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宇意识到,如果要让朝廷的根基更加稳固,单靠武力与政策还不够,必须让百姓们得到教育,拥有更多的见识和选择。这样,他们才会更坚定地拥护朝廷的改革。于是,他决定加速推广教育,以文化兴国,使百姓们从根本上接受新的理念。
为了推动这个计划,张宇召集了几位负责教育的大臣以及沈清言,召开了一场关于教育改革的密议。张宇望着众人,缓缓开口:“诸位,如今朝廷的政令虽已初步实施,但朕深感民智未开之弊。若想真正改变天下,需以教育为本,让百姓们能够读书识字,知晓礼义廉耻,懂得朝廷的苦心。”
一位年长的礼部尚书深以为然,起身恭敬地说道:“陛下英明,臣以为,推行教育应当分为两步。首先是对年轻一代的学堂教育,辅之以读书识礼之法;其次,对成年百姓进行义务讲学,向他们普及基本的道理,使他们能分辨是非。”
张宇颔首道:“正是如此。朕想在京城和主要州府设立国学和学堂,以此为核心,逐步向乡野推广。但这其中难免会有诸多阻力,尤其是一些士族豪强,他们可能不会支持。清言,你怎么看?”
沈清言沉吟片刻,答道:“陛下的担忧不无道理。一些士族对新政早已心存疑虑,倘若我们贸然推行教育,必会触动他们的利益。依臣之见,不如在部分地区试点,向当地士族宣扬学堂的好处,让他们的子嗣也入学,带动当地风气。”
张宇对此提议十分认同,随即拍板道:“好,清言,此事由你全权负责,务必在最短时间内制定出试点方案,朕要看到成效!”
沈清言领命后,立即展开行动,他亲自挑选了几个民风淳朴但士族势力较弱的地区作为试点。与此同时,张宇还拨出大量资金,用于学堂的兴建和教员的招募,并发布诏令,凡家境贫寒但天赋出众的孩童皆可免费入学,以激励百姓送子求学。
国学的诞生
在张宇的策划下,京城的第一座国学拔地而起。国学大殿宽阔宏伟,朱红色的柱子上挂着一幅“学为人本,教以兴邦”的匾额,展现了张宇的教育抱负。国学学堂设有四门课程,分别是读书识字、礼仪孝道、律法基础以及天下大势。这四门课程的设立,意在培养新一代忠诚、明理、勤奋的子民。
开学典礼当天,张宇亲自到场,鼓励各地学子珍惜读书机会,勤学苦练,为朝廷效力。学生们无不热泪盈眶,纷纷向张宇致谢,许下为国效力的誓言。
张宇看着眼前这些朝气蓬勃的学子,心中油然而生一股自豪之情。这些人将是未来的栋梁之材,而他们所受的教育,必将改变大清的命运。他转头对沈清言说道:“这才是真正的民心所向,只有当百姓有了知识,才能更好地支持朝廷的改革。”
沈清言眼神坚定,恭敬地说道:“陛下所言极是。臣一定尽心竭力,让更多的百姓能够接受教育。”
百姓的反应
随着各地学堂的逐步推行,百姓们的反应逐渐变得热烈。许多贫苦农民一开始不敢相信,朝廷竟会拨出银两,专门给他们的孩子建学堂,甚至不收学费。许多家庭踊跃地将孩子送入学堂,希望他们能够学到知识,不再受贫困和愚昧的束缚。
然而,这一举措也引发了部分士族的不满。他们担心,一旦百姓们识字明理,他们对权力的依赖性将下降,自己的权势可能受到威胁。部分地方的士族甚至联合起来,试图阻挠学堂的建设,甚至暗中威胁百姓不准送孩子入学。
张宇闻知此事后,顿时大怒,下令严查这些妨碍教育改革的士族。他派出御史进行彻查,凡是阻碍学堂建设的士族,一律严惩不贷。同时,他还发出诏令,凡支持学堂建设的士族可获得朝廷赏赐,以此鼓励更多的士族配合。
初见成效
在张宇的强硬态度下,阻力逐渐被压制,各地的学堂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随着越来越多的孩童入学,各地的文风和民风逐渐得到改善。学堂里,不仅仅教书识字,还会传授道德与礼仪,甚至有时候会讲解朝廷的新政,使得百姓对朝廷产生了更多的认同感。
张宇得知后,心中大喜,特别派遣大臣前往学堂考察,向那些表现优秀的学生颁发奖赏,以此鼓励学子们更加努力学习。很快,这些受过教育的学子们成为了各地的骨干力量,他们不再盲目从众,而是对朝廷的改革充满信心,并主动在民间宣传。
学政的深化
教育改革取得初步成效后,张宇决定进一步推动学政的深化。他下令在各州府设立学政机构,专门负责管理和指导各地的学堂。为了确保学堂的纯洁性,他规定,所有教员必须经过严格考核,确保他们德行高尚,教学质量优良。
与此同时,张宇还提出了奖励制度——凡是表现优异的学生,可以获得朝廷的资助,前往国学继续深造,甚至有机会入朝为官。这一制度不仅激励了学子们的斗志,也吸引了许多寒门子弟,他们通过努力学习,改变了原本贫苦的命运。
改革的持续推进
一年后,张宇的教育改革已遍布大半个帝国,民间识字率大大提升,百姓们对朝廷的认同感也达到了空前的高度。各地的学堂成为了百姓聚集学习的场所,而那些受过教育的学子们逐渐成为了朝廷的骨干力量,他们忠诚于张宇的改革理念,为朝廷的稳定与繁荣作出了重要贡献。
张宇站在皇宫高处,远眺着京城,心中充满了希望。他知道,教育改革只是开端,未来还有更多的改革等着他去实现。然而,他已不再感到孤单,因为他知道,民心在他这一边,天下百姓将和他一道,共同走向一个新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