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德堂的藏书阁里,一场风波正在酝酿。
\"凭什么他能借阅内阁密档?\"赵世勋指着王子明,声音里带着显而易见的不屑,\"一个泥腿子,也配碰这等典籍?\"
王子明手中紧握着那卷竹简,沉声道:\"明德堂没有规定只有贵族才能看密档。\"
\"哼,规矩是死的,可人是活的。\"赵世勋上前一步,\"你真以为凭几次考核就能和我们平起平坐?\"
周围渐渐聚集了不少学子。自从明德堂开学以来,贵族子弟与寒门学子之间的矛盾一直暗流涌动。今天这场冲突,不过是导火索罢了。
\"自取其辱!\"赵世勋突然出手,想要抢夺竹简。王子明虽然出身寒微,但在乡野长大,身手敏捷,灵巧地避开。
就在这时,一个清冷的声音响起:\"在藏书阁动武,谁给你们的胆子?\"
众人回头,只见叶知秋立在阁楼的阴影处,不知已经站了多久。她缓步走来,目光在两人身上扫过:\"说说看,怎么回事?\"
赵世勋立刻换上恭敬的面孔:\"回先生,学生见他翻阅机密典籍,有违规矩......\"
\"什么规矩?\"叶知秋打断他,\"可是明德堂定下的规矩?\"
\"这......\"赵世勋语塞,\"可是这些典籍事关机密,岂能让......\"
\"让什么?\"叶知秋的声音陡然严厉,\"让寒门子弟翻阅?赵世勋,你可知自己犯了几重错?\"
赵世勋低下头,不敢答话。叶知秋环视众人:\"第一,私立规矩,无视校规;第二,以势压人,妄分贵贱;第三,藏书阁动武,令典籍蒙尘。\"
她顿了顿,又道:\"最重要的是,你们辜负了明德堂的初衷。这里是培养治国之才的地方,不是延续门第之见的地方。\"
正说着,萧远珩带着几位教习匆匆赶来。叶知秋转身道:\"来得正好。这两个学生,就交给你们处置吧。\"
萧远珩看了看现场,已经了然于胸:\"赵世勋停课三日,写悔过书。王子明也要检讨,在藏书阁值守一日,重温校规。\"
处罚一轻一重,显然是轻者恶意挑衅,重者不该退让。两人领命而去,围观的学子也都散了。
叶知秋回到自己的书房,意外地发现林月笙正在那里等她。
\"老师。\"新帝起身行礼,\"听说明德堂出了点乱子?\"
叶知秋让他坐下:\"小事而已,不值得惊动陛下。\"
\"怎么会是小事?\"林月笙正色道,\"朝中已经有人开始议论,说明德堂的做法太过激进,会破坏根基。\"
叶知秋笑了:\"是谁在议论?让我猜猜,是不是赵家那位相爷?\"
林月笙点头:\"赵相说得不无道理。朝廷百官多是世族出身,若是寒门子弟大量入仕......\"
\"陛下。\"叶知秋打断他,\"你可记得自己的出身?\"
林月笙一怔。他虽然现在是九五之尊,但出身却也不算显赫。正是因为叶知秋当年的破格提拔,他才有今天的位置。
\"老师教训得是。\"他深深一躬,\"是学生见识短了。\"
叶知秋看着这个曾经的学生,现在的皇帝,语重心长地说:\"治国如栽树,要选好苗,更要会养苗。寒门子弟吃过苦,更知民间疾苦;世族子弟见过世,更懂权术运用。两相扶持,才能枝繁叶茂。\"
正说着,萧远珩匆匆进来:\"夫人,赵世勋离开明德堂了。\"
\"哦?\"叶知秋并不意外,\"带着什么人走的?\"
\"跟他同去的还有十几个世族子弟。他们说......\"萧远珩看了眼林月笙,\"说明德堂有辱他们的身份。\"
林月笙霍然起身:\"这简直是对朝廷的挑衅!要不要我......\"
\"不必。\"叶知秋摆摆手,\"让他们去吧。明德堂的大门,向来是开着的。不愿意留的可以走,愿意来的也随时欢迎。\"
她说得云淡风轻,但萧远珩知道她在担心什么。这些世族子弟的离去,必然会引起朝中的非议。明德堂才刚刚起步,就遇到这样的挫折,确实令人忧心。
夜深了,书房里还亮着灯。叶知秋正在翻看学生们的作业,萧远珩给她添了杯茶。
\"在想什么?\"萧远珩问。
\"在想该怎么教这些孩子。\"叶知秋指着一篇文章,\"你看王子明的这篇策论,对朝廷吏治提出了很多建议,字字珠玑,但也处处透着怨气。\"
萧远珩看了看:\"这孩子在基层摸爬滚打多年,看问题难免带着情绪。\"
\"正是如此。\"叶知秋点头,\"寒门子弟容易钻牛角尖,世族子弟又容易目中无人。如何让他们互相理解、取长补短,才是明德堂最大的挑战。\"
正说着,外面传来一阵喧哗。两人快步出去,看见王子明带着几个寒门学子,正在收拾行李。
\"你们这是要做什么?\"叶知秋问。
王子明躬身行礼:\"先生,我们觉得...既然那些贵族子弟看不起我们,不如我们也......\"
\"糊涂!\"叶知秋厉声道,\"他们以势压人,你们就要以暴制暴吗?\"
\"可是......\"
\"没有可是!\"叶知秋环视众人,\"你们要记住,明德堂收你们,不是为了让你们延续仇怨,而是要让你们学会如何化解仇怨。那些世族子弟走了,是他们的损失。而你们若是此时离去,就是辜负了自己的初心。\"
王子明等人低着头,神情惭愧。叶知秋语气缓和下来:\"回去好好休息吧。明天继续上课,我要讲的是'化敌为友之道'。\"
等学生们都散了,萧远珩才说:\"夫人这番话,不知能说服多少人。\"
\"不在于说服多少人,\"叶知秋望着远处的月光,\"而在于让他们明白,治国之道,首重治心。\"
第二天一早,明德堂照常授课。让叶知秋意外的是,赵世勋居然来了。不仅来了,还主动坐在王子明旁边。
\"今天讲的是'化敌为友之道'。\"叶知秋开门见山,\"先请赵世勋说说,为什么要回来?\"
赵世勋站起来,声音有些哽咽:\"昨晚回家后,父亲狠狠责骂了我一顿。他说,他能有今天的地位,是因为当年得到一个寒门学子的举荐。那人后来官至尚书,却始终没有忘记提携后进......\"
叶知秋点点头:\"王子明,你来说说感想。\"
王子明起身道:\"学生惭愧。昨晚想了很久,才明白先生的良苦用心。国家需要各种人才,正如一棵大树需要不同的枝叶。\"
\"说得好!\"叶知秋欣慰地说,\"现在,我给你们布置一个作业。每个世族子弟要和一个寒门学子结对,写一篇《设身处地论》。要互相交流,体会对方的处境和想法。\"
学生们交头接耳,渐渐地,世族与寒门的界限开始模糊。叶知秋看着这一幕,心中暖暖的。她知道,这些年轻的心灵正在经历一场蜕变。
萧远珩也在一旁看着,低声说:\"夫人真是好手段。\"
叶知秋莞尔:\"这不是手段,是教育的真谛。明德堂最重要的,不是教他们多少知识,而是教会他们如何做人。\"
课后,赵世勋主动邀请王子明去家里做客。而王子明则说要带赵世勋去城南的街市走走,看看普通百姓的生活。
叶知秋站在廊下,看着这些朝气蓬勃的身影,心中充满希望。她知道,这些孩子就像初生的枝叶,虽然稚嫩,却充满生机。只要用心培育,终有一天会长成参天大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