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天白日,京都的街道上却看不到一个百姓。
家家户户,关门闭户,除了街道上奔走的士兵,整座城仿佛都陷入了沉睡中。
大皇子联络手下属臣,却无一人前来相商,他们都去了皇宫,为皇帝守丧,被困在了皇宫之中。
镇南将军集结混入城中的军士,二皇子则是悄悄前往勇毅侯府,他打算说服勇毅侯与他联手,有勇毅侯的城防营相助,他能多两分胜算。
至于神武卫,他不敢去,殷泽性情阴晴不定,又是只属于皇帝的护卫,如今陛下驾崩,无人能请动他。
神武卫不动,对于他来说,便是帮助,他只需要说服勇毅侯就行了!
只是二皇子怎么也没有想到,他刚出府不久,就遇上刺杀,逼得他不得不退回府中:“太子好大的胆子!”
“二皇子,宫中来人了,请您入宫为陛下守丧。”
二皇子额头沁出细密的冷汗,他若是进了宫,怕是性命不保,绝对不能进宫!
“请他们进府等候,待本皇子换一身衣服就出来。”
来传旨的事宫中的小太监,什么都不知道,只是奉命来传旨。
二皇子换了一身孝衣出来,小太监忙跪下行礼:“奴才叩见二皇子,太子请二皇子入宫守丧。”
“只是请我?”
“还有大皇子,另外有人去大皇子府请大皇子了。”
二皇子手握在剑柄上,并未离开:“宫中如何了?”
小太监低垂着头,恭敬的回答道:“回二皇子,灵堂已经准备好了,文武百官基本上都已经到了,还没到的,太子已经让人去请了。”
“文武百官有哪些人没到?”
“这……奴才不清楚,只是听说勇毅侯跟安国公都还没到。”
二皇子眼底闪过一抹精光,突然拔剑斩下,小太监脸上的恭敬尚未散去,头颅已经滚落在地。
“传令下去,先拿下四门防守,然后围攻皇宫,本皇子要绞杀逆贼,为父皇报仇雪恨!”
镇南军脱下身上的普通百姓服装,化作英勇善战的军人,当即开始袭击巡逻的羽林卫,攻打镇守四门的守卫。
整个京都乱做一团,有人想趁火打劫,踹开百姓的房门,谁知刚冲进去,就被人斩杀,随即房门又重新关上,仿佛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
宫中,氛围愈发诡异。
“俗话说,家不可一日无主,国不可一日无君,请太子殿下尽快登基,以安民心。”崔侍郎开口道。
此话一出,朝臣皆沉寂,只有部分朝臣开口附和,这些人都是太子的属臣跟世家的人。
“唐中书为何不说话?”崔侍郎看向唐中书,咄咄逼人的问道。
唐中书神色如常,目视前方:“陛下驾崩,不知可有留下遗诏?”
“没有。”
“太子可有拿到玉玺?”
“陛下玉玺就存放在承乾宫中,奴才去取来。”胡来当即转身进内殿去取玉玺,玉玺的位置在哪里,他比谁都清楚。
太子登基是任何人都不能更改的事实!
胡来打开存放玉玺的暗阁,从里面取出装玉玺的盒子,恭恭敬敬的捧出去,双手交给太子。
太子接过来,打开盒子,却发现本该在河里的玉玺竟然不见了踪影,目光不由得看向胡来。
胡来也有些吃惊,玉玺明明就放在盒子里,昨日他还检查过,怎么会不见了?
胡来仔细的想了想从昨日到现在进出过乾清宫后殿的人,眼中闪过一抹震惊:“是战王妃!”
朝臣听到战王妃三个字时,眼底闪过一抹意味不明的光芒。
太子抓着盒子的手因为过于用力跟微微泛白,崔侍郎使了个颜色,当即有人悄悄离去,直奔东宫而去。
战王妃被太子软禁在东宫之中,太子对她余情未了,未必愿意对她动粗,但是玉玺至关重要,他们决不能让苏青璃将玉玺带走。
“太子殿下身为储君,在陛下没留遗诏的情况下,乃是第一顺位继承人,理应继承皇位,登基为帝。”崔侍郎辩驳道。
唐中书不疾不徐的回答道:“崔侍郎怎么确定的陛下没有留下遗诏?”
崔侍郎微眯双眼,危险的看向唐中书,此人乃是寒门出身,虽一直在内阁,但是并不惹眼,在苏相被害之前,安安分分,看不出丝毫端倪。
直到苏相遇害,此人才被陛下提拔为中书令,主掌内阁,看似不温不火,但是此人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与世家作对!
“怎么,中书令手中有遗诏?”
“本官没有,但是太子殿下也无传国玉玺,既无传国玉玺,如何登基为帝?”唐中书漫不经心的说道。
“是战王妃偷走了传国玉玺!”
“荒谬!”唐中书毫不犹豫的呵斥道,“你一个卑贱的奴才,竟然敢污蔑战王妃偷盗,谁给你的胆子?”