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改变主意了,中午的饭我不请了,我破产了。崔栋梁请!这还不到一个小时就挣了6,500万。比印钞机还厉害!”顾倾城开始给崔栋梁拉仇恨了。
“对,让他请客,使劲宰他!”这一声呼喊犹如一首激昂的交响曲,从三张口中同时奏响。那声音响亮而又整齐,仿佛经过了无数次排练一般。
“没问题,顾姐,麻烦您在旁边的烧烤店帮忙预定个包间,可以吗?”崔栋梁满脸堆笑地向顾倾城发出请求,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期待。然而,他得到的回应却如同一盆冷水当头浇下。
“不好!”三个女人齐声高呼,这回答不仅整齐划一,而且干净利落,没有丝毫犹豫和商量的余地。
“马克西姆!马克西姆!”紧接着,四个人异口同声地喊出了这个名字,声音在空中回荡,久久不散。
“好好,我正好想去尝尝西餐呢。”面对众人的强烈要求,崔栋梁无奈地摇了摇头,只能选择妥协。毕竟,在这场较量中,他深知自己的胳膊终究拗不过大腿。
听到崔栋梁答应下来,顾倾城迫不及待地说道:“我们现在就出发!”她的话语中充满了兴奋与急切,似乎生怕崔栋梁会突然改变主意。要知道,在那个年代,对于年轻人们来说,能够前往这家被视为顶级奢华的法国餐厅品尝正宗西餐的滋味,简直就是一种遥不可及的梦想。
当时,绝大多数人只能远远地望着那家名为马克西姆的餐厅,心中暗自感叹它的高贵与神秘。就连时尚大师皮尔·卡丹也曾放出豪言壮语:“如果我能在北京开设马克西姆餐厅,那么就算是在月球上,我也同样能够做到!”就在他六十一岁那一年,这位传奇人物成功地在中国缔造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第一”——创建了首家被称为“资产阶级餐厅”的马克西姆。
第一家马克西姆餐厅诞生在法国。19世纪末,一个名叫马克西姆·加亚尔的小伙子在巴黎皇家大道3号开了一家餐饮店铺,以自己的名字命名。五年后,当时的着名工匠主持了餐厅的整体装修,极尽奢华,引领之后一代装潢的华丽风潮,它的全套装饰还被列入法国“历史文物名册”,属于文物保护单位。
历经百年变迁,曾经赫赫有名的世界顶级餐厅马克西姆日渐没落。1981年,皮尔·卡丹宣布以150万美元买下即将破产的马克西姆餐厅,巴黎一时哗然。不少人纷纷断言:他肯定要破产。
然而皮尔·卡丹自有主张,他请来专家将餐厅重新装修,既保留古色古香的特色,又融合进现代艺术的气息;又聘请名厨,精研菜式,并做出一个重大决策:菜肴、价格等全部为普通百姓度身定做,餐厅全天对外开放。
原来俱乐部式的马克西姆餐厅曲高和寡,历来只是上流社会光顾的场所。改造后如此亲民的姿态自然引来宾客如潮,几个月之内,营业额就翻了一番。
第一个来到中国的“资产阶级餐厅”
在当时中国人月收入不过几十元的时代,他再次让很多人觉得这样的行为无异于疯狂。相当长一段时间,很多老百姓只是站在门口悄悄地向里探头观望。
在此之前,北京的西餐厅只有“老莫”(莫斯科餐厅)、和平饭店、新侨饭店等寥寥几家,都以经营俄式餐品为主,带着改革开放前浓重的意识形态印痕。而马克西姆被当时人称为“帝都第一家纯资本主义性质的高档餐厅”,餐厅的壁画中有不着寸缕的人体画,中资方曾专门请示帝都文化局和公安局,最后还是一位副总理拍板才决定原样保留。
开业之初,顾客中近70%是外国人。“餐厅承载的社交作用比较明显。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在马克西姆吃饭,几乎是一种身份的象征。”第四任总经理贺广银回忆,“当时这里喝一杯咖啡5块,还要加上10%的服务费。要是吃顿饭,怎么着人均也得一二百块钱,相当于当时两个月的平均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