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是老夫人写的。
信上罗列了很多产妇与孩子需要的东西,这些都是需要送过去的。
除了这些,老夫人还给列了食谱,要求每天按照食谱准备,并且连要哪个厨子经手,要用到什么食方,在什么时辰前必须送到都写得清清楚楚。
向春云这才知道小姑子竟然生孩子了!
刚才公公倒是跟她说了小姑子的奇遇,向春云知道沈玉瑶在死后魂魄去了另一个世界,并且在那个世界借尸还魂了。
她还知道小姑子在那边成了家,嫁了一个跟二弟一样的武官,生活得还不错。
除此之外,她知道得并不多。
一来公公那人本来就话少。
她嫁进沈家快十年了,这十年里公公跟她说的话加起来可能都没有今天那一会儿说得多。
可即便如此,她所知道的内容还是只有零星。
例如,她就不知道小姑子竟然生孩子了!
对于婆婆一下子列了这么多的东西,写了这么长一个单子,向春云倒也没有什么别的感觉。
主要是她公婆一向对待子女都很公平。
如果说有偏向,那肯定还是偏着他们长房多些,毕竟将来会由他们这一房继承家业。
所以,在吃喝用度上,向春云根本不会去和弟妹们计较。
再者说,向春云嫁过来的早。
她嫁进来的时候小姑子还小着呢,还没有她家儿子现在大。
说起来小姑子也算是向春云看着长大的。
当初得知小姑子的死讯时,向春云也是难受得只觉得心都碎了!
如今知道她活得好好的,不仅活着还成亲生子了,向春云这心里真是高兴的直念佛!
都恨不得立刻去佛堂诚心地拜一拜。
所以,她哪里会去计较婆婆所列的东西多少?
她立刻拿出纸笔,亲自将婆婆列的单子誊抄了一份。
然后让自己最信任的陪嫁丫头悄悄的,分几次将需要的东西吩咐下去。
然后让他们按照婆婆要求的时辰,提前送到自己的房里。
处理完这些事后,向春云迫不及待地开始给婆婆,给小姑子写信。
自家丈夫也是个闷葫芦,向春云也不打算再从他那嘴里得到什么消息了。
她觉得与其自己这么一点一点地问,还不如直接写信问婆婆还有阿瑶。
向春云这会儿忽然觉得,这个盘子真是个好东西!
比找信使送信还方便许多!
程立言给王平原打完电话后没有直接回家,而是拐去了百货大楼。
然后他直接找到了丁师父。
今天他找丁师父有两件事,一件肯定是报喜,另外一件则是想给丈母娘买两套替换衣服。
总穿自己媳妇的肯定不行,那也太不像话了。
丁师父正好值班,看到程立言自然非常高兴。
听说自己徒弟生了,那就更是开心。
旁边几个柜台的人听说沈玉瑶生了个儿子,顿时恭喜声不断,还有几个人打着哄哄地朝程立言要红鸡蛋吃。
直把程立言说得窘迫了起来。
丁翠珍看到这种情况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这是这人压根就没准备!
估计他根本就不知道还有这个风俗。
不过想一想也很正常。
程立言和沈玉瑶都父母去世的早,估计根本就没人跟他们讲这些风俗习惯。
不知道,自然就不会做准备。
想明白这些,丁翠珍心里着实有点心疼这两个小年轻。
她按照程立言的要求很快帮他挑选好了衣服,然后就催着他赶紧回去照顾妻子。
直说大楼这边的事儿不用他管,那些礼自己来走。
程立言哪里会让师父替自己做这种事儿?
他询问清楚之后就跟众人说了,说媳妇今天才刚出院,没有来得及,这几天会把礼给补上。
然后才拿着东西离开了。
程立言这么走了,根本不会想到大楼那边差点没闹一场。
几个和沈玉瑶关系好的人全都发了脾气,将之前暗戳戳,酸溜溜的挑事那几个人给怼了一顿!
直说他们居心不良!
毕竟,这年头的鸡蛋多贵,多难找啊!
就是准备红鸡蛋,也都是给特别亲近的家庭去送,而且对方肯定还得还礼。
哪儿有往工作单位送的道理?
百货大楼有多少人?这得送多少才算够?
而且,人家如果送来了,你会给回礼吗?
打算给多少?
蒋小燕和赵圆圆原本就是数得着的伶牙俐齿。
如今这俩姑娘也都结婚了,赵圆圆更是提前沈玉瑶早半年就当了妈。
那小嘴巴拉巴拉的,直把那几个人说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把那些人怼得不说话了,蒋小燕几个就开始商量着要去看沈玉瑶和小崽崽了。
程立言并不知道自己去了一趟百货大楼,还差点引发了一场战争。
他拿着衣服紧赶慢赶地回了家。
他还没忘自家院里晾着棉被呢!
这太阳眼看就要下山了,他可不敢指望自家丈母娘,那样一个贵妇人会到院子里去把被褥给收回来。
程立言想到这儿,那简直要把自行车轮给蹬成风火轮了!
程立言一路上都在惦记着他那被子,结果到家后才发现被褥早已经被人给收进去了。
看着院子里空空如也的绳子,他先是松了一口气,可紧接着那心就重新给提溜了起来。
是谁来家里了?
丈母娘能应付吗?
她不会穿帮吧?
想到这儿,程立言连车子都不管了,往院里一丢嗵嗵嗵地就朝屋里大步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