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宋稳固了在大洋洲的局势后,穆桂英敏锐地察觉到了欧洲大陆蕴含的巨大机遇与潜在威胁。彼时,欧洲各国势力纷争不断,局势错综复杂。穆桂英向皇帝赵惟叙进言,提议率领大郎、二郎、三郎、四郎以及蒙古联军西征欧洲,旨在拓展大宋影响力,建立贸易通道,同时防止欧洲势力的无序扩张对大宋造成威胁。赵惟叙深思熟虑后,批准了这一宏伟计划。
穆桂英迅速着手筹备,与蒙古大汗商议联军事宜。蒙古大汗对此次西征也颇为心动,认为这是拓展蒙古势力范围、加强与大宋合作的绝佳机会,遂欣然应允,派出精锐骑兵。
与此同时,穆桂英精心挑选大宋军队,大郎、二郎、三郎、四郎皆领命出征,各自率领所部精锐。他们日夜操练,熟悉新装备、新战术,为西征做着最后的准备。
一切准备就绪,大军浩浩荡荡踏上征程。一路上,穆桂英凭借卓越的领导才能,协调着大宋与蒙古联军的行动。大郎沉稳坚毅,负责粮草辎重的安全押运;二郎机智灵活,带领侦察小队提前探路,及时汇报敌情;三郎勇猛无畏,作为先锋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四郎擅长外交与谋略,负责与沿途各国沟通交流,化解潜在冲突。
当大军行至欧洲边境时,遭遇了第一个强大对手——法兰克王国。法兰克王国军队以重装骑兵闻名,他们身披重甲,手持长枪,冲锋时如钢铁洪流,势不可挡。
穆桂英并未慌乱,她仔细观察地形,发现一处山谷利于设伏。于是,她让三郎佯装败退,引法兰克重装骑兵进入山谷。待敌军全部进入后,大郎、二郎率领伏兵从两侧杀出,一时间,箭如雨下,巨石滚滚。法兰克骑兵在狭窄的山谷中难以施展冲锋优势,顿时阵脚大乱。
此时,穆桂英亲率主力部队从后方掩杀而来,与法兰克军队展开近身搏斗。蒙古骑兵也在山谷外截断了敌军的退路,防止其突围。法兰克军队虽顽强抵抗,但在穆桂英的精妙战术下,渐渐难以支撑。经过一番激烈拼杀,法兰克军队大败,被迫与大宋和蒙古联军签订和平协议,承认联军在其边境地区的通行权,并开放部分贸易口岸。
初战告捷,联军士气大振,继续向西挺进。然而,他们的行动引起了周边其他欧洲国家的警惕,这些国家纷纷联合起来,组成了一支庞大的联军,企图阻止穆桂英的西征大军。
这支欧洲联军由多个国家的精锐部队组成,包括擅长弓弩的英格兰长弓手、精通魔法的拜占庭魔法师以及北欧的维京战士等,阵容强大,实力不容小觑。
面对强敌,穆桂英召集众将商议对策。四郎提出,可利用欧洲各国之间的矛盾,分化瓦解联军。穆桂英深以为然,她一面派四郎暗中与部分国家接触,许以利益,离间他们与联军的关系;一面加强自身防御,积极准备战斗。
在四郎的努力下,欧洲联军内部果然出现了裂痕。部分国家开始动摇,对是否与联军开战产生了犹豫。穆桂英抓住这一机会,决定主动出击。
她让二郎带领一队轻功高手,趁着夜色潜入欧洲联军营地,破坏其粮草和军备。同时,大郎、三郎率领精锐部队,在营地周围设下埋伏。当欧洲联军发现粮草起火,陷入混乱之时,大郎、三郎率军杀出,与营内的二郎里应外合。
穆桂英则亲率蒙古骑兵和四郎所部,在欧洲联军的援军必经之路上设伏。当欧洲联军的援军赶来时,穆桂英一声令下,蒙古骑兵如旋风般杀出,以强大的冲击力冲散了敌军。宋军则在后面以弓弩和火器进行攻击,给敌军造成了巨大伤亡。
在一系列的打击下,欧洲联军土崩瓦解,各国纷纷求和。穆桂英凭借着智慧和勇气,成功突破了欧洲各国的防线,率领联军深入欧洲腹地,为大宋在欧洲大陆上打开了局面,开启了与欧洲各国的贸易与文化交流新篇章,让大宋的威名在欧洲大陆上也声名远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