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的人们质朴无比,看着这些老人,易浅觉得有点惭愧,自己拿出微薄钱财,就让他们为村里的事情费心费力。于是决定今晚犒劳犒劳他们,以后多炼一些固元丹,有必要分发一下。
“大爷爷,叔公,我还有事要和你们商量呢,要不你们现在去我大爷爷坐坐?”
众人一听有事,忙不迭失地跟着去了大爷爷家里,易浅从小背包里拿出茶叶让大爷爷给大家煮茶喝。
“大爷爷、叔爷,你们稍等会,我去去就来。”于是拉上易清回到家,和易奶奶一起提了很多食材到易大伯家里,让春秀婶子忙活多煮一些饭菜。
几位老人被请上桌,一看还有什么不明白,赶忙推辞。但易大伯拦着,加上饭菜和酒的香味,几老头的馋虫也被勾起了,顺势留了下来。
乡村的人都是质朴的,没有那么多的老幼尊卑、食不言寝不语的规矩,大家热热闹闹地围桌而坐,聊着今天的铺路情况。
“一天下来成果还不错,按今天的进度有那么大半个月也就能完工了。
修路工程自有大爷爷、里正、村老们操持着,易浅不用费心。
每天中午,春秀和秀红几人都会早早地开始蒸白面馒头。当热气腾腾的馒头出锅后,易深、易海等小子便带着馒头来到修路现场,分发给辛勤劳作的村民们。村民们吃着香甜的馒头,心中充满了干劲。
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道路也在大家的努力下逐渐成形。原本崎岖难行的小路变得宽阔平坦,一直延伸向远方的小镇。
易浅得到了村民们的交口称赞,收获了一波功德金光,灵气池委实凝实不少。
路修好了,易浅给出的银两所剩无几,大爷爷担忧钱不够,就对易浅说:“浅儿,要不建村学的事儿就先缓缓?”
易浅道:“里正、大爷爷,我想早日为村子里的孩子们建好村学,让他们都有机会读书识字,将来能有更好的出路。我再拿三百两银票交给你们,烦请你们继续费心负责主持,请工匠师傅前来建筑。”
“不碍事不碍事,只是让你破费了。”里正和大爷爷看着易浅坚定的眼神,也不再劝说。
开始建村学的消息很快在村子里传开,村民们纷纷赞叹易浅的善举。村里的壮劳动力们更是一呼百应,纷纷前来帮忙。他们有的扛着木材,有的搬运石块,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对未来的憧憬和希望。
施工场上,热火朝天。男人们挥洒着汗水,齐心协力地为村学的建筑添砖加瓦。
随着时间的推移,村学的轮廓渐渐清晰起来。那坚固的墙壁,宽敞的教室,仿佛承载着整个村子的未来。
在村学的建筑过程中,趣事不断,而村民们的表现更是令人动容。
调皮的孩子们偷偷溜到施工现场看他们将来读书的学堂。他们一会儿摸摸这里,一会儿碰碰那里,被大人们发现后,佯装生气地追赶他们。
“臭小子,现在天天来溜达,以后上学我看你们还有没有这么勤?”
孩子们笑着、跑着,给紧张的施工氛围增添了许多欢乐。村民们看着孩子们活泼的身影,心中充满了希望,仿佛看到了未来孩子们在村学里认真读书的模样。
村里的男人们齐心协力地搬运着木材和石块,虽然是冬天,他们的额上也渗出汗水,但却没有一个人喊累。他们心中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尽快把村学建好。
村学的规模不大,也不过二十多天,就全部建好了,只等明年开春请先生来开学。
当然易浅在村民的交口称赞中又是收获一波功德金光。
村里人忙活着,易浅早晚练功,还抽空炼丹。家里多了个柳若云,勤快得很。加上四叔也时常过来帮忙挑水、砍柴,家里的事儿易浅基本不用费心。
只是有一天,施工队的一位工匠师傅或许是从村民口中听说了易浅的传奇故事,特地前来请他到镇上的张乡绅家里帮忙。
易浅二话不说,带着柳若云、易深、易海跟着工匠师傅到了张乡绅家里。
“小大师,久闻大名,鄙人今日就仰仗你排忧解难了。”张乡绅双手抱拳向易浅行礼。旁边一衣着华贵的妇人亦跟着行礼。
“这是拙荆。”张乡绅介绍妇人道。
易浅道:“张乡绅、张夫人不必客气,先把情况跟我说说吧。”
张乡绅虽然着急,但还是引着大家到客厅喝茶。茶过两寻,才开口道:“半个月前我儿张仲勋不知从哪儿找来一本古书,从此就整日把这本书抱在怀里,连吃饭睡觉都不放下。嘴里整天嘀咕着‘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人也快速消瘦,现如今已变得形销骨立了。”
“这段时间,我们也去请过符,驱过邪,都不起作用。现下实在无计可施了,还请小大师出手相救我儿。”张夫人在旁边抹着眼泪补充道。
“张夫人莫急,烦请你报上你儿的生辰八字来。”张夫人赶忙报上张仲勋的生辰八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