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本宫想听一听大家对时局的看法。”人事安排结束后,司马遹扫视全场道。
“之前,殿下曾说过,赵王有称帝之志,本王还是觉得这事儿不太可能。”司马虓率先开口道。
“下官有不同看法。”王敦直言不讳道:“赵王连淮南王都敢杀,他还有什么不敢的?”
“可是,他凭什么呢?他有那个实力和威望吗?”司马虓还是难以理解。
其实,司马虓的想法代表了大多数人的看法,司马伦的基本盘全在洛阳,最大的依仗无非是控制了司马衷,但他的朝野威望几乎等于零,况且他只是司马懿的儿子,并非司马炎这一支,法统上毫无继承皇位的可能性。
“处仲,在你看来,赵王大概会在什么时候称帝呢?”司马遹直接问道。
“这,这,臣不敢妄言,也无从猜测。”王敦支吾半晌道。
司马遹豁然站起身,以一种无可置疑的口吻道:“本宫断言,最多三个月,赵王一定会称帝。”
此言一出,举座皆惊,他们完全不知道司马遹为何如此自信。看到众人的表情后,司马遹心里颇有点得意,我一个开了天眼的人,你们能比吗?
“如果赵王真的称帝,本王说是如果,那咱们该作何应对呢?”司马虓问道。
“很简单,直接领兵杀到洛阳,将他赶下来,然后太子殿下入主洛阳。”王敦不假思索道。
“少傅,你认为呢?”司马遹问荀奕道。
“敢问处仲,以咱们的兵力打得下洛阳吗?”荀奕问王敦道。
王敦沉吟半晌道:“恐怕有点难,但咱们可以传檄天下,号召诸侯王一同起兵。”
“处仲以为,那些诸侯王会响应太子殿下呢?”荀奕继续问道。
“齐王,河间王,成都王,长沙王,他们全都会响应殿下的。”
“不,他们全都不会,除了长沙王,但他实力最弱。”荀奕斩钉截铁道。
“为什么不会?他们哪一个能够忍受居于赵王之下!”王敦不服气道。
“他们或许难以容忍赵王称帝,但同样也不希望是殿下入主洛阳,一旦殿下入主洛阳,他们就再也没有左右朝堂的机会了。”一直没说话的司马虓插话道。
王敦默然半晌,叹息道:“难道咱们就眼睁睁的看着赵王沐猴而冠吗?”
“既然是沐猴而冠,一会有会有人将他赶下来的。”司马虓笑道。
王敦又想了下,继而恍然大悟道:“殿下是想坐山观虎斗,坐收渔翁之利吧。”
“处仲之言说对了一半。”司马遹微笑道,继而认真道:“更主要的是本宫志不在此。”
志不在此?这话什么意思?难道皇帝都不想当了吗?众人都一脸愕然。
“自从先帝去世以来,我朝经历了多少政变,又死了多少人?这一切的根源是什么?”司马遹扫视全场问道。
众人又面面相觑,你还真敢说啊,不都是因为你那摆设的老爹吗?
“本宫知道你们心里是怎么想的。”司马遹豁出去了,他只想将自己的心里话一吐为快:“都是因为当今皇上他没有能力掌控朝纲,以至于让某些人有了非分之想!”
众人又齐刷刷的看着司马遹,咋的,你还想废了皇上不成?说到底,你还不是想争夺皇位吗?
“本宫当然想当这个皇帝。”司马遹慷慨激昂道:“但本宫不屑于以这种父子相残、骨肉相残的方式争得皇位。这些年,我们看得还少吗?死的人还不够多吗?”
“为了争夺皇位,朝政荒废,百姓受苦,更有那外人、外族虎视眈眈!今天是益州,明天就可能是荆州,后天就可能是幽州、并州,匈奴人、鲜卑人、羯人、羌人、氐人,他们都在那儿看着呢,我们争到最后,拼尽了最后的家底,很可能便宜了外人、外族!”
“就算本宫将赵王赶下来了,那些诸侯王会心甘情愿看着本宫顺利继位吗?不会的,他们一定会千方百计的阻扰本宫,挑拨我们父子的关系,然后给本宫扣上不孝的帽子。到那时,本宫该何去何从?废了皇上,留下千古骂名,然后面对宗室的群起讨伐?”
“就算本宫杀了所有反对本宫的宗室,但晋室还在吗?恐怕早已四分五裂了吧?”
“本宫是一个废太子,只要某些人还存有私心,他们就绝不会让本宫翻案。但本宫要向世人证明,只有本宫才配做这个太子,只有本宫能继承宣皇帝、武皇帝的伟业!”
“如果本宫不顾一切的冲向洛阳,和那些私欲膨胀的人有什么区别?一个靠屠杀同宗爬上皇位的人,他有什么资格君临天下,有什么资格治理万民?”
说完这番话后,司马遹感觉自己的喉咙都有些嘶哑了,但他说得畅快极了。理想主义者可能不会赢得最后的胜利,但他的生命一定是发光的,并且历久弥新。
“殿下,殿下是尧舜再世,是司马家的圣人啊。”司马虓热泪盈眶道。
“能够追随殿下是臣毕生之幸,臣赴汤蹈火万死不辞。”荀奕也热泪盈眶道。
“从今天起,我们的使命是,匡扶天下,再造晋室!”司马遹喊出了一个响亮的口号。
“匡扶天下,再造晋室!”众人齐声高喊道,热血直冲头顶。
思想统一后,接下来的事情便好办了,第一件事便是趁着冬季农闲时节抓紧募兵、练兵。
其实,朝廷对于全国各地的驻军数量都有严格的限制,除了边境地区之外,四安四镇四平四征将军平常在外最多只能拥有五千兵力,朝廷也是按照这个限额拨给军饷。
但在司马衷继位后,这些制度一步步的遭到破坏,尤其是诸侯王,凭借强大的财力私自招募军队,朝廷根本无力约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比如诸侯王中实力最强的河间王和成都王,因为管辖的地盘够大或者经济富庶,所拥有的兵力早就超过了五万,甚至接近十万,朝廷命令想听就听,不想听就阳奉阴违。
按照司马遹的计划,募兵总额在一万左右,由于襄阳也不是产马地,所以只能是步兵。
这件事具体的实施者便是王敦,他为人精明强干,不拘小节,很快就在年底前完成了全部人员的招募。与此同时,郭默也完成了东宫卫队的招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