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京之始:旧都焕新
金色的阳光洒在卫渊脸上,却照不亮他此刻略显阴沉的面容。
京城来的圣旨像一块巨石,重重地压在他的心头。
回京,意味着离开这片他亲手重建的土地,离开这群视他为再生父母的百姓。
他的目光缓缓扫过旧都,从青砖黛瓦的民居到车水马龙的街市,从欣欣向荣的作坊到书声琅琅的学堂,每一处都倾注了他的心血,每一处都承载着他的希望。
“渊郎……”苏姑娘的声音轻柔却带着一丝颤抖,将卫渊从沉思中拉回现实。
他转头看向她,只见她眼眶微红,强忍着不让泪水滑落。
苏姑娘明白京城是怎样一个龙潭虎穴,此去凶险莫测,她怎能不担忧?
纤细的手指紧紧攥着衣角,骨节泛白,仿佛要将那薄薄的丝绸捏碎。
她想陪他去,为他遮风挡雨,可旧都的重建还未完全结束,百废待兴,她同样放不下这里的一切。
卫渊轻轻握住苏姑娘的手,温热的触感在两人之间传递,仿佛一股无声的安慰。
“我明白你的担忧,”他低沉的声音中带着一丝坚定,“京城虽险,我亦不惧。只是……”他顿了顿,目光再次投向远方,言语中带着一丝未尽之意,“这旧都,还需要有人守护……”
卫渊深吸一口气,将目光从那一张张充满希冀的脸庞上收回。
他知道,自己不能再犹豫了。
京城的那潭浑水,他迟早要去趟,但在此之前,他必须为旧都留下一个坚实的未来。
“周村长,”卫渊的声音沉稳而有力,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接下来我说的话,你们务必牢记于心。”
他开始将现代管理理念,一点一滴地灌输给这些淳朴的百姓。
从责任到人,优化流程,关键绩效指标(KpI)绩效考核,将权力下放,充分发挥每个人的才能。
他详细地讲解着每一个环节的重要性,并结合旧都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他甚至还手把手地教他们如何记账,如何进行成本核算,如何进行市场调研。
众人听得如痴如醉,他们从未想过,原来管理一个地方,竟然有如此多的学问。
卫渊深入浅出的讲解方式,让他们受益匪浅。
他们认真地记录着卫渊所说的每一句话,生怕遗漏了任何一个细节。
看着众人那充满求知欲的眼神,卫渊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成就感。
他知道,只要这些人能够真正理解并运用这些管理理念,旧都的未来,将会一片光明。
“世子放心,”周村长激动地说道,他紧紧握着卫渊的手,“我们一定不会辜负您的期望,我们会把旧都建设得更好!”
卫渊满意地点了点头他们虽然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教育,但他们有着一颗赤诚的心,有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只要给他们机会,他们一定能够创造出奇迹。
就在这时,一具柔软的身躯紧紧地抱住了他。
卫渊不用回头也知道,是苏姑娘。
他能感受到她身体的微微颤抖,感受到她心中那强烈的不舍。
“渊郎……”苏姑娘的声音带着一丝哽咽,“你一定要平安回来。”
卫渊转过身,轻轻地抚摸着她的秀发,温柔地说道:“放心,我一定会回来的。这里有我的牵挂,有我的梦想。”
苏姑娘抬起头,泪眼朦胧地看着卫渊。
她伸出双手,紧紧地搂住卫渊的脖子,将头埋在他的怀里,轻声啜泣着。
“我等你回来,”苏姑娘喃喃地说道,“我等你回来娶我。”
卫渊的心头一颤,他紧紧地抱着苏姑娘,心中充满了爱怜。
他知道,自己不能辜负这个深爱着自己的女人。
他一定要活着回来,给她一个幸福的未来。
良久,苏姑娘才缓缓地抬起头,她伸出纤细的手指,轻轻地擦拭着卫渊脸上的尘土。
她的
“渊郎,”苏姑娘轻声说道,“你一定要小心。”
卫渊点了点头但他必须去,为了他心中的理想,为了这天下苍生。
他深吸一口气,目光再次投向远方。
是时候该走了。
他还有许多事情要做,还有许多责任要承担。
“吴先生,”卫渊突然开口道,“安排下去,让兄弟们……”卫渊环视众人,目光如炬。
“城防营,继续操练,不得懈怠!商队互通有无,税收一分不少!记住,旧都的繁荣,在于秩序!”他语气铿锵有力,掷地有声,每个字都仿佛带着千钧之力,敲击在众人的心房。
众人齐声应诺,声浪震天,他们对卫渊的敬畏,不仅仅是因为他的身份,更是因为他为旧都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辞别旧都,百姓夹道相送,绵延数里。
人群中,有垂髫小儿,有耄耋老者,有身强力壮的汉子,也有温婉贤淑的妇人。
他们高举着写有“卫世子千岁”的旗帜,声嘶力竭地呼喊着卫渊的名字,声音汇聚成一股洪流,响彻天地。
“世子!世子!”这声音中,饱含着感激,饱含着不舍,饱含着期盼。
卫渊勒马回望,心中五味杂陈。
旧都,这座曾经满目疮痍的城市,如今已是焕然一新,生机勃勃。
青砖黛瓦,错落有致,商铺林立,人声鼎沸。
他的目光扫过一张张充满希望的脸庞,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他深知,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离开旧都后,卫渊一行人一路北上,官道两旁的景色逐渐萧瑟。
秋风瑟瑟,吹得树叶沙沙作响,如同低沉的呜咽。
偶有几只乌鸦从头顶飞过,发出凄厉的叫声,更添几分肃杀之气。
一日,卫渊正与吴谋士商议京城局势,忽闻前方一阵骚动。
一名斥候策马而来,神色慌张地禀报道:“世子,前方……前方……”他吞吞吐吐,似乎难以启齿。
“何事如此慌张?”卫渊眉头紧锁,心中隐隐升起一股不祥的预感。
“前方……有难民,说是……说是从北方逃难而来,说是……雪灾……”斥候的声音越来越小,几乎微不可闻。
雪灾?
卫渊心中一凛,北方雪灾,这可不是小事。
他猛地站起身来,目光如电,直视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