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边宰辅阎辅被刺案还没有解决,
这边拓苍帝又下了一个命令。
宰辅被刺案这件事没有那么快有结论是有原因的,毕竟涉及的人物都比较重大。
谨慎一点也是应该的。
但是总不能拓苍帝的两个命令都拖得那么久,
调查是谁在暗地里散布舆论,就没有那么麻烦了,继续摸排。
最终在拓苍帝下令彻查的第四天,找到了舆论的引导者——六皇子季星辰。
好在季星辰能够证明他只是散布舆论的人,而不是派人去刺杀阎辅,然后将这件事嫁祸给季星北的人。
他的人实力是够的,但刺杀当时有不在场证明。
拓苍帝在御书房中大发雷霆,
拓苍帝痛骂了季星辰一顿,
并禁足他三个月,朝会也不用来了。
这件事也没对季星辰造成多大影响。
也就是跟皇储之位Say Goodbye了。
之前他还对季星北的太子之位有一定的影响和威胁,现在是威胁不了一点了。
但这也只是找出了到处散播舆论的人,而不是刺杀阎辅的人。
转眼间,天苍城已经封城十天了,
但还是没找到真凶。
这时候,得到各种天材地宝治疗,从重伤治疗到轻伤的阎辅,带着伤势入了宫。
阎辅是去请求拓苍帝不要再封城的,
至于凶手可以慢慢找。
再这么封城下去,肯定是会对百姓的生活有影响的,阎辅不愿意看到这样的事。
但阎辅并没有完全放弃寻找凶手,
如果只是他重伤的话,这件事还可以不怎么追究,但他死了两个弟子。
这不会显得他心胸宽广,反而是让两位弟子白白丢失了性命。
所以阎辅并没有请求拓苍帝,不再彻查此案,这件事依旧要查。
拓苍帝也答应了阎辅的请求,毕竟这是被刺杀本人的意见。
再者,阎辅没死也让拓苍帝气消了不少,至少不会像第一时间震怒。
至于究竟是何人想要刺杀他,
阎辅自己也没想明白。
人缘太好,就是这样,
阎辅基本上就没怎么跟人结怨。
季星北当然不会傻到派自己明面上的人去刺杀阎辅,那是暗中拉拢的帮手。
刺客是戴着面具去的,而且明面上是个正道之人,平日里用的是长枪,跟刺客没什么关系。
不然刺杀失败或者被擒,一旦供出他这个主谋,他这个太子就废了。
将整座拓苍城,搞得满城风雨的宰辅被刺案,就这么告一段落。
在这种情况下,想要调查出凶手太过困难,只能慢慢调查。
另一边。
千灵王朝的内乱已经爆发了一个多月了,这也让他们的百姓没空理会什么期刊。
逃命显然更加重要。
北方大军在苍王朱旭的率领下,向千灵王朝的北方第二道防线发起了攻势。
但目前的情况是一个多月过去了,苍王还是没能成功突破第一道防线。
而北方百姓由于北方战火不停,
不少百姓选择举家南迁,一时间京都和南方拥挤进来了不少流民。
这其实对于苍王是不利状况,人口的大量南迁,只会让他的后勤更加不堪重负。
苍王征集的民兵很多都已经逃跑了,
局势是对于苍王越来越不利。
这迫使苍王不得不赶快做出决定,在这种情况下,苍王做出了一个重大决定。
等到突破第二道防线以后,他决定放弃所有后勤和辎重,一路杀向京都千灵城。
所以,苍王下了一道死命令,
不顾一切地攻城。
苍王的大军是人数更多的一方,
人数的更多的一方攻城绝对是有优势的,即便是他们占据着防守的优势。
城池没事,但是人坚持不住。
苍王的大军可以轮番上阵,
但是守城的军队只能全天候作战。
而且苍王的攻势可以说是变得十分迅速,他之前的攻势是猛,但是没有猛到这种地步。
可是苍王现在下的死命令是疯狂攻城,退者斩。
苍王大军攻势的突然变奏,让守城的士兵没有反应过来。
加上之前苍王大军的全天候进攻,守军一直绷紧着一根弦,可苍王大军的突然变奏,让他们这根弦崩了。
第二道防线的其中一座城池,还真给他们硬啃下来了,苍王的旗帜插上了城池。
第二道防线并非完全沦陷,但是已经被打开了一个缺口。
但苍王的大军面临着左右围攻的境况, 在这时候,苍王按照之前的规划,
当所有民夫和大部分辎重放在了这座城,只带着铁骑,做好了破釜沉舟的准备。
苍王决定带着铁骑绕开第三道防线,星夜奔袭,直取千灵城。
苍王的战马是整个千灵王朝最好的。
骑兵也是千灵王朝最强的,毕竟他们要在北方抵御来自至少两方面的压力。
北莽王朝不谈之前,千灵王朝跟风陵王朝是处于战争状态的。
同样的还有北方的拓苍皇朝。
风陵王朝和拓苍皇朝哪个都不是好惹的,所以北方的军队,尤其是边境的军队,肯定是千灵皇朝的精锐。
这也算是给自己埋下了苦果。
......
风陵帝则还是处于纠结阶段。
虽然他是皇帝,但奈何他两位老祖不愿意投降,他这个皇帝还真没什么办法。
场面就是风陵帝不断发起投降...
但结果永远都是只有他这个发起人同意投降,另外四票都是不同意。
风陵帝感觉自己脑子里一直回荡着一句话:“臣等正欲死战,陛下何故先降?”
风陵帝的局面比原北莽帝庞盛差多了,哪里都是不同意他投降的声音。
而且这个还不止不同意他投降拓苍皇朝,连投降大乾皇朝都不同意。
由于投降拓苍皇朝的阻力太大,风陵帝试让他的自己人试试看提出投降大乾皇朝。
这只是试探而已,即便他们同意风陵帝自己也不会同意。
原本风陵帝以为他们只是不想投降有大仇的拓苍皇朝罢了。
结果令人大跌眼镜。
先是投降大乾,他们也不愿意。
原因也很简单,因为大乾同样夺走了南方的风陵关,不能说没仇。
风陵帝已经在考虑要不要借助外力,来达到自己投降想目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