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副将用过饭,心满意足地出了营帐。
营帐外面已经整整齐齐的码好了数车的粮食。
甚至是做饭的饮用水也已经准备好了,一口口大水缸整齐地排列在一旁。
姜池威风凛凛地站在营地中央,他一声令下,百来个身着铠甲的士兵迅速集合。
走向那数车粮食,熟练地将绳索套在车辕上,准备运送粮食到镇南军营地。
当蜀地士兵押送着粮食车来到镇南军营地时,镇南军士兵们纷纷围了过来。
他们见到蜀地士兵独特的铠甲,眼中满是稀奇之色。
蜀地士兵们见镇南军士兵们如此好奇,心中不免有些得意,少不得炫耀一番。
“这可是蜀王亲自弄回来的铠甲,只有我们巴蜀士兵有。最开始可还只有我们定南军才有。”
士兵们说着,无比感觉骄傲又心怀感恩。
更多关注的还是落在了粮食上面。
他们眼巴巴地望着那一车车的粮食从剑门关运了出来,眼中满是渴望和欣喜。
那一辆辆装满粮食的板车,是他们生存的希望。
伙头兵们更是兴奋不已,他们已经开始架锅生火了。
一时间,营地中炊烟袅袅升起,火苗在锅底欢快地跳跃着,映照着伙头兵们忙碌的身影。
他们熟练地添柴加水,准备为士兵们煮上一顿热气腾腾的饭菜。
送货的士兵,看着镇南军这边搬完了粮食后,也不多待,很快就拖着空车回了镇南军。
这次的粮食也只够他们一日的量,虽然受了降,但也还有其他的一些安排。
诱人的香气弥漫在整个营地,引得士兵们纷纷围拢过来。
镇南军的士兵们看着热气腾腾的饭菜,眼中满是感激和喜悦。
他们已经很久没有吃到如此丰盛的饭菜了,往日里只能勉强填饱肚子,维持基本的生存。
如今,有了蜀地送来的粮食,他们终于可以吃上一顿饱饭了。
饭后几个副将打算再次前往了剑门关,姜池让他们先歇息一晚。
姜池这边已经将最新的情况详细地写了信,安排手下快马加鞭送往朝阳城。
他深知此事重大,容不得半点马虎,必须及时向朝廷汇报。
实际上萧九尧担心情况,已经到过定南军军营了。
第二日清晨,几个副将再次前往剑门关。他们经过一晚的休息,精神抖擞。
姜池见到他们后,开始向他们讲述后续的计划和部署。
他指着地图说道:“镇南军五万不可能全部留在此地,待吃饱喝足后,他们会全部分散开,融入巴蜀各地的军营。”
几个副将听后点了点头没有意见,他们明白这是一个合理的安排。
姜池接着说:“你们几位会暂时留在剑门关,眼下还有一场恶仗要打。”
萧九尧完全可以让这几万士兵转头就和镇南军对上,但他并没有这样做。
这些士兵长期营养不良,上了战场只怕战斗力也不强。
于是他从各地抽调了将士五万余,再加上本身剑门关的三万将士,如今也有八万了。
这些将士都是精兵强将,一个个精气神看起来都很不一样。
镇南军五个副将看到了定南军的士气,心中不禁暗暗感叹,若是真打起来,都是一个敌几个的狠角色。
原本他们心里多少有几分不安,如今看来,应该庆幸大家的选择。
大齐和北离联手攻打巴蜀的这一仗,如同一场旷日持久的噩梦,整整持续了半年之久。
在这半年里,战火纷飞,硝烟弥漫,大地被战争的阴影笼罩着。
从最初的冲锋陷阵,到后来的胶着对峙,双方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士兵们在战场上浴血奋战,为了各自的利益拼尽全力。
半年后,开始有人意识到,持续三年之久的旱灾就这么悄无声息的离开了。
大地仿佛重新焕发出了生机,新绿开始在大地上蔓延。
巴蜀大地的百姓,早就翻好了土地,很快就全部种上了粮食。
在巴蜀各地的粮仓里,云昭月买来的粮食也在源源不断地供应着。
即使在大战期间,粮食供应也从未停止过。
这些粮食不仅满足了当地百姓的需求,也为前线的士兵们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战争中,各种药物的补给十分及时。在战场上受伤的士兵,由于得到了及时有效的药物治疗,伤兵营的死亡率相比以往下降了八成。
这不仅极大地提高了士兵们的生存几率,也让整个军队的士气得到了鼓舞。
对于那些因伤无法再上战场的士兵,他们纷纷可以退伍回家。
朝廷为他们提供了相应的补贴,这些补贴足以保障他们在回家后的生活。
他们拿着这笔钱,在当地买些田地,种上粮食,从此不必担心往后的生活无以为继。
随着战争的推进,朝廷在这个时候开始提议攻伐之事。
如今大齐和北离正处于衰败之时,这无疑是一个绝佳的时机。
萧九尧显然也是这样认为的,巴蜀如今人口充裕,粮食一个季节能补给上不少,相比之下其他两国的条件远不如他们。
萧九尧站在地图前,仔细地研究着局势,心中不再犹豫。
他决定抓住这个机会,让剑门关的将士们主动出击。
很快,三万大军浩浩荡荡地朝着阴平郡进发。
阴平郡的当地驻军与蜀地士兵已经交战了半年,他们深知蜀地士兵的勇猛,也见识过蜀地的战斗实力。
蜀军来到阴平郡城下时,双方展开了激烈的交锋。
战斗持续了一段时间,就在双方僵持的时候,当地的老百姓自发地打开了城门。
镇南军失去了最后的防线,他们节节败退,一路撤回了河东。
蜀军乘势追击,一连拿下数城。在占领了这些城市后,蜀军停下了攻伐的脚步。
他们开始在这些地方进行整顿和管理,确保当地的稳定和安全。
此前的许多北离士兵,不少人主动请缨,纷纷表示要前往蜀地攻下的城池驻守。
萧九尧让马超前去统领。
马超和姜池的家人,如今都是在巴蜀。
东面的大齐,看到巴蜀对北离发起攻击,意识到大事不妙,就像一只受惊的兔子,立刻紧张起来。
萧九尧本打算派出姜池前去迎战,未曾料到杜青突然在这个时候请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