京中许多人家都安排了家中子弟和重要的人秘密出城,就是为了防着西北军突然攻城,他们总得给自家留个后。
而且他还知道,就眼前这位兵部尚书大人,出来前也是把妻儿老小安顿好了的。
他自己则是孤家寡人一个,家里只有几个仆从,其余家人要么病死,要么早夭,早没了,因此他也没什么好怕的。
所以他就觉得,既然大家都没有后顾之忧,还赶那么急做什么?
于大人的眉头皱得更紧了,“黄大人,你我的安危都是小事,如今咱们连议和都没有门路,你如此想法实在……”
他就差明着说礼部侍郎是罪人了。
黄大人是真的经不起折腾了,闻言干脆直接摆烂,两手一摊,“总之我的确是走不动了,若于大人真这么着急,那咱们就兵分两路,我继续打听西北王的下落,往京城方向走回头路,于大人你则前往玉康府找西北王妃,这样总行了吧?”
如果连这个办法他都不答应,那他也不知道该说啥了。
兵部尚书心中一喜,但面上还是装作思考的样子道:“这样……会不会不好?”
“有什么不好?”礼部侍郎无语的看着他,“朝中的情况你又不是不知道,咱们只要按皇上的旨意办事就是,至于能不能成,那也不是我们说了算啊!”
兵部尚书闻言,看似纠结的点点头,“那行吧,我现在就带人继续赶路,还请黄大人也务必尽力!”
“这是自然,毕竟我也不想真的改朝换代啊!”礼部侍郎摆手道。
尽不尽力的另说,不过他倒是真的不想改朝换代。
想想看,如今的皇帝除了无能狂怒外,很少真的管事,只要他机灵点,就能一直在朝中混到死,换个人做皇帝哪有这样的好事啊?
兵部尚书很快就带着人走了,等到出了歇脚的小镇,他整个人都放松了不少,看向身边的人问道:“夫人他们到哪了?”
“回大人,估摸着快到云州了。”这人是于大人府上的总管事,负责安排一应杂事。
于大人闻言舒了口气,“那就好,咱们先去勇山县安置下来,回头让夫人他们也快些过来。”
自从发现苏子玉一家已经逃跑了之后,他立刻就安排了自家人往云州去,这次担任议和使臣也是他特地求来的,就是为了光明正大的离开京城。
只不过路上有个同行的礼部侍郎,让他做事很不方便,好在他略施小计就甩掉了这个麻烦,之后的路他总算不用遮遮掩掩了。
景清帝还做着陆言铮会同意议和,俯首称臣的美梦,却不想他派出的议和使臣已经兵分两路,且没有一个是真心要去议和的。
定水村这边,江沁语忙碌了大半个月以后,总算是可以稍稍休息两天了。
云竹端着一碗刚煮好的红枣银耳汤递给江沁语,“王妃,这是老夫人熬的,说是给您补补气血。”
江沁语接过,一边往嘴边递,一边笑道:“娘果然闲不住……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