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朝堂之中的楚安平面对着章御史的指控,他镇定自若地开口否认道:“章御史现在是在朝堂之上,你能否为自己的言论负责?你亲眼所见倭国人抬了一个箱子进入我的府邸便断言对方抬得是银子。难道就不能是其他的东西吗?你这样的指控未免太过武断,缺乏确凿的证据。”
章御史看着楚安平巧言善辩的样子,心中愈发愤怒,但他也清楚自己确实没有拿出确凿的证据来证明楚安平收受了贿赂。尽管如此他可以肯定的是,楚安平肯定昨晚和倭国人达成了不可告人的交易。
不然的话楚安平今天怎么会依然如此不顾魏国的利益而帮着倭国说话,如果说楚安平没有收受倭国人的好处,他是绝对不相信的。章御史坚信自己的直觉和判断,认为楚安平的行为已经严重损害了国家的利益。
章御史这个时候意识到自己没有实质的证据来证明楚安平收受贿赂,但他仍然不愿放弃只能跪在大殿上,对着陛下恳切地说道:
“陛下还请明察啊,楚安平这个奸诈小人。身为魏国皇族,而且还是皇家政务处理处的重要成员,现在却是不顾国家利益为了一己私欲与外邦勾结,实乃魏国之大患。还请陛下派人前往楚王爷府邸彻查,以正视听。
若真有收受倭国人的贿赂之事,务必严惩不贷以儆效尤,让所有心怀不轨者知道魏国的法律不容侵犯,国家的利益不容损害。”
楚凡怎么可能不知道楚安平收了倭国人的好处?这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他早已预料到会有这样的发展。楚凡安排钱戴前往楚安平的府邸上收税,这正是他计划的一部分。毕竟在魏国,任何收益都必须依法纳税,这是铁律无人能够例外。
楚凡故意装作愤怒的样子,对着楚安平询问道:“楚爱卿,章御史所言是否属实?你是否真的收了倭国人的好处?”
楚安平面不改色,镇定自若地回答道:“陛下,绝无此事。老臣对魏国忠心耿耿怎会因些许财物而丧失原则。章御史所言纯属无稽之谈,望陛下明察秋毫。”
楚凡装作公正无私的样子,继续说道:“既然如此,那就让倭国的人进入大殿,当面进行对质。如果真的存在贿赂之事朕绝不会姑息。”
不久之后倭国的使者被允许进入昊天殿,他们其实已经在大殿门口等待了一段时间,对于大殿内的讨论声他们也听到了一些。所以对于接下来要发生的事情他们也是心中有数。
倭国使者进入大殿后先行跪拜之礼。随后,楚凡开口询问道:“章御史指控你们向楚安平行贿,此事是否确有其事?”
山口太郎以一种恭敬的语气回答道:“还请陛下明鉴,我们昨天晚上只是送了一些家乡的特产给楚王爷,以表达我们对他的敬意,绝对没有进行行贿。”
章御史在这个时候显得非常气急败坏,他大声反驳道:“你们就是放屁,你们从倭国逃亡出来,又怎么可能有这么多的特产?很明显你们给楚安平的就是银子。”
山口太郎依然冷静回答道:“这位御史大人,你说的这话我可就不赞同了,如果按照你这样说的我们是从倭国逃亡出来的,竟然如此大一箱的特产都没有,又怎么可能有如此多的银子?还是这位御史大人认为我们倭国已经富裕到了连逃亡者都能携带大量银两的地步?”
章御史被倭国的人说的哑口无言,毕竟他的确也无法反驳这些倭国人的话,可是他绝对不能看着魏国陷入倭国那个泥潭当中。他深知如果任由这种情况发展下去,魏国将会面临巨大的危机。
章御史还是没有放弃他坚定地说道:“陛下,臣愿意用自己的官职做担保,昨晚倭国人绝对向楚安平行贿了,还请陛下彻查这件事。”
楚安平则以一种严厉的语气说道:“章御史,难道我楚安平在什么地方得罪过你嘛?你为何如此执着于诬陷我?”
山口太郎也开口说道:“这位御史大人,我们倭国已经被如此多的国家所入侵,现在我们只能希望魏国能够伸出援手帮助我们倭国度过现在的难关;
然而这位御史大人却是一直阻挠魏国救助我们,难道这位御史想要看到我们倭国灭亡,才肯罢休吗?我们倭国的人民正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我们只不过是想要魏国的援助来稳定局势,保护我们的家园和文化。”
山口太郎说完过后就哭了起来,而来到大殿上的其他倭国人也哭泣了起来,他们的眼泪不仅仅是出于恐惧和绝望,更是对于未来的不确定和无助的表达。
而这个时候文正卿知道该自己出手的时候了,毕竟昨晚对方也送了他一份厚礼,而且自己也需要达到陛下所下达的任务,确保魏国派兵进入倭国这件事能够顺利的进行。
文正卿这个时候站了出来说道:“陛下,臣以为此事是我们御史台的失责,未能及时查明真相就有御史出来弹劾楚王爷,实为不妥。臣以后会加强对于御史台的监管,确保此类事件不再发生。同时臣建议陛下派专人彻查此事,还楚王爷一个清白,也维护我魏国法纪的公正,确保国家的长治久安。”
章御史这个时候听着文正卿的话感觉天都塌了。他们御史台的御史大夫竟然都不站在自己这一边,这让他感到前所未有的孤立无援。章御史这个时候发现今天只有自己一个人像个小丑一般在朝堂上阻止魏国援助倭国。
章御史心中万分的不甘,他无法接受这样的结果,随后章御史把目光看向了柳文山,希望他能在这个关键时刻给予支持和帮助。
柳文山在这个时候也是站出来,用一种坚定的语气说道:“陛下,臣以为楚安平王爷所言极是,我们魏国作为一个礼仪之邦,理应秉持公正的态度对友邦伸出援手,帮助正在遭受苦难的倭国。
这是一个深受儒家学说熏陶的国家应有的担当。援助倭国不仅能彰显我国的仁德,更能巩固两国之间的友谊,对我国的长远利益有着不可估量的好处。章御史的担忧虽出于忠心,但实属多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